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江苏 | 赋能美丽江苏 建设“强富美高”

绿能潮涌奋楫行,鱼米之乡展新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赴江苏考察调研,为江苏擘画了“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宏伟蓝图。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以蓝图为指引,打造坚强电网,推动乡村振兴,守护蓝天碧水。

10年来,国网江苏电力构建“一交四直”特高压受电新格局,完善电网架构,提升供电质量,优化营商环境,为工业大省的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0年来,国网江苏电力实施“百镇千村”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打造与现代农业、美丽宜居乡村、乡村产业融合相适应的新型乡村电网;开展“电靓乡村”行动,加快农村地区用能清洁转型,让电力成为乡村振兴的引擎。

10年来,国网江苏电力打造“能效服务互惠共赢生态圈”,在供给侧提升新能源供应能力,推动江苏能源转型,在消费侧打造灵活互济的末端电网,推广电能替代和综合能源服务,保卫蓝天、留住碧水、守护净土,赋能美丽江苏。

加快电网建设 带动“经济强”

7月1日,随着±800千伏白鹤滩—江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竣工投产,来自四川凉山州的清洁电让常熟的电力客户享受到“能源高速公路”的便利。常熟市龙腾特种钢有限公司是常熟市第一用电大户,今年计划新上一个高端焊材及油气管件智能化生产项目,支撑项目启动的前提之一是企业用电容量要增加。这家企业今年用上了来自四川的清洁电,对扩大产能、开拓市场更有信心。常熟市龙腾特种钢有限公司外协办主任袁燕说:“有了充足的电力保障,企业运转良好,我们的生产线都开足马力生产。”

过去10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连跨6个万亿元台阶,背后的推动力主要源于以常熟市龙腾特种钢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工业企业的发展。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奋进新江苏 建功新时代”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过去10年,江苏用全国1%的陆域面积、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约12%的工业增加值,工业对GDP贡献超过40%,位居全国第一。

工业发展离不开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从±800千伏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落地,到1000千伏苏通GIL管廊建成,再到±800千伏白鹤滩—江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运,江苏初步建成以“一交四直”特高压混联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智能电网,为保障电力可靠供应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江苏还大力发展芯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这类产业不仅对电力需求大,还对供电可靠性要求高。无锡是国家微电子工业南方基地。随着华虹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SK海力士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等企业陆续上马新项目,当地的电力需求不断增加。为此,国网江苏电力及时在无锡新吴区建成投运500千伏映月变电站。江苏电力检修分公司无锡运维站主任谢亮介绍,500千伏映月变电站安装了国内最先进的智能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可为新吴区提供供电容量150万千伏安。

500千伏映月变电站还是无锡市区第一座小型智能化变电站。新技术在这座变电站的应用也是国网江苏电力坚持自主创新、完善创新成果转化制度体系的体现。截至4月,国网江苏电力累计拥有授权专利超过1万件。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网际天鹰”移动式无人机智能巡检成套装备等多项成果被广泛应用于生产一线,在电网建设、电力保供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保障可靠供电 助力“百姓富”

除了“工业大省”,江苏的另一个标签是“鱼米之乡”。根据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的数据,江苏省水稻常年种植面积为3300万亩左右,是我国南方最大的优质粳稻主产区。

8月31日,连云港东辛农场的水稻种植基地,100多台植保无人机在稻田上空喷洒农药,一旁停放的无人机“充电宝”可以随时为无人机提供充电续航服务。这是国网江苏电力围绕服务农业农村发展自主研发的产品之一。

国网江苏电力创新研发无人机“充电宝”、移动“电冰箱”等科技设备,将供电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同时,依托持续加强农村电网建设、全面推广乡村电气化建设等举措,该公司构建了立体的供电保障网络,全力保障农业生产。

秋日,微风吹过,金黄的稻田成为风景。在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的“乡伴·苏家理想村”,周末驾车前来体验水稻收割、享受乡村生活的游客可以在此打卡、露营、吃农家菜,轻松度过一天。6年前,这里只有一家仅能容纳20人就餐的农家小院,如今发展升级为可同时满足100余人采摘、食宿的“网红”乡村民宿村。这样的变化离不开江苏农村电网的改造升级和供电公司提供的优质服务。

2015年,国网江苏电力按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决打赢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两年攻坚战”部署,开启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作。2017年7月,该公司提前3个月完成了794个小城镇和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任务,通过新建和改造配电台区、中低压线路及户表改造,让江苏省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854%。

2019年以来,国网江苏电力为全省农村新建及改造老旧中低压线路14万千米、配电变压器5.3万台,农网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9565%,户均容量提升至5.55千伏安,农村供电能力全国领先。在此期间,国网江苏电力还重点打造了100个美丽乡村供电示范区。示范区内,居民户均配变容量达到4.5千伏安,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国网江苏电力在全省推动建立10个全电化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整合科技、人才、金融等要素,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链条,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水产业是南京市高淳区最大的特色产业,固城湖螃蟹是当地特产。过去几年,通过“生产+加工+科技”的产业模式,固城湖畔的江苏固城湖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形成了种养规模化、加工集群化、科技集成化、营销品牌化的全产业链。在合作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邢青松看来,科技化养殖模式一刻也离不开可靠的电力供应和优质的供电服务保障。他说:“南京供电公司新建和改造螃蟹养殖区的电力线路,打造圩区智能微电网,实现了蟹塘用电‘户户通’、养殖用电全覆盖。有了安全可靠的供电,螃蟹能充分‘吸氧’,螃蟹亩产量大大提高了。”

据统计,国网江苏电力依托省级智慧能源服务平台,建成“电靓乡村”智慧共享平台和客户侧APP,提供技术推广、智能控制、能效诊断等服务,目前已接入渔业养殖、农业种植电气化项目1800余个。

推动绿色发展 守护“环境美”

今年1至7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三次报道南通市城市生态环境的巨大改善。由于得天独厚的长江深水岸线资源,自20世纪80年代起,南通五山及沿江地区逐渐发展成为南通港口码头和各类中小企业的集聚区。中小企业生产拉动了当地经济增长,但无序排污让长江岸线“伤痕累累”。2016年,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指出长江南通段相关问题后,南通市随即展开整改。6年来,南通市先后关闭了两个沿江化工园和400多家化工企业,修复长江岸线,打造生态长廊。

2020年1月,原启东经济开发区滨江精细化工园取消化工园的定位,转型为启东生命健康科技城,引进生物医药企业,园区内58家化工企业逐渐关停51家。在园区转型初期,启东市供电公司就成立了工作专班,为园区开启办电业务绿色通道,加快供电线路迁改,帮助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护航企业用好电。

在南通供电公司的推动下,位于长江之滨的狼山景区试点打造“全电景区”。景区内,原来的18辆旅游观光车和2辆景区巡逻车被替换成新能源汽车,126个路灯换上了LED节能灯泡,灯柱上加装了太阳能电池板……目前,这里的清洁能源使用占比达到95%以上。

江苏是长江沿岸的能源消耗大省,但一次能源资源匮乏。国网江苏电力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指引,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电能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推动长江流域能源转型,服务江苏绿色发展。在电力生产端,江苏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截至今年3月,江苏新能源发电并网装机量约44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利用率100%。

2020年,东台竹根沙30兆瓦海上风电220千伏送出工程建设启动。按常规,工程需架设穿越条子泥湿地的架空输电线路。为了保护环境,在国网江苏电力的指导下,盐城供电公司新建了385米的电缆隧道。这条电缆隧道西起东台220千伏恒捷线3号输电铁塔,东至东台双创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30兆瓦竹根沙H2升压站,下穿一处海水养殖池塘,是盐城地区投运的首条电缆隧道。“这样虽然增加了配套并网工程施工成本,但保留了滩涂的自然景观,也为珍禽候鸟提供了更为安全的生存空间。”盐城供电公司建设部主任王立成说。

船舶污染治理是长江大保护的关键抓手之一。今年2月22日,由国网江苏电力联合政府相关部门和南瑞集团共同打造的载重3000吨级的电动货船“船联1号”在南京下水启航。这是目前长江流域吨位最大的电动货船,对同类船舶电气化改造具有示范意义。国网江苏电力推进沿海、沿江以及内河港口配电网建设,累计推动建成各类岸电设施3036套。2021年,全省岸电用电量3066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油消耗10731吨。

国网江苏电力还大力推进“供电+能效服务”,主动跟踪客户用能需求,分析企业用能结构和能耗水平,为企业量身定制最优能效方案。2021年12月,全国首个新型轨道电动机车产业化推广应用项目在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启用。改造后的新型轨道电动机车每年可节约柴油消耗14万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67吨,且维护成本降低60%。从2018年至今年5月,国网江苏电力已累计为5714家企业出具各类能效诊断报告30余万份,平均节能率超12%。

以大地作纸、以奋斗作笔,一幅绿色发展的新画卷在江苏徐徐铺开。10年时间,国网江苏电力全力保供电、助发展、促转型,在这幅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国网江苏电力供图)

声 音

■ 苏州轴承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文华

近10年,苏州经济迅猛发展。经济发展离不开电力的坚强保障。我们对电力的需求,从原先的“用上电”,已经转变为现在的“用好电”“用绿色电”。国网江苏电力坚持为客户办实事,让我们获得电力、使用电力都实现了“特快更省时、便捷更省力、阳光更省钱、智慧更省事、可靠更省心”。

■ 宜兴范家壶庄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范伟群

在宜兴,制作紫砂壶过去长期是以火窑烧制为主。宜兴市供电公司推广宣传电能替代,我们才意识到一炉窑火要消耗几万斤的柴火非常不环保。近几年,我们开始尝试使用电窑炉烧制紫砂壶。电窑炉不仅环保,而且在紫砂的成品率、人工成本方面更具优势。在供电公司的指导下,使用电窑炉后我们的产值大幅增长,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等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 徐州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孔庆华

徐工集团与徐州供电公司本着“立足当前、优势互补、项目带动、注重实效”的合作原则,在新能源重卡换电业务、业扩报装绿色服务、储能电站建设、综合智慧能源服务等方面全面合作,快速推动项目高质量落地,实现了合作共赢、绿色发展。

记者手记

一家餐厅的选择,预示美好的未来

本报记者 张越月 通讯员 孙雅雯 彭浩

最近,江苏苏州启动了一个能源改造项目——在供电公司的帮助下,以往使用钢瓶燃气供能的餐饮商家改用电能炒菜做饭。

其实在“瓶改电”启动前的几年,苏州餐饮行业的能源转型就已经开始。3年前,我们曾来到位于同里古镇广场的一家餐厅采访。老板对我们说,他后厨里的4个灶台原来用煤气罐,用起来很麻烦,每月在用能方面要花费2000元左右。后厨实施电气化改造后,厨房里的烟熏火燎消失了,用能成本也降低了近一半。

在能源供给侧,变化同样在发生。2012年,±800千伏锦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运。10年来,这条特高压线路共向江苏输送电量3043.41亿千瓦时。不久前,±800千伏白鹤滩—江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运。来自四川的清洁水电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苏州的千家万户。这条特高压线路最大输电能力达800万千瓦,相当于江苏一个中型城市的最高用电负荷。自7月投运以来,这条线路已经为苏州累计输送清洁水电25亿千瓦时。

能源供应清洁化和能源消费电气化正是苏州打造国际能源变革发展典范城市的重点发展方向。在江苏,具备能源变革基因的城市其实并不少,比如无锡是中国最早发展光伏装备制造的城市,盐城则拥有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产业的资源优势。为什么苏州能入选“典范城市”?一位能源行业专家说,无论是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经济总量的增速,还是以煤为主的能源供给和消费结构,苏州的发展状况都与江苏的发展状况类似,因此,苏州具有样板价值。在他看来,样本价值的关键是技术。作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之一,苏州近些年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引人关注。在能源变革典范城市试点建设中,苏州建设了“互联网+”智慧能源、新能源微电网、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等首批国家试点项目。这些尝试,既让能源变革典范城市实至名归,也给江苏的能源转型提供了更多思路——以绿色低碳为主攻方向,加快提升能源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能源产业发展能级,强化自主创新,加大大型风电系统技术及成套设备、高效能太阳能电池材料、高能量密度电池、重型燃气轮机制造等方面的研发攻关力度。

随着能源转型的深入,国网江苏电力开展的能源技术创新将在能源供应、能源配置、能源消费侧全面发挥作用,推动传统电网向新型电力系统升级,更好地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

海安市供电公司员工在35兆瓦“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巡检光伏发电设备。

苏州供电公司员工为全电街区商户提供安全用电隐患排查服务。

1000千伏特高压淮上线、±800千伏特高压雁淮线江苏盱眙段。

记者:张越月 张琴琴

责编: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