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爱自拍
镜头下是他与时代共同经历的岁月
他爱方言
语言里他带学生走遍全国各地风貌
他是名副其实的“斜杠青年”
和“好玩儿大师”
他是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
他被誉为“中国语言学之父”
毕生致力于语言学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他被誉为“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先驱者之一”
探索和创作出一批
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中国音乐”
他是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之一
为推动科学知识在中国传播作出贡献……
他,就是赵元任
他有活泼泼少年情怀
也有沉甸甸大师风范
在清华大学凯风人文社科图书馆中央
他的钢琴沐浴于阳光间
《教我如何不想她》的旋律
在心间久久回荡
难忘的是悠扬乐章
忆起的是活泼泼大师印象——
清华大学凯风人文社科图书馆一层大厅赵元任先生钢琴。
今天
是赵元任诞辰130周年
让我们再次回望他
与科学、语言和艺术共度的一生
感受那份炽热鲜明的人生情怀
“为好玩儿而学”
1892年
赵元任出生在天津
自幼聪慧过人
由于随家人在保定、冀州、常州、苏州等地
迁居生活的特殊经历
他从小就能模仿各地的口音
并对周围的一切保持好奇与热情
1902年
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3年后科举制度废除
他开始走出私塾,接受新式学校教育
培养广泛兴趣
海外留学,他成为一位“好(四声)玩儿”的学生
他很快就做了两件事情
第一是马上分期付款买了一架钢琴
第二就是很快和同学合购了照相用品
赵元任与同学一起合奏(1911年夏)。
赵元任手持相机在康奈尔大学校园里留影(1911年)。
在那个时代,他就已经有了一个
比较前卫的爱好——自拍
他外出总是带着相机和三脚架
便于随时自拍
古灵精怪的表情
生动活泼的配文
前卫新鲜的构图与道具
就像独特的“朋友圈”
直照出了一位活泼泼的开眼看世界的少年
吃葡萄三连拍(1919年)
赵元任给三幅照片自注:
“要吃葡萄吗?”“吃之前。”“吃进去了!”
赵元任在湖上滑冰。为了表现自己是如何自我保护的,他用照片记录了“滑冰”五部曲(1919年冬)。
镜头里有热情
有鲜明的个性
也有异国风光,多彩知识,进步活动……
时代的印记落于胶卷
留下痕迹
赵元任留学第一年自制的节日贺卡(1910年12月)。
除了广泛的课余爱好
兴趣驱动下,他在学业上立志博学
本科除数学专业外
他还选修许多物理学课程
学习兴趣扩及语言、哲学和音乐
博士除主修哲学,辅修心理学、哲学史课程外
还选修了语言学、和声学、对位学等课程
就像他在留学时为自己定下的目标那样:
“知识求博,不要窄。”
赵元任在康奈尔大学当物理老师时,将电池的正负极放在舌头上,要亲口尝尝“电伏特”的滋味(1919年秋)。
回到清华任教
他因为扎实的语言学根基
成为了令学生望尘莫及的
“好(三声)玩儿”老师
为了增进师生感情
清华国学研究院每周六都会组织师生同乐会
会上有人讲故事、有人说笑话
有人背书、有人唱戏……
有一次
活泼的赵元任把每人的茶杯收在一起
敲打调音后,竟然用茶杯敲出一首乐曲
还有一次
他给大家表演“全国旅行”
从北京出发
经西安、兰州、成都、重庆、昆明、广州
再回到上海
每一处的方言都学得惟妙惟肖,令人捧腹
赵元任在清华(1920年代)。
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说
“‘好玩儿’是表达一种自由创造的心灵状态,
包括对世间事物抱有无穷热爱和兴趣。”
赵元任为了“好玩儿”的学习与研究
任天性自由发挥,让灵感尽情舒展
“言有易,言无难”
“为好玩儿而学”的他
对待学术有着大师的严谨与坚持
择一事,终一生
在中国语言学研究领域
他辛勤耕耘七十多年
为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和发展
作出了巨大贡献
1925年
清华学校在成立大学部的同时
也积极筹办研究院国学门
聘请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等人为教授
(通称“导师”)
同年6月,赵元任回国
中国语言学及语音学成为他学术上的主攻方向
1925年,赵元任(前排右一)成为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
在国学研究院期间
赵元任开设多门与语言音韵相关课程
指导学员专题研究范围有“中国音韵学”
“中国乐谱乐调”“中国现代方言”等
此外,他还兼任哲学系讲师讲授逻辑学课程
1927年9月
赵元任开始了一生中一项
非常重要的活动——汉语方言的调查研究
经过充分的准备工作之后
赵元任和助手赴江浙一带考察吴语
经两个多月的调查
带回大量一手材料
记录了吴语区33个地方的方言
访问了200多人,记录了63名发音人的话
编写出《现代吴语的研究》专著
《现代吴语的研究》(1928年)。
后来
他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担任研究员兼语言组主任
这期间,他亲自主持许多规模较大的汉语方言调查
1934年史语所迁至南京
他亲自规划并监督建造语音实验室工程
精心挑选和购买隔音材料、仪器设备
并负责安装、调试和修理
语音实验室建成后
赵元任和语言组同仁利用它完成多项语言研究工作
灌制了成千张方言调查铝片音档
赵元任准备录音铝盘(约1935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他对学术的执着与严谨
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自己的学生
在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学生时期的一次论文中
赵元任留下这样一句批语——“言有易,言无难”
在他看来
西文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
绝对不可以只根据看过的一些材料就轻易地下结论
一句简短的批语
七十年不辍的耕耘
我们看到的
是他敬畏语言
严谨学术、诲人不倦的身影
“激扬求是之心,引发致用之理”
正如季羡林在《赵元任全集》序言中提到的那样
20世纪是西方文化和科学分析方法
垄断全世界的时代
不管哪个国家的学者都要受到这种科学方法的影响
赵元任涉猎广泛,喜爱自然科学
成为传播这种科学思想的主力军
借助翻译文章、撰写论文和调研实践
为学术同行提供着思想武器
抱着“科学救国”的思想
1914年康奈尔大学的一些中国留学生
发起创办了《科学》月刊
赵元任、胡达(胡明复)、周仁、任鸿隽等人
是其中的主力
知识面广博的赵元任撰写了
关于天文学、心理学和物理的多篇文章
还发表了第一首音乐创作
为传播科学思想和经营杂志
赵元任还把奖学金贡献出来
因此有一段时间他吃得不好
患上了营养不良
中国科学社成员合影(1914年夏)。
同年8月,他们又创办了中国科学社
不久后
《科学》杂志成为国内传播科学思想的前沿阵地
赵元任对祖国的情感真挚而热烈
1956年
在灌制朗诵唐诗《长恨歌》与《琵琶行》时
一向感情深沉的他
“几次试诵,总以情不自禁
泣不成声,不能卒读而告终。”
情之深切,令人动容
赵元任与妻子杨步伟安度晚年(1960年代末)。
对于赵元任来讲
与科学、语言和艺术共度的一生是灿烂的一生
过人生赤诚热烈
做学问博闻强识
启民智坚定笃行
这样的精神记忆
将与着悠扬音乐,浓厚书香一起
常伴清华园
注:文中素材主要取自于《赵元任全集》、《清华人物志》(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4月)、《好玩儿的大师:赵元任影记之学术篇》(商务印书馆)、《中国新闻周刊》总第1047期、《学术大师赵元任》(清华大学校史馆)、《赵元任钢琴回清华绵延七十年家国情缘》(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等作品。
●
●
●
文 | 刘子晗
排版 | 李思桐
编辑 | 方锶
鸣谢 | 校史馆 校友会
图片来源:《好玩儿的大师:赵元任影记之学术篇》(商务印书馆)
★
精
彩
回
顾
★
▼
原标题:《这位清华大师,在100多年前就玩起了自拍三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