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段征程让我们刻骨铭心,总有一种力量令我们激昂奋进!在建大人的记忆里,2002年9月15日是个载入史册的日子,新校区建设正式启动,写下了学校发展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一路风雨踏歌行,从2002到2022,建大人传承着新校区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困境中抢抓机遇,在创新中体现价值,学校各项事业得以快速发展。面对新时代的新挑战,我们开辟“新校记忆”专栏,由新校区的建设者们讲述那段激情岁月的故事,总结经验,凝聚力量,用勇气和汗水再次谱写胜利的乐章!
第五期推出原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学义的回忆文章。
人物简介
赵学义,山东淄博人,中共党员,生于1961年。1983年毕业于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城市规划专业,留校任教,历任政治辅导员、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93年3月调至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历任总建筑师、总规划师,副院长、院长、党委书记,山东建筑大学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建筑师、总规划师。山东省第二批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山东勘察设计协会建筑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规划师、注册咨询师。
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教学与研究工作近40年,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规划设计院院长、山东省“十佳”注册建筑师、山东省优秀建筑师、山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等称号。2020年—2021年,连续2年被评为山东建筑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新校区规划设计那些事儿(上篇)
口述:赵学义
整理:王建华 刘杰
(新校区规划设计评标会)
招标
新校区校园的规划设计是全国招标,2002年4月份,发了招标公告。当时学校的想法是把全国北派、中派、南派的建筑风格,聚集到新校区里来,吸收各个区域的营养元素。学校想寻找自己的建筑风格,到底以什么样的建筑风格作为一个抓手?希望从参加投标的设计方案中凝练出适合学校的特色方案。所以选了四家设计院,分别位于北部、中部、南部。北边是选的北京中华建设计院,还有一家是天津大学设计院。中部是同济大学设计院,南边选的是华南理工设计院。在最后交稿的时候,天津大学的方案没来得及完成,所以没有提供。中华建设计院、同济大学设计院、华南理工大学设计院这三家方案进入投标评审阶段。
学校专门召开了评审委员会,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华南理工大学的设计方案比较新颖,在各个功能处理上比较合理。同济大学的方案完全是以南门作为学校主入口,入口开在经十东路上,使得轴线接近1500米长。感觉走向太单一,太过狭长,学校交通不方便。新校区这个地块南北长是2000米,东西最宽也就是800多米。第二个方案是中华建的方案。这个方案设计得很新颖,但是也是选择南入口为主入口,仍然存在交通问题难以解决。这个方案很有创意,把所有的建筑融合成整体,显得校园空间特别大。但是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建筑的尺度过大,构图形式感太强。有些建筑接近五六百米长,体量很大,过于集中,很难实施。
(北京中华建设计院设计方案)
(同济大学设计院方案)
华南理工大学的方案设计者是我们1978级校友程建军教授,他经历很丰富,读研的导师是一位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著名教授。他文化底蕴深厚,现场调研地块以后,他认为新校区地形和济南市发展的过程很相似,南部山地北部平坦,所以他就以南面的雪山为背景,在中间设计了大面积的水面。仿照济南市那副著名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为他们的设计方案写了一副体现设计理念的对联:三泉润泽四季秀,一院山色半园湖。围绕着这个文化立意,规划设计做得很灵动。它结合学校南北长东西窄的地形特点,把一个中央生态轴融入到校园里,把所有的建筑都向两侧摆布,使得中间留出一个很大的空间,而且大量使用水面,显得很灵秀。这个方案理念非常好,通过一个生态轴来统领整个校园的总体布局。
(华南理工大学设计方案)
最终,综合考虑这几个方案,他们的地方特色都非常强。北京中华建的设计完全是大尺度、大开大合的方案,建筑大而集中。同济大学的方案是中间派的,比较稳当,轴线感比较强。华南理工大学的方案总体布局既有南方的飘逸,也有北方的厚重,加上又结合济南的城市文化,提出了我们学校的建设理念,概念非常清晰,布局也基本合理。既有北方的厚重,又有南方的飘逸。所以最后就是以华南理工大学的方案为基础,奠定基调。
(生态廊道的中心——映雪湖)
方案调整
学校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方案调整小组,我担任组长,成员有刘甦、张军民、崔东旭、申国忠。在学校领导和专家们的指导下,我们经过16轮的反复讨论、研究,形成我们学校的最终规划稿。
我们在大的理念上和华南理工大学基本保持一致,但是在细节的问题上有多处修改。原始方案有几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沿经十东路设计了一组学生公寓。因为地形狭长,以中间的月泉广场,把整个学校分成两个区域,北边有一部分学生生活区、教学区,而南边也有一部分生活区和教学区,其实布局非常合理。但是因为当时济南市有规定,沿经十东路六百米内不准有居住设施,所以说原方案这个构思就没法实施了。只能把所有的生活区都往北移,这样就造成了单向交通的问题,学生生活区在南边,教学区在北边,非常不合理,从生活区走到教学区至少得半个小时。第二个问题是原方案设计了大片的水,大概有五百亩水面,没考虑高差问题,也没考虑水的用量。我看了之后,问过设计师程建军,他说这样的方案比较有特色,假如将来没有水也可以做成绿地,我觉得这个思路还是非常聪明的。水面多,效果图就比较灵动,看上去非常丰富。
(调整后的新校区规划总平面图)
这是总图上修改得最多的两点。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在修改过程中,设置了功能分区。既然沿经十东路不能建学生公寓,就全部移到北边,把地块儿进行分级。第一级离学生宿舍最近,布置公用教学区和实验区,一二年级需要大量上课的学生,活动区域在最近、最方便的地方。第二级是中部办公区和图书馆核心区,第三级是南部二级学院区,这里活动的学生大多是高年级的学生,课时不像一年级那样集中。这样布置相对来说解决了部分问题,虽然远的地方还是有点远,但是总体来讲,缓解了交通线特别长的缺点。第二个修改是改变了主入口。原方案是一个南入口一个东入口,南入口是一个敞开式的入口,东入口是一个封闭式的入口。这个封闭式的入口,我们调整时把它完全打开,改成学校主入口,南入口作为一个次入口。这样使得我们学校的主入口能兼顾南北两块用地,使用起来比较合理。第三个主要的修改,就是把中央生态轴的水面减少,改为绿地,形成生态廊道,最后建起来的中心水面有八千平方,有十多亩地左右,由五百亩压缩到十多亩。
校园总体规划基本就是这么个情况。
(东门改为学校主入口)
建筑单体设计
总图定完了之后,就进入建筑单体的设计阶段。这个更加复杂,因为很迫切,规划定完的时候已经是七八月份左右,当年的12月要开工,第二年的九月份要投入使用,时间太过紧张。学校由原来的七八千人一下子扩大到两万,建设新校区是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挑战,从来没干过,第一次。这两万学生怎么分配?要设计哪些教室?出了方案后还得落实到每一个房间,怎么办?当年的教务处副处长张志刚同志贡献很多,做了大量的工作,他通过对各个学院的调研,和校领导的交流,拿出了一份很详细的数据,列清了两万人所需要的班级和院系人数,根据院系人数和要求分配相应的建筑面积,奠定了新校区建设的基础!可以说没有这个前期工作,后期的工作没法开展,在这个环节,他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接下来的一期工程,建筑单体设计还是以华南理工大学作为主要创作团队。綦书记、王崇杰副院长,还有我,我们三个人去了一趟华南理工大学,就建筑布局、建筑风格,和他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推敲。比如博文楼具体的一些设计做法,原方案设计了单走廊,所有的教室都是标准的固定化的教室,后来结合学校需要,又重新做了重大调整。在这个过程里边,我觉得最关键的是借鉴了华南理工大学对建筑立面和形象的定位。首先,确定了立面颜色是红色,其次是在屋顶上设计了很轻盈的飘架,就是现在博文楼上伸出来的这些很薄的架子,让很端庄、很简单的建筑变得轻盈,更加飘逸生动。建筑立面基本上是根据他们的意见来设计的。
(刚建成的博文楼)
(办公楼)
从功能到立面形象都没做改动的,是两栋实验楼,其它楼都有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是建艺馆和办公楼。这两个建筑加上图书馆,是学校的核心区域,所以花费了很多心思。这两个建筑原方案做得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不够丰富。后来建艺馆由时任建筑城规学院院长张建华教授亲自操刀,重新设计了它的功能和形象。办公楼就以我为主设计。这两栋楼的总体风格差不多,但是细看还是有区别的,建艺馆更像是北派建筑,比较凝重,而办公楼相对来说更轻灵。
(赵学义与学生在工地)
原标题:《新校记忆 | 新校区规划设计那些事儿(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