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龙教授:“这6个字,概括了我的一生”

9月14日,由中国青年报社联合华中农业大学等全国16所高校推出的2022年大学生开学季特别节目——《思政第一课》播出。

中共党员、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张献龙在“课上”讲述了农业领域科学家,几十年如一日,躬耕田野,为祖国棉花种植和农民富裕作出贡献的故事。他希望青年大学生在大学的四年中,不负韶华,努力拼搏,立志报国!

现将张献龙老师对全国2022级大学生的寄语全文转发,以飨读者。

开学寄语:

同学们好,作为一名大学教师,祝贺并欢迎同学们步入大学殿堂深造,希望你们在大学的4年里,不负韶华,努力拼搏,立志报国!仰望星空探学术,扎根大地务“三农”,深耕博采报国家。

勤读力耕——攀登棉花科研领域最高峰

▲张献龙教授

各位青年朋友们好,我是华中农业大学的张献龙,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已30多年,我从事的科研领域是棉花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选育。

几十年来,我带领团队实现了棉花野生棉细胞再生植株的突破,从而首次实现棉花细胞杂交创造棉花育种材料的突破;我们创建了高效高通量的棉花转基因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被国内外普遍使用;我们发布了棉花参考基因组,为设计育种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审定了23个棉花品种,国审品种华杂棉H318是长江流域的主推品种,华棉702已开始在新疆种植;我们创造了数以千计的棉花新材料,克隆了数十个基因,这些都将在棉花育种中发挥作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大国安全稳定的基石,只有“三农”问题解决好了,我们才能实现强国梦,从这一点讲,当代青年应该勇于担起发展农业科学的责任。

农业科学又是一门复杂科学,需要多学科知识去理解农业中的问题;农业科技成果是在不断积累中产生的,比如,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小麦亩产不足300斤,现在主产区都过千斤;1958年我国的棉花亩产只有23.6公斤,2021年达到126.2公斤。我国能用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农业科技的贡献毋容置疑,这背后是众多农业科学家的默默奉献。农业科技成果没有“大飞机”那么亮眼,但她给我们带来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张献龙查看棉花生长情况

一直以来,粮棉油都是大宗农产品,棉花是经济作物,上世纪80年代我的家乡河南是棉花大省,所以我在读研时就选择了棉花。博士毕业后留校工作,我经常是一个人,一张桌子,一位学生的状态延续了好几年,也曾有过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连续4次失败的经历,但我没有放弃对棉花的执着,经过10年的沉淀和积累我们终于到了第一个收获期。

研究棉花生物技术育种,就必须克服细胞高效再生植株这一关,那时我去往在当时做得最好的山西棉花研究所向陈志贤老师学习,实验虽然能够成功,但细胞再生效率依然比较低,且仅可用美国的材料做成。我觉得中国必须要建立自主的高效的细胞再生体系,于是我带领学生对300多个棉花品种进行测试,历经几载,终于找到了YZ1这个材料,使效率提升50%以上。紧接着我们又在棉花细胞杂交方面产生突破,在棉花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组研究方面也都相继得了突破,在同行中产生了广泛学术影响。

▲张献龙在新疆棉花基地

曾经,我从农民家庭进入了农业大学,会因为选择学习农学而经常被人误解。“我爸爸是干什么的”,这是幼儿园的孩子们经常“吹牛”的一个话题。我儿子在幼儿园时对别的孩子“吹牛”,我爸爸是种棉花的农民,“种棉花的农民”,这6个字把我一生都概括了,两个关键词,种地、农民。

很多人不知道,农业其实有很多难题等待解决,就拿育种来说,过去是传统的杂交办法选育新品种,但周期长、可预见性差,而现在已经到了可以根据基因组信息按需要设计品种的时代,需要很多高端手段与传统手段结合去解决。因此,农业科研人员既要会在实验室做研究,也要会种地,要到农民中去吸取营养,才能成长为农业专家。

▲年轻时的张献龙(前排左一)

曾经在我博士毕业后,我的导师让我到红安锻炼一年,我当时也很不情愿,觉得浪费了很多时间,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是我非常宝贵的一年。我虽然来自于一个种棉花的家庭,但我真不知道如何种好棉花。博士毕业后到红安种棉花,压力很大,因为你是棉花博士,种不好了怎么办?我第一次独立的搬着书本种地,向技术员请教、向农民请教,最后很成功,最后红安县委把我种的棉花作为现场参观,这一年我把棉花的整个生长发育规律、肥水需求、田间管理技术全掌握了,对我后来的育种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科研从来就是一个辛苦的行业,但只要享受科研的过程,乐在其中,科研每天都给你带来新鲜感。我一直认为,农业科研是需要积累的,大家需要“厚积薄发”。我在博士毕业后的10年间,基本没有什么建树,当时的科研条件也比较差,但每天仍然很忙碌,因此我国的棉花资源很有限,我们在尝试各种办法解决棉花远缘杂交创造资源的问题。2000年后,前期的积累起作用了,我们实现了技术突破,培育出系列品种,发表了大量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成为“中国高被引学者”,“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我们的品种不仅服务了长江流域棉区,还种到了新疆去。

▲张献龙与研究生探讨实验过程

30年来,我深知人生中坚守最重要,尽管期间经历困难,但我选择了棉花就没有更改过,青年人就要在追逐国家梦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梦。

在学校,我经常同青年大学生们讨论人生价值问题,我觉得人生价值的体现不在于你得到了什么,而在于你为社会做了什么。享受科研、享受奋斗,是人生中莫大的幸福;在科研中培养了人才,科研成果又支撑了农业发展,其乐无穷。这些年,农业发展很快,但我们的生产方式还不够先进,我们要实现农业新业态、农村新气象、农民新风貌,我们的农业要实现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要培植一大批无人农场,需要大量的青年农业科技人才去为之奋斗,去解决其中的科研难题。

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首要责任和使命是担负起国家原始科技创新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靠的是什么?是原创性科技成果,要科技自主,不能受制于人。记得2000年时在美国参加国际会议,我们想与国际上的大牛交流,但别人并不重视你,因为不在一个水平上,现在中国的棉花科技是世界领跑水平,自然是受到同行尊重了。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人生有不同描述,每个人的一生也会收到不少感动,而我正享受这种奋斗着、工作着、变化着的人生,也经常收获着关于科研的感动。每到田间都会有农民围上来让推荐品种、询问技术,他们那份尊重让你感动;当有同行告诉你,从你这里引进的技术让他们实验成功了,会让你感动;当有的育种家告诉你,从你这里引进的材料让他培育出了大品种,让你感动;当有人告诉你,你的“华杂棉H318”的种子又被抢光了,让你感动;当听到你培养的学生做出了惊人的成绩时会让你感动。这些感动都会激励你在科研、人生路上设定新的目标。

如今社会的发展很快,如果有一些青年大学生们会在成长阶段感到困惑,那可能是还没有找准自我,对自己的事业目标有所迷失,那么先做好当下的事是消除困惑最好的方法,人的事业发展是随着认知的进步不断调整的,做好当下就会收获未来。

每位青年学子都有很多同学,现在去了不同的大学,就读不同的专业,总会有些比较,但我觉得既然选择了这所大学、选择了这个专业,就应该好好学习,选择了,就要为之奋斗。世界上没有不好的专业,只有没有做好的事业。大学的功能是培养人才,学校分类不同、特色不同,学生的专业不同,但在培养学生的基本规律上是相似的。不同大学,不同专业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只要在大学能力上受到了全面培养,掌握了方法,将来在社会上做什么都能做好。

因此,我想对进入农业大学学习的青年学生说,农业大有作为,我们正处在一个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信息农业的转型期,有很多问题等待青年一代去创新解决。“勤读力耕,立己达人”是华中农业大学的校训,也是华农的精神内核;我们建立了自己的学术文化“育人为本,崇尚学术”,这是很有内涵的学术文化,我们要创造一个平等的环境让师生精心治学;学校形成了自己的“三不”品格,“不张扬、不浮躁、不盲从”,这样的学校培养出的学生也将有自己独立的品格、价值观和事业追求。

我不太喜欢“内卷”这个词,内卷感是在小视野条件下产生的感觉,如果我们宽视野考虑问题,身边的内卷成了发展的动力,是一种合作,是每个人为了争取更大的发展的一种表象。人类社会就是在竞争中发展的,我们要适应竞争,但不能盲动和浮躁,要有计划的做大事业,不要太看重眼前的小成功。但大成功不是等来的,是需要长期坚持,不断奋斗才能实现的。国家发展了对每个人都带来了发展机遇,年轻时不要太在意薪酬待遇,对社会奉献多了,待遇就自然好了。

▲2020年,张献龙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要明白国家的发展需求,研究行业的问题,多掌握知识、多思考,有坚定的行动意志,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祝愿每一位青年学子都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视频来源 | 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张献龙教授:“这6个字,概括了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