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来沪,回溯民歌本源,再现“炎黄风情”

今晚,作为“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演艺大世界·全国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参演项目, 音乐会《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二十四首管弦乐曲》将在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奏响。

民族乐歌传神韵

画意诗情动人心

1991年10月,作曲家鲍元恺的《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二十四首管弦乐曲》在天津首演。这部以展示汉族民歌为目标的音乐画卷,地跨东西南北,情及悲愁喜乐,描绘了炎黄子孙生老病死、婚丧嫁娶、春种秋收、悲欢离合的生活图景。

2021年,在《炎黄风情》交响乐团版首演30周年之际,著名作曲家鲍元恺“回归本源”,对乐曲进行了改编,为苏州民族管弦乐团量身定制了中国管弦乐版,也在去年年末在上海进行了首演。

今年,《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二十四首管弦乐曲》二度来沪,此次的呈现,是作曲家和乐团携手从旋律、配器等方面精心打磨与雕琢后的升级之作,用更地道的民族音乐语言、更鲜明的中国管弦乐风格和更艳丽的民族风情色彩,深入展示民族气概和人文情怀。

一场“悲喜”交加的民歌盛会

音乐会以组曲“燕赵故事”开场。《小白菜》《小放牛》《茉莉花》《对花》这些流传久远的民谣绝唱,经过全新改编后,既具有现代气息,又有民族音乐的独特韵味,令人耳目一新。

音乐会上半场以“悲欢”为基调,从凄美《小白菜》开始,以悲剧《蓝花花》收场。在组曲“黄土悲欢”中,悲的有《女娃担水》《兰花花》,欢的是《夫妻逗趣》《走绛州》。悲欢之间,在场所有人的心情也将跟着跌宕起伏,忽而眉头紧锁,忽而喜笑颜开。悠远的《槐花几时开》、矫健的《黄杨扁担》、含蓄俏皮的《绣荷包》、奔放旷达的《太阳出来喜洋洋》无不展现着巴蜀人民乐观、爽朗而富于幽默感的天性,极具感染力。

《小白菜》

《 小放牛》

《茉莉花》

《对花》

下半场以“喜悦”为基调,从喜悦《槐花几时开》开始,华北屋脊、表里山河,组曲《太行春秋》让观众领略到山西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象。《走西口》《爬山调》将太行儿女心中的爱恋娓娓道来,《闹元宵》则再现了元宵佳节,太原城的热闹繁华。最后,音乐会在《看秧歌》欢腾喜庆的气氛中落下帷幕。24首民歌主题的乐曲就像一颗颗珍珠,串联起炎黄风情之美。

《走西口》

《爬山调》

《闹元宵》

《对秧歌》

一次回归本源的演出

“三十年了,大家已经习惯了西方管弦乐版的声音。改编成中国管弦乐版后,有人认为,一定就失去了铜管乐器的张力、木管乐器的圆润,以及小提琴那种柔美的音色。”在指挥彭家鹏看来,这样优秀的作品与演绎也会增强更多作曲家对于创作中国音乐作品的信心。

对于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的演绎,《炎黄风情》作曲家鲍元恺给出了高度评价:“整场演出,我都跟着演奏的音符一起流泪一起欢笑,相信这样的音乐也一定会感动观众,让大家以一种全新的角度来欣赏中国民歌。另一方面,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技术精湛,朝气蓬勃,也让人看到了更多的中国管弦乐发展的希望。”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郑州西亚斯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乐中心总监、福克斯音乐学院教授郎晓明博士在听过音乐会后,曾用“过瘾、震撼”形容自己的感受:“这么大的一部作品,又有这么多不同的风格,苏州民族管弦乐团能够在这么短的排练时间内,表现得如此之好,非常不容易。特别是在这样一部交响化的作品中,仍能保持民族音乐的范儿,难能可贵。”

融合中西古典

涵盖民俗与现代多种元素

全新的《炎黄风情》

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的管弦音乐

“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演艺大世界·全国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

苏州民族管弦乐团

音乐会《炎黄风情——

中国民歌主题二十四首管弦乐曲》

-时间-

11月13日 19:30

-地点-

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

原标题:《二度来沪,回溯民歌本源,再现“炎黄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