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石晓丹
11月21日,山东省话剧院发布讣告,著名话剧、影视表演、朗诵艺术家薛中锐因病医治无效,于11月20日19时01分在济南去世,享年85周岁。遗体告别仪式定于11月24日14时在济南市殡仪馆一号告别厅举行。
征得家人同意后,21日上午,新黄河记者到薛中锐家中吊唁。
在那间并不算宽敞、却装满回忆的书房里,薛中锐的儿子、挚友、学生、同事讲起了一个又一个关于他的故事。
薛中锐
【书房里的薛中锐】
“不会演戏的只‘演戏’,会演戏的演人。”
薛中锐的书房,仍保留着他住院前的样子。稍显凌乱的书桌上,有一篇改了又改的书稿,一个充满岁月感的笔记本,一本巴掌大的《文心雕龙·人间词话》,以及一张儿子薛亦伦20岁时的照片……
薛中锐的书房
薛中锐的书房
“在进ICU前,他还在整理书稿,出版社已经约好了。”薛中锐的儿子薛亦伦透露,尽管已经85周岁,但住院之前,薛中锐始终很忙碌,除了准备出书,还在同步录制个人专辑,“这次走得很突然,拿着拿着东西,人就倒了”。
书桌上的那份未完成的书稿,是关于薛中锐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扮演索额图的体会,标题叫《光亮之玉石,必经痛苦打磨》,其中一句写道:“不会演戏的,只‘演戏’;会演戏的,演人。”
薛亦伦忆父亲薛中锐
而那本泛黄的笔记本,除了用作通讯录外,中间还夹杂着一些或许是薛中锐偶然得来的感想,其中一段写道:“艺术家和普通艺术工作者的区别是,艺术家总是不甘平庸,用自己心底深处的焕发出来的激情去不息地创造,而普通艺术工作者是以自己的一知半解重复技艺,满足于混饭度日。”
【舞台上的薛中锐】
一年前还曾登台演出,撩个风衣也要设计无数种表达方式
在薛中锐的同事,山东省话剧院国家一级编剧、导演房蔚眼中,薛中锐就是那样一位永远充满激情、永远不息创造的艺术家。
主持人王乐斌忆薛中锐
“他认真得近乎严苛,甚至于在舞台上的每一个转身、每一个举手、每一个动作,都是认真设计的。”房蔚回忆,有一次他和薛中锐合作《黄河入海流》,“薛老师是主演,当时他有个转身撩风衣的动作,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动作,他都设计了无数种表达方式让导演去挑”。
舞台,是薛中锐一生的挚爱。退休后,他仍然活跃在各大舞台之上,甚至去年12月,还参加了一场《恰似百年风华》的朗诵会。“只要登上舞台,他永远精神饱满。”山东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主席李敏介绍,薛中锐腿脚不便,平时都是拄着拐杖的,但只要上舞台,就一定会把拐杖丢掉,“我们都劝他不必如此精益求精,但薛老始终坚持”。
主持人李敏忆薛中锐
“老师就是那种见了舞台就没命的人。”房蔚说,“拐杖”的故事发生过无数次。2019年的一次演出,薛中锐有段朗诵,本来大家都觉得他没必要到现场排练,但他不仅坚持到场,还在舞台上“大步流星”地完成了彩排,“只看舞台上的他,你丝毫看不出他是一个老人,更看不出他在来时,有多么步履蹒跚”。
2018年,房蔚担任薛中锐从艺60年师生朗诵会的导演。“当时,老师已81岁,现场给他安排了3段朗诵,还有一个压轴的《布衣孔子》片段,担心他身体吃不消,我们就商量在舞台上设计一个华表,万一他撑不住了能扶一扶,但老师坚持去掉。事实也证明,他最终完美地完成了演出。”房蔚说,他就是那样一个人,永远对舞台执着、对舞台敬畏,永远不会让舞台蒙羞,更不会让观众失望。
薛亦伦忆父亲薛中锐
“没有什么比让他站到舞台上,更痛快、更开心的了。”薛亦伦说,这也是为什么,尽管每一次演出家人都提心吊胆,但仍然支持薛中锐登台的原因。
“老师曾说,就算是死在舞台上,那也是他最高兴的事情。”房蔚的声音渐渐哽咽。
【朋友眼中的薛中锐】
一个让人想起来说起来都眼含热泪的人
在薛中锐并不算宽敞的书房中,一面是满满当当的书,一面是厚厚一摞书法,还有一面是堆成堆的药。
薛中锐阅读广泛,除了像《文心雕龙·人间词话》《演员的自我修养》等传统文学经典及艺术经典,还有《山居笔记》《挪威的森林》《巴金评传》《常用法规选编》等各种类型的书籍。
“父亲爱读书,这些只占他所有藏书的1/10。”薛亦伦说,书法和读书,是父亲在表演之外的两大爱好。
薛亦伦翻看父亲的书法集
而在这些藏书中,诗词占据的比例很大。“这几本是我送给中锐兄的。”走进薛中锐的书房,著名诗人桑恒昌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诗集。
很少有人知道,薛中锐和桑恒昌是超过50年的莫逆之交,亲似兄弟。
提起与薛中锐的相遇相知,桑恒昌说,最初他是薛中锐的观众,在舞台下看他表演。后来薛中锐朗诵需要诗词,恰巧桑恒昌也想让自己的诗被读出来,二人见面的频率便越来越高,一来二去就成了知己。常常在饭桌上,一个人即兴作诗,一个即兴朗诵,紧接着便是一阵又一阵爽朗的笑声。
“那笑声太让人难忘了,他就是这样一个情感饱满,让人说起来、想起来都眼含热泪的人物,真性情、真艺术、真人生,不得了,不得了啊……”望着窗外,桑恒昌又一次红了眼眶。
诗人桑恒昌忆薛中锐
山东著名书画家马骥比薛中锐小13岁,是薛中锐的忘年之交。“我最早认识薛老,是1962年听他的广播小说《烈火金刚》,是他最早的一批粉丝。”马骥说,现在遇到认识薛老的,他都会问一句,“你听他的什么书呀?”
在马骥眼中,薛中锐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学者型演员。“他的书法很好,自成一体,他饰演的每一个人物更充分彰显了他的涵养。”马骥说,与薛中锐交往的这些年,他们亦师亦友,每一次见面都让他觉得受益非遗。
【儿子眼中的父亲】
他的一生,总是严肃又严谨的
在薛中锐的书房中,还有一台红色的电动玩具车和一套《中华儿童启蒙经典》,显得稍微有些格格不入。
几年前,圈内很多人都知道,薛中锐有了一对双胞胎孙子,可把老爷子高兴坏了。“是给两个小孙子准备的吗?”面对记者的提问,薛亦伦一愣,“我还真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买的”。
书法名家葛庆平题写的挽联
在儿子薛亦伦眼中,他和父亲的关系是典型的中国式父子关系——永远都在较劲。小时候,爸爸的光环太大,大家只知道他是“薛中锐的儿子”,却记不住他的名字,这让他感到既开心又不开心。所以,当他开始自己出去闯天下的时候,便很少提及父亲,甚至有意远离父亲的关系。
后来,他先后参演《还珠格格》《大宅门》《传闻中的陈芊芊》《沉香如屑》《叛逆者》等多部电视剧,尤其《还珠格格》中的“小邓子”成为一代人的记忆,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是薛中锐的儿子。
“父亲看不上《还珠格格》这样的‘真人版动画片’,觉得是闹剧,他更钟情于《康熙王朝》这样的正剧。”在薛亦伦印象中,父亲的一生,都是一个严肃又严谨的形象,“或许还有另一面,但是没有表现出来”。
不过,薛亦伦坦承,父亲给他埋下了戏剧的种子,给了他表演的基因。
“尽管我们在很多想法和观点上并不一致,但在艺术上、在表演上,他有很多都是对的,比如他的朗诵,他会从人物出发,琢磨写作者的每一分情感,听他的朗诵会掉眼泪;还有他的书法,是很有功力的。”从影早期,薛亦伦拿到角色时,也会常常向父亲请教,是父亲教会了他如何把角色演得更像一个“人”。
编辑: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