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张怡与滑稽戏
滑稽戏是什么?
是不是像魔术杂技里面的小丑
戴个红鼻子做出鬼脸招人笑?
滑稽戏到底滑稽在哪里?
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剧照
滑稽戏是一种独特的东西,以小人物为主来反映我们的生活,反映家长里短的故事,甚至反映这个大时代的变迁。你从滑稽戏中会看到自己的影子,看着笑着你就流泪了,那种心酸,那种带给你的扎心的感觉。
——常州滑稽戏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张怡
常州滑稽戏源起于20世纪初,是民间多种艺术样式杂交优生的“混血儿”。它是由文明戏中的趣剧、滑稽剧和江南说唱形式的独角戏派生、进化,吸收江南各地方戏曲艺术元素而逐渐形成的新兴戏曲剧种。
常州滑稽戏早期以独角戏、小谐剧等形式演出流行于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各茶馆、茶楼及各类游艺场所。1937年秋,由独角戏艺人杨天笑、赵宝山组建,取名“天宝剧团”,成为常州滑稽剧团的前身。剧团自组建起便逐步形成了“说唱并重、悲喜交融”的艺术风格。
上世纪90年代,张怡从常州戏剧学校滑稽班毕业后,进入了常州滑稽剧团。因为善于琢磨,表演到位,张怡一直都是团内各出大戏的主角。
滑稽戏《黑皮书记》剧照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娱乐方式的增多,进入剧院看戏的观众越来越少,滑稽剧团的生存愈发艰难。
2010年,张怡成为滑稽剧团团长。重任在肩,他心急如焚。原来,在他进团之前,常州滑稽剧团曾经凭借滑稽戏《我要做好孩子》,拿到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此后便很少再拿到全国大奖。“我作为团长,心里很焦急。我就想,一定要找到这么一本戏,大家铆足了劲,再回到原来的高光时刻。”
机遇总在悄然中来临,常州滑稽剧团终于遇到了他们眼中的好剧本《陈奂生的吃饭问题》。这部戏取材于作家高晓声的短篇小说《陈奂生上城》,写了陈奂生跟他的3个子女,从1970年到2018年中悲欢离合的故事。以陈奂生的生命经历,讲述了中国农民在时代变迁的过程中,为土地、生存、吃饭问题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展现了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
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剧照
2016年,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在常州首演,大获成功。为了让这部剧走得更远,常州滑稽剧团还尝试用常州普通话而不是方言演出,在北京等地引发了不小的反响。
在所有人的付出与努力之下,如今《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已经在舞台上演出近百场,还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个重大奖项。
有笑有噱
却又寓意深刻
雅俗共赏的滑稽戏
看似夸张 却又真实
从中能更加深刻地理解
老一辈中国人历经的生命境遇
以及其无与伦比的坚韧精神
或许
这就是常州滑稽戏的真正魅力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联合打造 非遗传承主题
大型电视专栏《传承人》
守住民族之魂,讲述非遗背后故事!
《传承人》播出时间
周一至周六21:00
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授权,并注明出处来源 江苏教育频道(微信号:JSBCeducation)
编 辑|童然 徐文倩
校 对|朱永昌 陈佳莹
审 核|武云飞 周珊媛 邱炳东
审 定|吴姗
原标题:《传承人|滑稽戏,到底“滑稽”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