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镇宁县黄果树镇白水河村西行二里,远远就听见轰轰的流水声。还没看见黄果树瀑布,就能听到它的声音,打雷似的轰隆声伴随着流水的哗啦声,震耳欲聋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像是一首由千万人演唱的进行曲,声势浩大,令人震撼。
从陇隙北望,忽有水自东北山腋泻崖而下,捣入重渊,但见其上横白阔数丈,翻空涌雪,而不见其下截。随着声音越来越大,终于窥得黄果树瀑布的真面目。奔腾的河水自70多米高的悬崖绝壁上飞流直泻犀牛潭,发出震天巨响,如千人击鼓,万马奔腾,声似雷鸣,远震数里之外,给无数游人留下了惊心动魄的印象。
“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盖余所见瀑布,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但从其上侧身下瞰,不免神悚。”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徐霞客游历贵州,途经黄果树瀑布时,为黄果树瀑布的雄姿所倾倒,在游记中留下了这一段形象生动的描述,令黄果树瀑布更加声名远播。
从那时起,黄果树瀑布就渐渐被人们认为是全国第一瀑布。究竟是怎样一个地方,能令游历丰富的徐霞客发出如此赞叹?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一睹其风采。
景区简介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西南,距省会贵阳市128千米,距安顺市45千米。交通便利,有滇黔铁路、株六复线铁路、黄果树机场、320国道、贵黄高等级公路、清黄(清镇至黄果树)高速路等交通设施。
景区平均海拔900米,总面积163平方千米,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景色迷人,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2.8万个以上,素有“天然大氧吧”之称。
景区内以黄果树大瀑布为中心,分布着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大小瀑布共18个(黄果树瀑布、陡坡塘瀑布、银链坠潭瀑布、螺丝滩瀑布、星峡飞瀑、滴水滩瀑布、连天瀑布、冲坑瀑布、关脚峡瀑布、落叶瀑布、大树岩瀑布、蜘蛛岩瀑布、绿眉潭瀑布、下瓜瀑布、临潭瀑布、龙门飞瀑、三叉湾瀑布、挑水河瀑布),其中已开发的瀑布有5个(黄果树瀑布、陡坡塘瀑布、银链坠潭瀑布、星峡飞瀑、龙门飞瀑),未开发瀑布13个,形成一个庞大的“瀑布家族”,被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是中国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首批获得国家评定的AAAAA级风景名胜区之一,1999年11月被中国科协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17年被教育部办公厅评为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地理环境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位于中亚热带,气候特征以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性气候为主,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和太平洋东南季风影响,全年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雨量充沛,湿度大,日照少。年降雨量在1300毫米以上,雨水集中在5~7月,月平均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特别是6月,降雨量将近300毫米,此后几个月降水量逐渐减少,12月是全年降水最少的月份。丰富的降雨量为河流带来了巨大的河水流量,这就构成了黄果树瀑布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流水侵蚀。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主要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喀斯特地貌分地表和地下两大类,地表有石芽与溶沟、喀斯特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与喀斯特平原、峰丛、峰林与孤峰等;地下有溶洞与地下暗湖等。很明显,黄果树景区的地形便是喀斯特地貌地表和地下两大类的结合。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地处贵州西部低洼地带,海拔较低,终年无霜,年平均气温为14℃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避寒避暑胜地。1月最冷,平均气温在4.3℃左右,最低气温很少会跌至零摄氏度以下;7月最热,平均气温在22℃左右,很少出现高温天气。
主要景区
|黄果树大瀑布景区
黄果树大瀑布景区是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占地约8.5平方千米,内有黄果树大瀑布、盆景园、水帘洞、犀牛滩、马蹄滩等景点。
黄果树大瀑布古称白水河瀑布,因本地广泛分布着“黄葛榕”而得名,为黄果树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以水势浩大著称。瀑布高度为77.8米,宽101米,属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蚀裂典型瀑布。水大时,瀑布溅珠飞洒到100多米高的黄果树街上,两三里外能听到雷鸣般的响声。水小时,河水仍然分成4支,铺展在整个岩壁上,不失其“阔而大”的气势。
瀑布后有一长达134米的水帘洞拦腰横穿瀑布而过,由6个洞窗、5个洞厅、3股洞泉和6个通道组成。游人可以从水帘洞内观看大瀑布,这在世界各地瀑布中也是罕见的。瀑布前面是一很深的箱形岩溶峡谷,左为悬崖峭壁,右为钙华坡、石笋山,中为犀牛潭、马蹄潭,潭滩相连。犀牛潭深17米,常为溅珠覆盖,雾珠腾空,经阳光折射,彩虹升起,有“雪映川霞”的美称。瀑布对面建“观瀑亭”,亭上有清代书法家严寅亮名联:“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亭下林木茂密,有一曲折磴道直抵河边。河面架曲桥通“水帘洞”。瀑布下游不远岸边绿树丛中建有黄果树瀑布宾馆,宾馆建筑采用布依族石砌建筑风格。
|天星桥景区
天星桥景区位于黄果树瀑布景区下游6千米处,景区规划面积7平方千米,开发游览面积4.5平方千米,由天然盆景区、天星洞景区和水上石林景区组成。它融汇了喀斯特地貌的精华,集山、水、林、洞、根、藤、石、瀑为一体。作家梁衡2003年游览天星桥之后,留下“桥那边有个美丽的地方”经典散文之作。
天然盆景区长约800米,位于500米长伏流表面和河岸西侧。有大大小小的天然山石及水石盆景。一条3千米的石板小道,穿行于石壁、石壕、石缝之中,逶迤于盆景之上。沿小道游览,抬头是景、低头是景,前后左右都是景,仿佛到了天上的仙境,地下的迷宫。漫步其间,既可领略山水之美,又可品味石林之雄奇。近处石林,远处群山,倒映碧水之上,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色彩淡雅景色协调的天然山水画。有的还可撑上竹筏,穿行于峡谷、石林之中,真可谓轻舟荡碧波,人在画中游。天星盆景区还有美女榕、仙山群掌、歪梳石、熊猫抱竹、雄鹰展翅等形态十分逼真的天然景观。
天星洞景区在天星桥景区中段,主要由八八桥、回望石、狭石桥、天星洞、冒水潭等景观组成。天星洞曾经是一条地下暗河,后来由于排泄面的降低,流水改道,这里便形成了一个没有水的地下溶洞。人们以续天星桥之名,把它叫做天星洞,它由一个大厅和若干侧厅组成,面积约1.8万平方米,直径达150米,洞内高50米,洞中的四根石柱都有20多米高,这里景观千奇百怪,洞中石笋、石柱、石花等形态各异,有鲤鱼跳龙门、八仙过海、美女梳头、石鸡晓唱、苗岭梯田、将军帽等。冒水潭在天星洞出口,桥上桥绝壁下冒出一股水,如在涨水季节,这股水来势汹涌,并形成两米多高的水柱,当地人把这里称为冒水潭,河水冒出后经过一片石滩,形成了冒水潭瀑布,作家叶欣曾经为它提笔“迭浪飞雪”,86版《西游记》里白龙马出入水的场景就取景于此。
水上石林区,此段河床宽阔达400米,面积约0.4平方千米的石林就长在河床之中,任河水长年冲刷。石林间长着大片的仙人掌和小灌木,终年点缀着绿荫。冰冷的石头上,展现的都是生命的繁荣,所谓“石上流水,水上有石,石上有石,石上又有树”。水上石林区有很多景观,如群榕聚会、根王、根墙屏障、盘根画壁、仙女飞天等,银链坠潭瀑布和星峡飞瀑分别处在水上石林的左右两侧。
|陡坡塘景区
陡坡塘景区位于黄果树瀑布上游约500米处,内有一座由钙华滩坝形成的瀑布,瀑顶宽105米,高21米,是黄果树瀑布群中瀑顶最宽的瀑布。陡坡塘瀑布顶上是一个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巨大溶潭,瀑布则是形成在逶迤100多米长的钙化滩坝上。每当洪水到来之前,瀑布会发出“轰隆、轰隆”的吼声,因此又叫“吼瀑”。
平水期,白水河流量不大,水流清澈,瀑布水层沿着和缓的瀑面均匀地撒开,如一层薄薄的、半透明的面纱,又如一面面张开的素绢扇面,在阳光下泛着银光,故有人戏称为“新娘面纱”。当汛期来临,白水河中由于携带了大量山洪冲下来的泥沙而呈土黄色,陡坡塘瀑布便消失了平水时的秀色,变得异常凶猛雄壮。黄浊的河水翻坝跌落,像一匹脱缰的野马,瀑布左侧的钙华堆积而成的洞穴,在巨量洪水经过时会产生奇特的汽笛效应,发出低沉浑厚的吼叫声。在陡坡塘瀑布的东侧山崖上,有一条小瀑布从芦苇丛中飞泻而下,还不等水流至地面,瀑布已散成层层水雾,从小瀑旁经过,只见晴空绵雨,横飘乱扬,并在阳光下折射成美丽的彩虹。修长清秀的小瀑与宽阔雄壮的陡坡塘主瀑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但似乎又和谐地组合在一起,这种瀑布组合是不常见的。
陡坡塘瀑布的另一特色是在瀑下发育有宽阔平坦的滩面。滩面上遍布数十个大小不同的小碧潭,碧潭浅者只有数十厘米,深者可达数米。碧潭中还藏有鱼虾,当地布依族人常手执网兜,去捕捞潭中的小鱼虾。在雨季时,水流量奇大。
人文风情
|黄果树瀑布节
黄果树瀑布节是为了向世界宣传黄果树瀑布而举办的节日,也是向世界人民展现贵州风俗风貌的一大节日。在瀑布节期间,主办方除了向游客们展示大瀑布不同角度的美景,还会举办很多庆祝活动。当地少数民族很多,因此会举办各种少数民族民俗活动,当然也会有很多的文艺演出,旨在向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展现黄果树旅游的特色,贵州旅游的特色。黄果树景区自2004年成功举办“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节”以来每年都举办,以扩大贵州的对外影响,提高贵州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自然生态旅游、民族风情旅游和红色旅游的有机结合,推动贵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六月六”布依文化节
来贵州旅游,除了欣赏青山绿水,那就是体验民族风情。在黄果树景区内,分布许多的布依族村寨。“六月六”是布依族人民的传统佳节,由于居住地区不同,过节的日期也不统一,有的地区六月初六过节,称为六月六;有“六月六”文化节开幕式的地区六月十六日或农历六月二十六日过年,称为六月街或六月桥。布依族人民十分重视“六月六”这个节日,有过“小年”之称。节日来临,各村寨都要杀鸡宰猪,用白纸做成三角形的小旗,沾上鸡血或猪血,插在庄稼地里,传说这样做,蝗虫就不会来吃庄稼。节日的早晨,由村寨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率领青壮年举行传统的祭盆古、扫寨赶“鬼”的活动。除参加祭祀的人外,其余男女老少,按布依族的习惯,都要穿上民族服装,带着糯米饭、鸡鸭鱼肉和水酒,到寨外山坡上“躲山”。祭祀后,由主祭人带领大家到各家扫寨驱“鬼”,而“躲山”群众则在寨外说古唱今,之后开展各种娱乐活动。黄果树景区自2007年开始举办黄果树“六月六”布依文化节,目的在于通过节庆活动挖掘和积淀布依文化,并为黄果树景区的文化品牌构建及文化旅游发展服务。
|屯堡文化
在今天的安顺,聚居着一个与众不同的群体,他们的语言、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都沿袭着明代的文化习俗,是演绎着一幕幕明代历史的“活化石”。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被人们称之为“屯堡文化”。屯堡文化来源于朱元璋大军征南和随后的调北填南。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云南梁王巴扎刺瓦尔密反叛,第二年,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和沐英率30万大军征南,经过3个月的战争,平定了梁王的反叛。经过这次事件,朱元璋认识到了西南稳定的重要性,于是命30万大军就地屯军。这一屯,屯出了悠悠600年的“明代历史活化石”。《安顺府志——风俗志》载:“屯军堡子,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散处屯堡各乡,家人随之至黔。”“屯堡人即明代屯军之裔嗣也。”在今天的安顺,许多大家族的族谱,记载均与史料相同。在漫长的岁月中,征南大军及家口带来的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经过600多年的传承、发展和演变,形成了如今的屯堡文化。
图片选自黄果树杯摄影大赛作品
研学概况
作为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依托景区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资源,供广大师生开展类型多样的研学活动课程,既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又能增强学生对祖国山河及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贵州师范大学学生到景区采风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生态完好、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娱乐项目精彩多样,是人们回归自然、避暑度假、休闲养生,学生户外拓展、写生摄影等活动的绝佳胜地,吸引了众多家庭、学校及艺术培训机构等前来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原标题:《研学基地丨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纵情山川之景,聆听飞瀑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