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25日)
海南日报文化周刊整版刊发
报告文学《港门村战疫记》
讲述三亚港门村的战疫故事
2022年9月25日海南日报A08版文化周刊版面图
港门村
战疫记
港门村社区地处三亚中心区域,历史久远,人员庞杂,自建房普遍。1.5平方公里的面积里,住户7184户,流动人口2万多人。这里的建筑并不统一,鳞次栉比间载满三亚人的记忆,也承载了不少异乡人的梦想。
苏玉(化名),来三亚后一直在做鱼贩生意。十几年里换租过多处地方,港门村是她和家人新的落脚点。3个月的休渔期让她闲得发慌,软磨硬泡下,她丈夫同意了一起前往崖州中心渔港。
8月1日,凌晨2点,往日采购鱼货的时间。
后视镜里闪过熟悉的夜景,苏玉无心欣赏,脑子里全是进出多少鱼货,贴补家用。
离苏玉家100米处,有小卖部开张——“小熙百货”。四个红色大字,直愣愣地贴在门框上。这是苏玉收摊赋闲的日子里,39岁退伍军人邢维正开的。“小熙”是他5岁儿子的名字,寓意直接,也温暖。
8月1日,建军节,往年战友相聚的日子。
忘掉日营业额始终在50元以下徘徊的苦闷,12个中年男人围聚一桌,邢维正与战友们有着唠不完的情,直到酒熏夜深。
……
万家灯火如满树繁盛,点亮了港门人平凡生活的柴米油盐,琐细繁乱。回到家,是知足常乐,又一切如常。
01
一夜无眠
阳光不急不缓地洒在出租屋前。8月1日中午,从港华市场卖鱼回家的苏玉像往常一样打开了微信群。这是一个供鱼贩们交流信息的“集散地”,里面热热闹闹的,有需要掌握的“行情”,也有真真假假的消息。
“中心渔港是不是有疫情了?要给我们挨个做核酸检测。”
群里讨论得热烈,苏玉却是心里一紧。
7月28日至8月1日,自己连续5天到过那里。
她觉得自己应该没那么倒霉,但还是决定做一下核酸检测。
下午3点,港门村社区三角公园核酸采样点,来自苏玉等人的10个咽拭子样本被放入同一个采样管。
约8个小时后,检测结果传来:这一混管样本初筛呈阳性。几乎同一时间,“三亚发现1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消息正式公布。
“怎么会这么巧!”苏玉知道,自己应该很难幸运地躲过这一劫了。7月29日那天,她正是从刚公布的确诊病例手中买回上百斤带鱼。
原本,丈夫劝说休渔期结束再出摊,但她实在闲不住,也想着早出一天摊早挣一天钱。
原本,她也并不会接触到确诊者,尽管在渔港打过多次照面,但从未直接交易过的两人,却在那天交易了。
害怕!害怕!害怕!
那一夜,家里的灯一直亮着。苏玉记不清,一家四口是怎样捱过来的。她只记得,恨不得自己所有的好运都能出现,赶紧出现。
那一夜,无数盏灯也在亮着。
省、市迅速激活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全面动员各级各方面立即行动。流调溯源、现场管控、医疗救治、区域协查……一间间会议室里灯火通明,一场涉及千家万户的“战役”悄然打响。
此时的邢维正,粗略扫过新闻后,便关掉了手机。疫情发生过一轮又一轮,这一次他觉得问题不大。他并不知道,当天三亚还初筛出了结果待进一步诊断的4例阳性;也不知道,一簇簇疫情“火星”已经潜伏在了“万家灯火”。
02
两个“港门”
8月2日,早起迎战“50元”极限生意的邢维正,一如往常告别家人,穿过见缝插针立着的颜色不一的楼房,怀揣着梦想与钥匙开启了离家不远的“小熙百货”,码放货物。于他而言,这是一天生活开启的仪式感。而这个早晨,他发现不远处熟悉的黄色小楼竟被蓝色铁皮围挡了,还有警戒线。
黄色小楼501房,正是苏玉一家的租住处。
此时,一家四口已经去了隔离酒店。而因出现喉咙发干、身体发热等症状的苏玉,又被转运至三亚中心医院。“妈妈,你不要怕。”女儿不停地打去电话,安慰她不要紧张,好好配合医生治疗。
苏玉成了港门村的“1号确诊病例”,黄色小楼也成了该社区的第一个高风险区。
此时的苏玉感觉“羞愧极了”,得知楼里邻居因她而被要求足不出户时,她想挨个发信息道歉,可一想,她根本没有对方的联系方式,甚至连他们叫什么也不知道。
这些与苏玉一家住得最近的“陌生人”,后来常常在窗边伸头打探。
“大白”服务在三亚社区抗疫一线。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窗外多了一顶迷彩帐篷,也多了几个白色身影。“大白”之一名叫欧国伟,是港门村社区联防队队员。8月2日一早,得知“港门村可能出现确诊病例”的他,被安排到了这里值守。
高风险区,怕吗?不怕。欧国伟起初的感受和邢维正一样。但出门前,女友还是反复叮嘱他,“能带的防护装备都带上,不要嫌麻烦”。该带的确实都带了,只是当他守着那条空荡荡的小巷时,有那么一瞬间,觉得自己是在另外一个港门村。
小巷之外的港门村,此时此刻,却是嘈杂胜往日——
8月2日,三亚宣布在各区开展区域健康筛查核酸检测。收到短信、电话、广播以及网格员入户上门通知的社区居民,从高矮不一、年代不一的自建房中涌出,路边排起长队,从一条巷子紧凑而弯曲着伸进了另一条巷子。
扯着嗓子维持秩序的社区干部们,觉得庆幸:幸好不是冬天。
无关冷暖,只因人多。港门村街巷密如蛛网,出入口就有22个。每逢入冬,操着各地口音的候鸟人群涌入,加上本地住户以及平时租住在此的外来人员,流动人口数量最高时达到5万多人。
可即便是避开了人流高峰,8月的港门村,依旧聚集了约2万人。
怎么管?社区工作人员100多人,全部放下手头工作,一头扎进抗疫一线。
工作人员不够怎么办?建群,把社区民兵、团委志愿者都拉进来,动员一切能动员的力量。
8月2日,就在“小熙百货”开张的第24天,小熙的父亲、这名退伍军人,关掉铺面,主动当起了港门村抗疫的第一批志愿者。
深夜的烈酒,在清晨化成了缕缕清冽的风。
与邢维正相聚的11个战友,此时也正奔向各自的抗疫战场。
03
“拔出钉子”
8月5日,苏玉的丈夫、女儿也接连确诊,她哭了一天一夜,觉得自己连累了一家人。
那天,三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引发本轮疫情的病毒为奥密克戎BA.5.1.3变异株,具有传染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等特点。
新增!新增!新增!短短5天,三亚累计发现阳性感染病例437例。
也是在那天,省委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发出了“要充分认识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鼓足信心、做足准备、下足功夫,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的冲锋令。
从各类聚集性公共活动暂停,到社会面实行严格管控、社区管控措施全面落实,再到8月6日三亚全市实行临时性全域静态管理,随着防控举措的不断收紧,昔日充满市井烟火的港门村,如同被急速冷冻。
商铺关门,街巷空旷,只剩“大白”匆匆。
忙着增设核酸采样点、防控卡口的欧国伟,开始不停检查身上防护服的胶条是否粘紧。女友依旧不放心,又特地在电动车上挂了酒精,方便他随时消毒。
当过消防兵、远洋船员的邢维正,直言见过太多“大场面”。可望着不断攀升的病例数,他也倒吸一口凉气。担心将看不见的病毒带回家,邢维正干脆睡在了自己的小卖部。
有那么几天,这间十多平方米的小店里,甚至还“收留”了另外两名不敢回家的志愿者。凳子一拼,将就着睡下。通常三四个小时后,他们就得起来,做好防护,继续战斗。
抗疫在继续,问题也在接连出现。
有人趁夜色溜到楼下闲逛,有人下楼取物资时造成感染,甚至还有人“明关暗开”对外营业……
8月7日,三亚阳性感染病例累计超1000例。6天后的8月13日,这一数据已突破6000例大关。
要采取更加坚决果断的措施!要严格加强社区管控,充实社区防控力量!
社区管控加严加密,被成片划入高风险区的港门村,开始采取卡口、封条等隔离措施,增派人员加强管控,严格落实“足不出户、上门服务”。
居家问题管住了,但新的问题又出现。
社区封控、管控时间一次次延长,居民家中的冰箱也逐渐清空。每天,欧国伟和同事们都能接到社区居民打来的上百个电话,有人要米、有人要油,也有人要锅。一边是居民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一边是一线人员忙到连觉都没得睡,这让双方的情绪都达到了一个临界点。
“港门村被划分为9个社区网格,每个网格2000人到4000人不等,配备的网格长和网格员却只有3人左右。大家要守卡点,要做核酸采样,又要统计数据、配送物资,怎么忙得过来了?”有社区干部直言,在平时,这些人手还能勉强做好日常服务管理,而到了“战时”,即便有志愿者的不断加入,但问题的不断叠加仍超出了他们的极限。
疫情严峻、人手不足、情绪焦虑,一个个问题如同暗疮,接二连三被戳破。
8月22日,在全省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量已经连续五天呈下降趋势之际,港门村累计阳性感染病例却升到617人,一跃成为三亚最严重的涉疫重点社区。
“实践证明,新冠病毒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关键在于抓好第九版防控方案的落实。”
“要把一颗颗‘钉子’拔出来!要把一个个‘山头’攻下来!”
……
全省疫情出现拐点之际,一场聚焦三亚重点涉疫社区(村)的攻坚战迅速启动,十大攻坚行动、疫情防控“围剿战”等工作也迅速铺开。
04
“刮骨疗毒”
十几辆、几十辆转运大巴车,被紧急调来,一字排开停在港门村外。
67岁老人冯淑桥租住的一栋自建房里,一下子被拉走12个“阳性”,偌大的4层楼,成了她一个人的“密接隔离区”;第四网格内有居民约2000人,在转走300多个“阳性”、1200多个“密接”后,剩下500多人……
尽管社区一下子“空”了大半,但对于港门村而言,这一招如同“刮骨疗毒”。
转运隔离是切断传播链、实现社会面清零的关键,越及时越彻底,防控成本就越低,就能越快打赢这场硬仗!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港门村防控举措愈发果断——
“敲门”“扫楼”精准排查摸清底数,逐巷逐楼扩大密接排查范围,集中省、市优势兵力,组建社区工作队,实施同住共管,实行优先检测、优先流调、优先转运、重点管控,确保“应转尽转、应隔尽隔,日清日结”。
在摸排中,欧国伟也成了“密接”。起初,他几次想申请提前结束隔离回到岗位,但同事告诉他,来自省外、省内的各种支援力量被编入社区网格,人手不足的压力已得到缓解。
人力汇聚,带来的是更精准的管控,更细致的服务。有人为社区居民送菜上门,有人为血透患者等特殊群体送药,也有人全天候、三班倒地“进小巷、上楼层”巡查……
社区居民们注意到,除了跑腿越来越勤的“大白”,党员干部也纷纷下沉一线,还有一些电视里的熟面孔频频“到访”,现场督战。
“要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强化组织领导,采取果断措施,坚决打通堵点、堵住漏洞。”
“要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把物资保供作为重中之重,让群众安心配合防控措施,凝聚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强大合力。”
“要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一切困难,做好老人儿童服务工作,把密接者转运完,阻断社区传播链。”
……
无论白昼深夜,风雨无阻,一道道指令迅速传达。
05
万家灯火
苏玉并不清楚过去这些天,港门村究竟发生了什么。她只记得,8月22日,自己从方舱回到港门村那天,几乎每走几步就能看到一个服务哨岗,天上的无人机、地上的警用摩托,一遍又一遍,不停地巡逻。
阵仗很大,但苏玉出奇地冷静,“不怕了,经历过就不怕了”。
打开厨房的灯,她给自己炒了一盘鸡蛋和一盘包菜,这些菜有社区发放的“爱心包”,也有些是楼里邻居们送来的。
8月28日,结束隔离后的欧国伟,也再一次回到了抗疫岗位。与10天前相比,他注意到,大量出院、出舱和解除隔离的人员陆续返家,社区里的防控工作重点也有了明显变化。
每天手机不离手、频繁刷新疫情信息的冯淑桥,太清楚“疫情整体呈下降趋势”有多来之不易。在12个“阳性”邻居陆续治愈回家后,她自封“楼长”,不断叮嘱注意事项,一趟趟跑下跑上,帮忙丢垃圾、拿物资。而疫情发生之前,她甚至不知道楼里到底住着几个人。
一种温暖的情愫在蔓延,是风雨中同舟共济的黏合剂,也是疫情下同心战疫的天然药剂。
港门村,正被治愈,也正自愈。
9月9日,三亚宣布实现高质量社会面清零;港门村也已持续多日无新增阳性感染者。
9月15日,三亚解除全域静态管理;港门村除第九网格外,其余8个网格均实现无高风险区。
9月19日,港门村全域实现无中高风险区。
9月24日,三亚高风险区清零。
一张张封条被撕下,一盏盏灯又重新亮起。
已经在“小熙百货”住了一个多月的邢维正,终于可以放下电话,回家见一见儿子了。儿子的最大心愿就是跟他出海钓鱼,如今可以得偿所愿。
“疫情后,我要吃50串羊肉串,还有50串牛肉串!”欧国伟想吃烧烤,想走出港门村,沿着三亚河一直走一直走,直到走不动为止。“对了,我马上就要结婚了。”
欧国伟和女友原本没有马上结婚的计划,但一场疫情,改变了许多。
正如之前总是急匆匆想要开摊的苏玉,如今唯一的念头就是回临高老家看看父母,到祠堂许一份平安,“如果再贪心一点,我还希望今后都能好运,毕竟,最坏的运气,已经留在了8月”。
秋风又起秋分至,五谷蕃熟间,盼来了丰收季,也盼来了好光景。
万家灯火故事长,温暖着不曾远行的人,也牵挂着未曾归来的人。
灯火里的身影,在寻找光中也成了光,如星火不灭,挂满楼宇。扑闪间,将往日的喧嚣连起,染红了街巷,映红了“港门”。亮起时,与白天的阳光相融,有了温暖的力量,有了澎湃的声音……
原标题:《报告文学丨三亚港门村战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