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耿光 深圳商报
曾经千亿市值的医药蓝筹股,因为自媒体的一则虚假集采政策股价连续大跌,投资者对此猝不及防,损失惨重,但有人却利用这则假新闻大肆做空赚钱,上演了A股市场因虚假信息引发股价暴跌的惨案。
9月19日晚,上海文飞永律师事务所发布《长春高新(SZ000661)投资者索赔征集》方案,公开征集符合条件的长春高新投资者向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人进行索赔。
记者了解到,这是A股首例投资者因虚假消息造成损失,而向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人进行索赔的司法案例。据了解,目前律师方面已收到70多名投资者的索赔申请。
01
长春高新、华招医药网
相继回应“集采假消息做空事件”
针对“长春高新集采假消息做空事件”,长春高新9月20日表示,公司积极关注此事件,公司注意到部分股东通过合法渠道维护个人合法权益,但相关事实还需依靠监管机构查证,公司这边没有太多能回应的。
9月19日,华招医药网相关工作人员对有关媒体表示:“这个东西(指集采消息的事),我们已经(被)有相关监管部门来问过了。上级有上级的处理,我们这边不方便回应。”该人士仅表示相关部门与证券有关,其他不便作答。
在雪球、股吧等股民论坛上,很多投资者对此展开讨论。
大多数投资者留言询问“怎么提交资料?如何联系律师”?有股民表示,“散播假消息就要付出代价,请重视投资者的权益”,“市场应该多一些为中小散户发声的人士”。
还有投资者呼吁:“利用谣言左右公司股价大发横财,强烈建议管理层严查重罚。”
上海文飞永律师事务所发布的投资者索赔征集方案中,明确了此次征集投资者范围,符合下列条件的投资者,有权向上述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人进行索赔:一是,在2022年8月18日之前持有或者当日购入长春高新股票并持有至2022年8月22日之后的投资者;二是,在2022年8月18日之前持有或者当日购入长春高新股票并于2022年8月19日或8月22日卖出的投资者。本次征集时间截至2022年10月31日。
02
集采假消息引致股价闪崩
投资者损失惨重
今年8月18日,长春高新遭遇了一场做空“狙击”,原因源于当日一则市场传闻:浙江省将集采生长激素。
8月12日,长春高新公告称,控股子公司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增加适应症获得《药品注册证书》。长春高新表示,公司将积极推进该产品市场推广工作,产品市场销售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8月17日,浙江省药械采购中心对外发布《浙江省公立医疗机构第三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当日,微信公众号“华招医药网”发布文章称,浙江第三批药品带量采购品种目录并未对外公布,但据业内传出消息,第三批将分化药和生物药两组展开并附图,其中生物药包含人干扰素a1b(重组人干扰素a1b)。此后,微信公众号“药闻康策”转发“华招医药网”上述文章。
8月18日上午,雪球网用户“股坛一手哥”将“药闻康策”所转发文章的截图发布在雪球论坛,使该消息快速发酵。
当日,这则自媒体率先发布的集采假消息引发长春高新闪崩跌停,当日市值蒸发90亿元。而在8月1日至17日期间,该股累计涨超15%。
从集采传闻算起,自8月18日开启跌停以来,长春高新股价跌跌不休,目前尚未有止跌迹象,投资者损失惨重。
记者统计,近一月以来长春高新股价已跌去27%,市值蒸发250亿元。距离今年4月底130.86元的年内低点约有23%的跌幅空间。
9月20日,长春高新收盘报161.72元/股,微涨0.12%,最新总市值655亿元。
而长春高新股价跌停后,浙江集采露出“真面目”——集采品种中并无生长激素。
9月16日,浙江省公开第三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公告,采购品种目录显示,包括维生素D、曲普瑞林、亮丙瑞林等22个品种,并未包括此前盛传的长春高新的生长激素产品。
今年以来,长春高新生长激素将被纳入集采的传闻被反复提及,其粉针产品进入集采虽已成既定事实,但股价仍随传言波动,这也映射出投资者更在意长春高新营收更高的水针和长效水针产品是否会被纳入集采。
03
利用假消息做空是新盈利模式?
法律人士:向谣言源头索赔
公开资料显示,长春高新是一家专注于医药科技创新领域,实施产业投资的企业集团,以生物制药为主、房地产为辅,形成了基因工程药、生物疫苗、现代中药三大产业发展平台,实现金赛药业、百克生物、华康药业、高新地产“四驾马车”鼎力发展的格局。1996年12月18日,公司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记者查阅上述虚假信息源头发现,发布和传播虚假政策的自媒体已经将此传闻删除,但投资者进一步的疑问是:发布虚假政策的自媒体是否参与了融券做空?这是否一场资本驱动的做空骗局?
多数投资者认为,如果真的是集采引发股价下跌,自己这样的投资亏损也就“认了”,但如果是假消息,就应该有人为此负责。投资者纷纷呼吁监管介入,严查背后的利益链条,让编造虚假政策的始作俑者承担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上海文飞永律师事务所认为,“华招医药网”“药闻康策”等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导致2022年8月18日长春高新股票价格和成交量剧烈波动的严重后果,扰乱了证券市场,给投资者造成了严重损失,应当依法向遭受损失的投资者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业内人士指出,自媒体发布虚假信息导致上市公司股价下跌,可能面临“双罚”,即行政处罚和投资者索赔诉讼。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受损投资者索赔诉讼难度较大,即便胜诉也可能面临执行难。此外,发布虚假信息的自媒体是否还涉嫌其他证券违法行为也值得特别关注。
商报君精选
等你来pick→
原标题:《A股首例!利用集采假消息做空股价,知名律所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