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烹饪杂志 中国烹饪杂志 收录于合集 #植物学家的锅 41个
作为农业大国,中国自古有“秋收冬藏”的传统。新收的谷物熬成黏稠的粥,早上来一碗,配上自家腌的小咸菜,正是“清粥小菜最养人”的真实写照。
继中国的各种主食外,这次植物学家史军博士来给大家讲讲咸菜缸里的植物学,辨一辨那些貌不起眼的咸菜疙瘩的滋味。
玫瑰大头菜是黑三剁的灵魂。
文 | 史军
图 | 张洋
寒露节气一过,又到了咸菜缸的工作时间了。菜市场里应时出现了各种圆头圆脑的根茎蔬菜,苤蓝、蔓菁、芥菜疙瘩争抢着冒头,迎接它们的将是一场与盐的邂逅,共同幻化出奇妙的腌渍滋味。不管是搭配清晨的白粥,还是晚饭的馒头,抑或是夜宵的河粉,咸菜总能点亮我们的舌尖,为餐桌添加一个又一个特殊的注脚。
这些看起来都一样的“大头菜”,它们有哪些不一样的身世和个性呢?
当家花旦
大头菜和榨菜
芥菜家族是秋冬制作咸菜这场大戏的当家花旦,不管是榨菜、雪里蕻,还是榨菜、大头菜,都出自于此。
我们的祖先在很久之前就开始种植芥菜了,春秋时期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人们已经会收集种子来制作芥末。《礼记》中有这样的描述——“芥酱,鱼脍”“脍:春用葱,秋用芥”,这里用的芥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黄芥末。
至于根用芥菜,则是在不断的栽培选育过程中得到的特殊品种。腌制芥菜疙瘩很简单,只要把清洗好的芥菜疙瘩放入缸中,加入足量的盐和水,用大石块压实,三四个月后,就可以吃了。在发达的物流运输和设施栽培技术出现之前,这一缸咸菜可是北方朋友冬季的当家菜。
除了腌制咸菜,还有一种用芥菜疙瘩快速制作腌菜的方法。把芥菜切丝,用素油略炒,注意不可炒得过熟,晾凉装瓶,一周后类似芥末的味道就出来了。吃一口,一股气流直冲脑门,那酸爽不可言表,难怪四川人叫它“冲菜”。
这些刺激的滋味和感受都来自一类叫异硫氰酸盐的物质。这种物质拥有特殊的芥末样的气味。几乎所有的十字花科植物都拥有这种化学物质,白菜、萝卜、卷心菜、西兰花都或多或少带有这样的辛辣味。这种特殊气味其实是为了对抗害虫存在的,没有多少虫子愿意顶着这怪味作案。只不过在植物没有受伤的时候,异硫氰酸盐被安全地存放在细胞当中,一旦细胞被破坏,在特殊酶的作用下,就会分解产生各种刺激性化学物质。
湖南的生腌榨菜头香辣又开胃,是下饭好菜。
榨菜与大头菜(芥菜疙瘩俗名)的形态和口感完全不同,但它俩确实是亲兄弟,植物学分类都是芥菜。只是榨菜的可食用部位不是根,而是茎,因为其块状茎上有很多瘤状物,所以它的大名是茎瘤芥。只是因为特殊的腌制工艺,后来又得名榨菜。
伪装者
苤蓝和蔓菁
甜脆的苤蓝丝加入鲜柠檬汁和绿芥末,酸辣诱人。(图/刘达华)
苤蓝就是球茎甘蓝,顾名思义,就是茎秆长成圆球的甘蓝。苤蓝同蔓菁非常相像,只不过前者吃的是茎,圆球表面均匀分布着很多叶柄的痕迹,而后者的食用部位是根,只在顶端有密集的叶子痕迹。当然,这两种食材的口感、味道相差甚远——苤蓝的口感更像萝卜,脆嫩多汁,清炒煮汤都不错,作为咸菜原料也是一把好手;蔓菁的口感更接近土豆,腌制之后口感偏面。
蔓菁在中原区域被称为芜菁,在新疆被称为卜留克。要说起来,蔓菁和大白菜可是真正的亲兄弟,只不过一个提供的是根,一个提供的是叶子。《唐本草注》中有这样的记载,“菘菜不生北土。有人将子北种,初一年即半为芜菁,二年菘种都绝。将芜菁子南种,亦二年都变。”这里所说的菘就是大白菜的雏形——不包心白菜。这段话说明了一个问题,蔓菁是大白菜的先祖。现代的分子遗传学证据也显示,蔓菁和大白菜是同一个物种的不同亚种,二者的差异是因为人类驯化而产生的。
蔓菁的口感颇似土豆。
虽然今天蔓菁在我们生活中的存在感已经越来越弱了,但是在土豆进入中国之前,这种蔬菜可是我们祖先餐桌上的当家菜。因为细胞结构和储存营养成分的特殊性,蔓菁具有特殊的口感,所以蔓菁腌菜只活跃在一些特殊的地理区域。
亚硝酸盐疑云
咸菜被人诟病的主要原因是其中含有的亚硝酸盐会危害健康。那么咸菜中的亚硝酸盐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
蔬菜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氮元素。通常来说,土壤中的氮元素是以硝酸盐的形式存在的。植物会尽可能地多吸收一些硝酸盐,并把它们储藏起来,以供给生长所需。
在咸菜发酵初期,好氧细菌(如大肠杆菌)会利用这些硝酸盐作为自己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将硝酸盐转化亚硝酸盐,并且获得生命所需的能量.这就是亚硝酸盐的来源。不过大家也不要过于担心,因为在发酵后期,乳酸菌会占据主导地位,它们不仅可以产生乳酸,使发酵环境迅速变酸,让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好氧细菌无法生存,还可以利用亚硝酸盐还原酶将亚硝酸盐转化为无毒的氨类物质。在发酵的后期,咸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逐渐降低。这就是“咸菜没腌透不能吃”的原因所在。
咸菜要腌透吃才安全。
如何降低腌菜的亚硝酸盐含量
理解了亚硝酸盐的产生机制后,腌菜生产企业便可以着手调整发酵所需的微生物以及相关成分。通过接种特定的菌种(如乳酸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腌制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乳酸菌本身不会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其分泌的乳酸不仅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对于降解亚硝酸盐也有帮助。与此同时,乳酸菌所含的亚硝酸盐还原酶可以降低咸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在目前的工业化生产中,特定菌种发酵已经成为常规应用技术。
在腌制蔬菜中添加亚硝酸盐还原酶是正在研究的做法。在这种特殊蛋白质的作用下,亚硝酸盐得以大量分解,最终我们得到安全的腌制蔬菜。只是这种蛋白质在脱离细胞之后,活性会大打折扣。目前研究人员已经把注意力集中到高效产酶菌株的筛选上,同时进一步改进亚硝酸盐还原酶的应用条件。
除了上述方式,适当调整配料中的草酸、酒石酸、柠檬酸、抗坏血酸等有机酸的含量,对于控制成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也有明显效果。抗坏血酸和柠檬酸都可以与亚硝酸盐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达到减少有害物质的目的。
这些应用新技术腌制而成的咸菜,显然要比传统腌菜缸里捞出的咸菜疙瘩安全得多。
腌雪里蕻是北京老百姓秋冬季节家中常做的咸菜。
理性认识亚硝酸盐
我们每天吃蔬菜,都会吃下一些硝酸盐。经肠道吸收进入血液之后,硝酸盐会被送到唾液腺,随着唾液分泌,这些硝酸盐又进入了口腔。口腔中的细菌会把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大多数硝酸盐进入消化道,开始新一轮循环,还有一部分则被排出体外。
实际上,微量的亚硝酸盐对于维持人体口腔的微生物环境是必须条件。正是由于亚硝酸盐的存在,那些有害的厌氧菌才不会兴风作浪。与此同时,很多亚硝酸盐会被进一步还原为一氧化氮,这种物质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血压具有重要作用。
只有在过量摄入或者身体机能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亚硝酸盐才会惹麻烦。比如说胃部的酸性出了问题,它们就很容易与胺类物质结合,最终变身成为强力致癌物质。这才是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最可怕最危险的地方。
人体是一个精密而复杂的系统,不同器官需要的化学物质也是千差万别,全面系统地维护平衡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
···················
校对 | 予津
责编 |江梅娟
本文内容选自《中国烹饪》杂志2022年11月刊,欢迎转发到您的朋友圈。本微信号所有内容未经授权,谢绝转载,侵权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转载时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及作者署名。
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下方封面购买
点击下方链接
查看更多专题菜谱
排骨 | 牛肉 | 羊肉鸡肉1 | 鸡肉2 | 鸡汤小龙虾 | 红烧肉 | 醋肴 | 素汤
原标题:《分不清“大头菜”?植物学家教你来辨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