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赋能 | “5G+AR”用“黑科技”维修飞机时代已来临

原创 赵瑜 中国民航报

飞机维修人员戴上AR眼镜后,即可将飞机部件的数据、管路等画面实时、清晰地通过5G网络传送至后台技术支援工程师眼前,维修工程师以第一视角看到、听到甚至“摸到”故障现场的真实场景并远程“会诊”指导维修人员操作。这一幕便是5G与AR技术相结合,应用于远程辅助飞机维修领域的场景。

早在2018年,海航技术就开展了对“5G+AR”技术的航空维修应用探索,并逐步在其各基地、多场景推广使用。2020年5月,海航技术在法国巴黎首次完成了“5G+AR”技术境外排故,将维修工程师对境外故障现场细节的检查需求变成了现实。此后,“5G+AR”技术开始应用于航空维修等领域。2021年3月,该项目在航空部件维修领域又有了新突破,使维修工程师有了“千里眼、顺风耳”。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飞机维修监察工作

AR搭载5G

架设虚拟与现实世界的桥梁

说起AR技术,相信人们并不陌生。海航技术基地技术支援主管靳晓琦向记者介绍:“AR技术就是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相融合的技术,将计算机生成的文字、图像、三维模型、音乐、视频等虚拟信息模拟仿真后,叠加到真实世界中。AR技术自诞生起就被应用于解决各种工业问题,在维修场景模拟、维修过程信息辅助等领域有广阔前景。”

近年来,随着5G技术的发展,AR技术在工业维修领域应用推广进展迅速。设计师可利用“5G+AR”架设虚拟与现实世界的桥梁。特别是在航空维修领域,为了确保AR技术与航空维修业务适配,我国在逐渐完善5G网络的同时,优先将AR技术中的维修信息辅助、维修场景分享功能与航空技术支援相结合,实现了无障碍图像、视频传输,有效解决了远程技术支援信息交互迟滞失真等难题,同时也可提升航空维修效率,保障航空维修安全。

通过“5G+AR”远程技术支持平台,身在中国的维修工程师可实现与全球各地的维修人员进行远程连线、“会诊”,通过AR智能眼镜第一视角实时分享停机位画面和数据,指导维修人员快速进行故障确认,大大提高了故障排除效率。作为国内首家将“5G+AR”技术应用于航空维修领域的企业,海航技术已将其推广至9个主基地和34个中小基地及国际站点,可随时提供远程技术支持。海航技术维修控制部副总经理雷军介绍:“目前,海航技术已经实现了‘5G+AR’技术应用的第一阶段目标。硬件方面,完成了iOS和安卓双系统开发,在电脑和眼镜端实现连接的基础上,在手机、IPAD移动端也可进行连接。软件方面,具备了多方通信同步、经验库建设、文件传输、支援记录建档保存等基础功能。”

外站远程监察工作

应用“黑科技”

带来沉浸式维修飞机新体验

运用“5G+AR”技术进行沉浸式维修飞机是一种什么体验?2019年,海航技术与中国移动合作实施了“5G+AR”维修远程技术支援项目。针对维修人员与后台技术支援工程师缺乏有效的实时沟通渠道等问题,海航技术创新式地将“5G+AR”技术引入飞机维修工作。在设计原理上,在移动端,维修人员选用佩戴轻便、续航时间长、信号稳定的定制AR设备;在PC端,搭建远程技术支援管理平台,对维修流程进行梳理,做到航材、工具、维修流程可视可控。而整个维修过程中最关键的部分是要确保网络流畅稳定。为此,海航技术选择了具有低时延、广连接、大带宽三大特点的5G网络,联合中国移动逐步实现了9个主基地的5G网络覆盖,以确保画面流畅。

基于以上技术保障,海航技术航线技术支援人员巫锦锋向记者详细描述道:“一线维修人员在排故时,如遇排故方案不明确或需要后台指导支援,便可应用AR设备连线后台技术支援工程师进行咨询。维修工程师通过‘5G+AR’技术,能以第一视角看到、听到甚至‘摸到’故障现场的真实场景,指导维修人员操作,让远程‘会诊’如同亲临现场。”此外,在配置上,维修人员除了配备AR设备,还可以直接在手机端登录,扩大了技术适用范围,每一部手机都可以成为维修工程师的“眼睛”,随时随地将现场画面传送至后台。

海航技术通过“5G+AR”支援国内排故

“5G+AR”科技潜力巨大

擘画安全生产新蓝图

当前,我国正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航空维修产业发展恰逢其时,迎来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新契机。与传统航空维修模式相比,海航技术的“5G+AR”维修排故应用项目实现了航空维修领域的模式变革和创新发展,为航空维修提供了智能化作业模式,升级执行效率、运维保障能力、技能培训水平,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自2019年起,国内“5G+AR”技术开始逐步应用于航空维修领域。据最新数据统计,AR设备已累计使用6000多次、5000余小时,形成各机型和专业案例库案例超过38个。雷军表示,“海航技术今后将继续深入推进‘5G+AR’项目场景拓展,在‘5G+AR’项目第一阶段技术功能开发的基础上,用科技方式筑牢安全防线,助力传统工作方式集成化更新”。

在疫情防控期间,人员往来受限,远程技术支援可减少人员接触,为航空维修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关键的技术保障。海航技术通过“5G+AR”项目多次支援国内国际排故,保障防疫物资运输,让协同工作方式再次升级。值得一提的是,其独创的一键冻屏和瞬时标注技术让协作更精准、更高效,大大缩短了问题识别和故障排除时间。同时,该项目可自动将远程支援维修过程的数据存储为业务案例,不仅能做到数据可追溯,还能为维修人员培训提供身临其境的技术案例。

后台专家通过AR标注功能远程辅助一线人员进行飞机维修(本文图片均来源于海航集团下属海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5G+AR”项目应用在航空维修领域,将对海南自贸港一站式维修服务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可以预见,未来“5G+AR”项目在民航维修行业资源共享、专家后台技术服务互援、前台服务共享等方面也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保障航空维修安全提供有效支撑。不仅如此,“5G+AR”技术在民航维修领域具有高度普适性,还可以应用于电力、医疗、公共安全、电子工业等对技能经验、执行效率有较高要求的行业,在保障航空维修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效率。(中国民航报 记者赵瑜)

(本文刊载于中国民航报2022年11月2日8版)

《智慧民航》导刊每周三

与广大读者见面

让我们一起

聚焦智慧民航建设热点

擘画全新未来

期待您的来稿!

投稿邮箱:icanews@163.com

更多推荐:

《智慧民航》导刊正式创刊!在这里读懂民航发展新图景首期推荐 | 憧憬2025 智慧塑造民航发展新未来聚焦智慧民航 | 期待2030 “五个一”目标基本实现聚焦智慧民航 | 展望2035 智慧化融合实现全要素、全流程、全场景覆盖聚焦智慧民航 | 智慧空管:开启高效运行时代聚焦智慧民航 | 一次飞行背后的“智能拼图”智慧赋能 | 四维航迹:精细化管制“黑科技”聚焦智慧民航 | 北京大兴机场数字化转型记智慧赋能 | 智慧空管的未来之路聚焦智慧民航 | “智”飞跃 “治”飞跃智慧赋能 | 鄂州机场少人机坪背后的智慧密码智见•圆桌 | 智慧塑造民航业全新未来智见 • 圆桌 | 以智慧为抓手培育航空物流发展新动能智慧赋能 | 打造数智间隔新范式 共筑智慧空管新未来智见•圆桌 | 数字化转型助力智慧机场建设聚焦智慧民航 | 以“智”取胜——让机场更好建、更好用、更好管智慧赋能 | 生物识别技术:无感出行 步履不停聚焦智慧民航 | “航空5G”为民航运行增速赋能智慧赋能 | 智慧防疫:不掏手机 “码”上就走智见•圆桌 | BIM培育智能制造新动能智慧赋能 | RFID让行李“出行”无忧无虑智见•圆桌 | 云网融合赋能民航数字化建设智慧赋能 | 出行“无纸化” 便利你我他聚焦智慧民航 | A-CDM:无缝信息支撑高效协同智慧赋能 | 旅客出行“心中有数” 行走机场“再不迷路”智见•圆桌 | 数智驱动 推进民航持续高效安全发展

原标题:《智慧赋能 | “5G+AR”用“黑科技”维修飞机时代已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