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丽水市举行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当前丽水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并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回答记者问。
丽水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沈元东通报当前农村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从今年1月8日开始,新冠病毒感染将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农村地区地域广、人口多、底子薄,医疗卫生资源基础薄弱、医疗服务能力不足,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地区和难点领域。12月30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加强当前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科学实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切实维护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秩序。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动员部署做好新阶段农村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工作。市农业农村部门第一时间联合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等部门调整优化了农村疫情防控工作专班,第一时间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将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有序落实农村疫情防控各项举措。
为统筹做好新阶段农村疫情防控工作,高效应对感染高峰,确保农村地区居民生命健康安全,近期我市主要采取了以下方面的措施:
一是开展基础信息排摸。落实五级书记抓农村地区疫情防控责任,大力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全面摸清村组网格内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孕产妇、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等人员健康状况。通过发放网格联系卡等方式建立联系制度,成立应急小分队,24小时不间断为群众提供就医、购药、生活保障等服务。全市已发放防疫政策宣传单416617张、紧急联系服务卡139364张、健康防护爱心包319540个,联系走访服务190888次,收集群众困难诉求86511个、解决83816个,开展送医送药、配餐送餐、代购代办、关爱照顾等服务29442次。
二是强化重点人群服务。全面落实《新冠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方案》,建立乡村重点人群健康状况信息库,根据健康风险等级实施分级健康管理。截至目前,已落实65岁以上独居老人对口联系服务22834人,14岁以下留守儿童对口联系服务3843人。重点做好60岁以上老年人“防疫包”发放工作,按照“高山远山优先”、“高龄和有基础疾病优先”发放的原则,组织乡镇(街道)干部、村(社)干部、基层医务人员、民警、网格员等“五包一”人员18603人,市县下沉干部5421人,落实转运车辆10515辆,机动服务队2548个20945人,全力投入发放工作。“防疫包”已准备到位57.26万份,已发放54.47万份。
三是加快疫苗接种进度。落实《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和《浙江省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实施方案》,实行乡镇(街道)责任包干,统筹调度下沉干部力量,对照老年人接种台账清单,逐一动员、逐一销号,最大程度为农村居民特别是老年人接种提供便利,加快提升老年人接种率。截至1月4日,全市60-79岁人群全程、加强免疫接种任务完成率分别为102.27%、98.85%,全市80岁以上人群第1剂、全程和加强免疫接种任务完成率分别为84.89%、98.79%和85.01%。
四是加强居家治疗管理。制定印发《关于优化农村疫情防控工作提示单》和“村民防护十须知”“村社管理十配备”“县乡责任十到位”,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健康服务救助热线,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服务,及时回应村民的健康咨询和问题。发挥全市46辆巡回诊疗车作用,配备退热、感冒药、抗原试剂等,并依托县域医共体、城市医联体等建立发热诊疗巡回医疗队,为没有发热门诊(诊室)的区域或者发热门诊人流量大需要临时支援的区域提供服务。
五是做好农产品稳产保供。根据冬春农业生产形势,建立全市一体的调度指导和协调服务机制,着力保障蔬菜、畜禽、水产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供应。精准开展生猪产能调控,引导现有生猪养殖场合理安排生产节奏,有序安排生猪出栏,稳定市场肉品供应。常态化实施农资保供机制,全力做好用肥、用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调度,强化质量监管,保障生产需求。目前,全市春耕生产农资储备充足,供给渠道畅通,能够有效保障农产品生产供应。
当前,正值岁末年初关键时期,返乡人口流动加大,农村传统节庆等聚集性活动增多,加上疫情“迎峰转段”的新挑战,农村疫情防控压力倍增。请广大农民朋友们尽量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减少聚集活动。按照非必要不举办的原则,适当控制集市、庙会、文艺演出等聚集性活动的规模、频次和人流量,落实聚集性活动场所的消毒通风等防控措施。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减少、简化婚丧嫁娶聚餐等活动,反对铺张浪费,避免人员聚集导致疫情过快传播。在走亲访友时坚持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尽量少聚集、少聚餐,保持合适的人际距离。
第二,合理安排出行。春节期间,要理性出行、错峰出行,尽量少聚集、少聚餐,返乡人员要加强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应主动开展健康监测,未排除风险前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前往聚集性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全程佩戴口罩,遵守咳嗽礼仪。
第三,提高防护意识。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做到全面打疫苗、全民戴口罩。特别是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及孕妇、儿童等人员,要加强健康监测,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健康饮食、保持良好心态。感染后严格做到居家治疗,鼓励邻里互助、共享互换富余的防疫物资和治疗药品。要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做到村村户户搞卫生、干干净净过春节。
今天是农历二十四节气里的“小寒”,天寒人不寒,相信疫情的寒冬即将过去,春天的曙光就在前方。下一步,我们将坚定执行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措施,抓好农村地区防疫体系运转,全力以赴“保健康、防重症”,最大程度保护农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发布会现场
发布人就大家关心的问题
回答了记者提问
↓↓↓
问题一
守住养老院、福利院等场所疫情防控防线对于防重症、少死亡至关重要,请问当前我市养老院、福利院等机构疫情防控情况?应对措施有哪些?
答
丽水市民政局二级调研员陈冬生回答:
养老院、儿童福利院等机构作为当前疫情防控的重点领域,近段时间来,全市民政系统积极实施严于社会面的防控举措,目前运行情况总体平稳。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落实机构药品和物资储备。目前全市养老和福利机构解热、退烧、止咳等治疗药品和抗原试剂、口罩等防疫物资基本能保证7天的使用需求。后续通过“定向联系商家采购一批、全省老年人“防疫包”发放一批、家属自行配送一批以及发动社会捐赠一批”等长效保障措施正在落实跟进。昨天下午省民政厅给我市调拔了156盒重症应急特效药(莫那匹韦胶囊),分配到各养老机构备用。
二是畅通机构送医就诊绿色通道。全市77家养老机构均已确定定点医院,建立机构内重症老年人送医就诊绿色通道,目前机构老人转送渠道顺畅,同时各机构落实应急备用车辆(家属和机构),确保疫情高峰时能第一时间转送就医。
三是提升机构健康监测服务水平。我们联合卫健部门建立疫情防控“一机构一专班一医院”三方联动机制。民政部门成立专班,从12月28日起,已派专人驻点或联系各机构,指导和协调疫情防控;卫健部门明确定点医院与养老机构一对一结对,采取线上视频问诊和线下每日巡诊等方式,指导机构开展院内感染老人的健康监测、分区管理和分类就诊等工作,特别是为重症老人及时转诊救治提供科学判断。
四是加大机构帮扶和员工关爱。根据全省统一部署,我们对全市民办养老机构按照1000元/床的标准给予一次性纾困补助,预计全市补助金额约450万元,将于近期发放到位,重点用于员工补贴和物资保障。在此,我们也呼吁广大家属子女和社会各界给予机构和服务人员更多的关心、理解、支持。
问题二
当前残疾人群体的正常生产生活受到诸多影响。针对这一现状,我市采取了哪些服务保障措施?
答
丽水市残联副理事长吴锦华回答:
在疫情中,残疾人面临的各种困难更大、风险更高。为了帮助全市残疾人有效应对疫情,尽最大可能降低感染风险,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做好残疾人服务机构和残疾人防控指导。全市各残疾人康复机构通过线上形式持续为康复对象提供康复服务;101家“残疾人之家”暂停运营,减少残疾人外出、聚集,并通过线上形式及时掌握残疾人居家情况,指导残疾人及家庭做好疫情防护;各残疾人托养机构参照养老机构实行全封闭管理,落实药品储备、健康服务等相关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影响,确保服务机构正常运转。
二是加强宣传与引导。充分发挥基层残联组织和残疾人工作专职委员密切联系广大残疾人群众的优势,利用连心e站应用和各类微信群,发送与残疾人日常生活出行密切相关的健康知识、家庭卫生和自我防护要点,引导广大残疾人群众加强个人防护,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三是做好困难残疾人家庭入户访视工作。积极参与村社暖心配送服务小分队组建等工作,走访困难残疾人家庭16368户,重点关注一户多残家庭、以老养残家庭、重度残疾人家庭,精准掌握需求、及时提供服务、主动纾困解难,推动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为残疾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保障困难残疾人基本生活,坚决兜牢民生底线,让残疾人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四是扎实促进残疾人就业。近期我们将及时掌握残疾人就业状况,引导其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同时,主动对接用人单位,保障其合法权益,尽量避免其因疫情影响而失业;对有就业意愿且有就业能力但尚未就业的残疾人,我们积极帮助其对接适合的岗位,多渠道多方式的实现稳定就业。
问题三
儿童感染新冠后有哪些表现?应该注意什么?发烧后该如何处理?
答
丽水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樊慧苏回答:
儿童感染后常见症状主要有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咳痰或呼吸急促、肌痛、头痛、咽痛、恶心呕吐腹痛等,发烧一般1-3天左右。居家期间要注意充分休息,补充水分;采取少食多餐喂养方式,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保持房间通风舒适,增加空气湿度。如果出现精神反应差、嗜睡、呼吸频率异常、呕吐严重、持续高热超过3天、出现热性惊厥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儿童发烧后不一定要马上退烧,发烧是一种症状,是人体抗感染的一种保护机制,只要孩子是“舒服”的,可以先进行观察。出现高热、既往有热性惊厥病史者需积极退热。用药方面,目前国际公认儿童可以使用的有两种: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3个月以下的孩子可选择物理降温,不推荐使用退烧药;3-6个月的孩子,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可以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布洛芬间隔6小时服用一次;对乙酰氨基酚可间隔4小时服用一次,一天一般不超过4次。这里,不推荐联合或交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容易造成孩子肝肾损害。小婴儿可以选择的退热药有限,这里不建议用捂汗的方式退烧,捂太多可能会使其无法经皮肤散热,导致发生“捂热综合征”,存在风险。
总之,对待儿童新冠病毒感染,家长应保持平和的心态,既要重视,又不要过度焦虑,认真观察孩子的情况,帮助孩子尽早康复。
原标题:《丽水举行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相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