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个人防护指南丨如果居家,怎样做到安全防疫?

居家战“疫”的特殊时期,保护个人健康、做好安全防护至关重要。那么,“宅家”期间,我们如何做到安全防疫呢?一起来看↓↓↓↓

合理消毒 正确存放

不合理的消毒方式不仅起不到杀灭病毒的作用,反而可能会造成对身体或环境的伤害。

1.家庭防护应以清洁为主,消毒为辅。家中保持通风,并做好日常清洁,无须每天消毒。

2.消毒使用酒精应选用75%的浓度。强效消毒液一般具有很强的刺激性,浓度过高可能会对人的口腔、呼吸道、肺部等造成刺激。

3.不同类型消毒剂不可以混合使用。两种及以上消毒剂混合使用,极易产生化学反应,可能造成伤害。

4.消毒时,不要对插座、开关、电器等带电设备过量喷洒液体消毒剂,以免引发电气线路短路导致火灾。

此外,化学消毒剂多属易燃、易爆、易腐蚀性物品,存放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安全。

应放置于避光避热的阴凉处,确保儿童不易触及。

用于消毒的抹布或其他物品,在使用完后应用大量清水清洗后放通风处晾干。

家庭防火 安全用电

消防安全关乎着每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学好消防知识,关键时刻能救命。

1.定期检查电气线路和家用电器,发现隐患及时消除。使用后出门时注意断电、断火、断燃气,防止发生火灾。

2.不要在楼梯间、电缆井、安全出口处堆放物品,及时清理楼道、阳台、屋顶、房前屋后的可燃物。

3.电动自行车不能在室内、走廊、楼梯间和安全出口处停放或充电,一旦起火将阻断逃生通道。

4.使用炉火、电器取暖时,要与家具、衣物等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使用完等完全冷却后,再进行收纳。不在电暖器上覆盖晾晒衣物,不使用小太阳等高危取暖设备。

5.不卧床吸烟,尤其是酒后、睡前、疲倦时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

6.手机充电过程中不要长时间打电话或玩游戏,夜间充电时远离人或枕头,避免长时间充电引发电路短路造成起火、电池意外爆炸等情况。

7.使用燃气做饭、取暖、洗澡时一定要保持室内通风;要定期检查家中燃气设备是否存在漏气情况,以免发生意外。

饮食洁净 讲究卫生

居家期间与我们最为密切的就是饮食,确保饮食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1.食材要新鲜干净。适量储备耐贮存的食材,尽量不囤积易腐烂的食材。避免接触活畜禽,远离野味。生食水果和蔬菜,要清洗干净后食用。

2.烹调过程应清洁卫生。在家做饭之前、期间和之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净双手。厨房用具用后要及时清洗或消毒。

3.生食和熟食要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的用具如刀、砧板、使用器皿等也要分开;加工禽、肉、蛋、奶等食物时,要充分烧熟煮透。

4.剩菜应当热透再吃。散装酱卤肉等即食食品尽量一顿吃完。不吃已经变质和发霉的食物以及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5.家庭实行分餐制,养成使用公勺公筷好习惯。

6.如果通过外卖点餐,取外卖时佩戴口罩。倡导“无接触配送”,避免面对面送取。打开外卖包装后,应当先洗手后再食用。

7.日常进食应细嚼慢咽,防止噎食,避免误吞鱼刺、骨头、果核、假牙等,尤其是老人和小孩要格外注意!一旦出现吞咽疼痛、吞咽梗阻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切不可强行吞咽食物,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勿信谣言 谨防诈骗

谣言会干扰公众对疫情的认知和判断,引发不必要的社会恐慌,扰乱公共秩序。我们在配合防疫的同时,更要秉承理性客观的态度,提高警惕和识别能力。

1.提高信息甄别能力。通过权威官方平台了解疫情相关信息,不轻信、不发布、不转发、不评论未经官方证实的网络信息,文明上网、理性发声。

2.坚决抵制网络谣言。发现网络平台疑似谣言信息,主动向网信或公安部门举报,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3.主动传递正面声音。积极了解官方发布的疫情动态、科普知识,传播抗击疫情先进典型事迹,凝聚网络正能量。

在积极做好防护措施的同时,也要绷紧反诈意识弦,无孔不入的诈骗分子用“疫情防控”大作文章,各类骗术看似言之凿凿,实则套路满满!

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绝不会:

1.询问与疫情防控无关的信息;

2.以任何理由发送二维码让你扫描;

3.找你索要银行卡号、密码或验证码;

4.以任何理由发送链接让你点击;

5.推销任何产品或以任何理由要求你付费;

6.以任何理由要求你加入QQ群、微信群;

7.以任何理由让你转账和进行“资金核查”。

防范诈骗需牢记:不听,不信,不转账!

一旦感觉自己受骗或发现有不法分子假借疫情防控进行诈骗活动,第一时间向警方报案,以避免给自己和他人造成损失。

原标题:《疫情个人防护指南丨如果居家,怎样做到安全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