临夏非遗:古老的民间歌舞演绎

一、永靖傩舞

永靖傩舞俗称“七月跳会”,流传于甘肃省永靖县西部山区杨塔、王台、红泉和三塬等乡镇的汉族聚居村落。据考古发掘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永靖便已出现了祭坛和彩陶纹饰。据《水经注》记载,杨塔、王台一带的小积石山岩堂之内有“鸿衣羽裳”的“神人”活动,被羌人称为“唐述山”、“唐述窟”。另据炳灵寺石窟墨书题记和明代《河州志》记载,唐代永靖曾有过“防秋健儿”戴着假面防御番人抢收麦子之事。作为实物例证,七月跳会中的古旧面具正反映出唐代和明代的文化风尚。

傩,由来已久,《论语乡党》说:“孔子见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阶”,可见其对傩的敬重。《续修导河县志》载:“遇丰年,则扮演社火,即乡人傩之遗意。”清康熙时汪元綗有诗云:“社鼓逢逢禳赛时,青旗白马二郎祠。踏歌游女知多少,齐唱迎神舞拓枝。”诗中描写的正是傩舞戏的盛况。另据明《河州志》记载和永靖民间传说:古时,永靖黄河以南地区气候凉,无夏粮。每当河北地区麦熟时,河南的吐蕃人乘天黑之机,渡河来抢收麦子。当地人便想出一个对付的办法:戴上牛头马面的面具来进行吓唬,吐蕃人见之以为是神兵天将相助,慌忙逃回南岸,再也不敢来抢收麦子了。从此,每当丰收年景,这里形成了戴面具跳会的习俗,一直流传。

永靖傩舞队由会首、旗手、锣鼓、面具等六十多人组成。四名会首,一般都是跳会的能手。他们身着八卦衣,手握“开天斧”,走在队形最前面。

旗手们头戴红缨鞑帽、身穿长袍彩服,随着会首的方位变化,口中不时地发出“好好呀呀、好好呀呀”的喝声。锣鼓奏“舞会”音乐。

傩是一种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民间艺术,保存着许多古老的风俗,是进行人类学、宗教学、文学、历史学等学科研究的“活化石”。

永靖傩舞,与遗存于四川、云贵地区的傩文化非常相似,但也有自己的特点。

各庙所用的面具数不等,有的18副,有的36副,其中最精美也最古老的是杨塔焦壑庙面具。松树湾村的脸子(面具)有刘备、关羽、张飞、周仓、曹操、蔡阳、吕布、貂蝉、三眼二郎、李存孝、笑和尚、阴阳、猴、老虎、牛、马及红、绿二鬼等24面。面具是傩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七月跳会一般在因丰收而酬神还愿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平安的仪式上表演,整个傩舞由下庙、献盘、献牲、会手舞、发神舞、面具戏、赛坛等环节组成。傩舞队由九辖、牌头、旗手、锣鼓手等五十多人组成。两名九辖引领各大牌及会首祈福纳祥,九辖身着八卦衣,手握大刀,走在队形最前面;牌头、会手等头戴红缨鞋帽,身穿长袍彩服,随着九辖的方位变化而变化;锣鼓奏“跳舞”规定音乐。

旗手的队形变化有“三回九转”、“跑大圈”、“跳方阵”等。

民谚云:“松树湾的《武将》、焦家庙的《杀虎将》、三角庙的《独戏》、果园四庙的《四不像》。”永靖傩舞戏表演的剧目丰富,形式多样。从其演出的内容可分为歌舞型、戏剧型、杂耍型3种。歌舞型以歌唱舞蹈和锣鼓伴奏为表现形式,有《斩貂蝉》《二郎降猴》《方四娘》等。

戏剧型用人物之间的道白及简单唱腔展开故事,交战时用锣、鼓、钹助威。每剧演出时间较长,保留着早期戏剧的雏形。主要剧目有《五将》《李存孝打虎》《出五关》等。杂耍型的面具造型滑稽,人物插科打诨,内容幽默可笑,观之令人捧腹。主要有《笑和尚赶过雨》《庄稼人》《小鬼》等剧目。

永靖傩舞钟黄河三峡之灵秀,展现出华夏民族的古风。

傩舞(永靖七月跳会),甘肃省永靖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5年,永靖县傩舞表演队应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组委会邀请,赴南昌表演,荣获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展演银奖,并在艺术周大型民间艺术踩街活动中获优秀表演奖。(来源:美篇——汪洋中的船)

二、和政“牛犊爷”

“牛犊爷”,是流传在和政县南部山区——买家集镇牙塘、石咀村一带,又被称作“庄稼会”的一种民俗传统文化。2009年8月,“牛犊爷”被列为州级非遗名录项目,2017年8月,成功入选第四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每年从农历的正月十五傍晚开始,当地群众就自发组织,开始走村串户表演“牛犊爷”,一直到正月十六下午六时才结束。它的表演内容主要包括了中国传统神谱文化、历史故事、民间舞蹈、农耕文化、春祀秋报等,充分表达了人民群众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

新春佳节,来到和政县牙塘村牙洒沟社时,就能看到这里精彩的“牛犊爷”表演。只见“录巴”、“白法师”、“使者”、“喜神”、“先生”、“庄稼佬”等扮相的群众,手执鸡毛掸子、柳罩、笔墨、木犁、羊皮鼓等多种道具,挨家逐户,为全村群众送去祝福。看到表演牛犊爷的演职人员来到了家里,村民们个个喜笑颜开,热情的拿出提前备好的美酒、糖果进行招待,以表达对“牛犊爷”的崇敬爱戴之情。由于牛犊爷表演平时很难看到,所以此次表演吸引了周边广大的民俗文化爱好者及群众前来观看,大家纷纷用手机、单反记录牛犊爷非遗的精彩瞬间。演职人员走到哪里,观众就跟到哪里,人们追随民俗文化的执着精神深深感染了观众。

据当地百姓相传,明洪武年间,刘昭任河州都督,曾巡山打猎来到南乡(今日的和政、康乐一带),见这里山高地凉,庄稼不黄,且天灾频繁,匪祸不断,就动员山民垦荒,发展农耕。从此,这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蛮匪绝迹,民众得以安居乐业。刘都督十分崇敬汉代苏武和王昭君,因而倡导民间供奉祭祀,在春节期间用文艺活动来纪念,于是此地便产生了一种小社火,因它创自刘都督时期,便命名为“刘督爷”。然而,久而久之,后人又将“刘督爷”误称为“牛犊爷”,为了纪念刘都督,群众便用载歌载舞的形式表演“牛犊爷”,并一直流传至今。如今,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牛犊爷”逐渐创新演变成为人民群众春节期间娱乐的主要项目,传承发展于农户之中。而“牛犊爷”之所以在我县牙塘和石咀两村流传下来,就是因为此地为吐蕃(藏族)居所,因“牙塘牛犊爷”所演义的是中国神普文化和历史典故(昭君和番)之故事,所以,才有如今的和政牙塘“牛犊爷”文化。

“牛犊爷”的表演角色不多,仅有20多人。主要有喜神两尊,涂白脸,戴麻胡须,头插翎毛,反穿白皮袄,手拿羽毛掸子等道具;画匠一人,头戴红缨鞑帽,手拿笔墨,逢人道喜,法师八九人至十几人不等。从正月十五傍晚开始,“牛犊爷”就会挨个进入农户庭院进行表演、祈福。白法师和喜神载歌载舞进入农户上房,喜神向户主说祝福词,用手中的道具在户主的脸上头上划一下,以示赐福。其后,画匠上场表演,用蘸墨的毛笔在户主脸上涂画,边画边唱祝福词,祝愿庄稼丰收、农户平安。

“喜神”扮演者 杨学光

“牛犊爷”的表演形式主要以载歌载舞为主,首先有着它的娱乐性。以前,广大人民群众由于文化生活的缺乏,经常会想方设法寻求一些聊以自我安慰的娱乐方式,以丰富当时特定年代下的精神生活。而在每年正月十五晚上至十六日全天,采取这种表演唱的方式,表达的就是内心的快乐情绪,藉以寄托神佛崇拜的精神生活。其次是“牛犊爷”表演具有群众性。表演“牛犊爷”的活动可以说是人人喜爱,尤其是老年人。每次表演之时,总有大批群众摩肩接踵地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围在周围侧耳倾听,都想亲眼一睹“牛犊爷”非遗文化的风采。甚至还有些人,提上好酒,请擅唱者饮,从而诱发其激情,使整个表演更显精彩与活力。而且通过表演“牛犊爷”,更进一步增进了左邻右舍的感情,消除了隔阂,促进了邻里之间的团结。再者,“牛犊爷”表演具有一定的文学性。没有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灵活应变的敏捷思维能力,是担当不起表演牛犊爷的担子的。另外,“牛犊爷”表演的曲调,形式多样,时而高亢激越,时而稳重优雅,有诗一般的韵律,还有赋一般的词藻。所以,观看牛犊爷,看的不光是精彩,还有文化和内涵。因此,我们说“牛犊爷”是一种人民大众普遍都能接受和喜欢的,历史悠久,通俗易懂的文学形式。

牙塘“牛犊爷”所表现出来的中国神谱和历史文化的内涵颇值得深刻研究。一个小村庄传承,沿袭了六百多年的古老演唱技艺,而没有历史发展的大潮所湮没,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奇特的文化现象,值得挖掘和研究。牙塘“牛犊爷”在和政县域内只有在牙塘和石咀两个小村内保留,表演内容,缺乏交流,补充,发展,仅仅局限在自我发展上。而其他各村均不清楚其历史渊源。因而,随着懂得“牛犊爷”历史的老人们的相继谢世,知道其文化内涵的人越来越少。将来,这种表演可能会成为徒具形式,内涵空洞的表演,将会逐渐走向灭绝。采访中,当地百姓殷切希望,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将“牛犊爷”文化赶紧保护、传承起来,让这朵民间艺术奇葩在和政大地源远流长,经久不衰。

原标题:《临夏非遗:古老的民间歌舞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