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故里 晋是好运|“盐精灵”诞生!为什么说河东盐池对华夏文明的兴起和形成有“最直接”的作用?

▲运城盐池如大地的调色盘 @薛俊 摄

▲山西运城解池滋生出古老的盐业 薛俊 摄

“盐精灵”,

它是谁?

9月5日上午,

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2022年山西省第八次旅游发展大会

暨第33届关公文化旅游节相关情况。

本次大会,

将于9月21日—9月23日在运城市举办。

主题为“相约关公故里,共襄文旅融合”

发布会上,

本次旅发大会的吉祥物和Logo同步亮相,

其中吉祥物取名为“盐精灵”。

它的耳朵造型,

呈现为一滴黄河水的形状,

象征着华夏文明之源黄河。

多彩的色彩和脖子上代表好运能量的盐晶石,

即是从七彩盐湖汲取灵感,

而盐承载着运城文明之魂。

尾巴的设计造型,

来源于西侯度遗址的圣火火种,

象征着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

大会Logo,

一眼望去,

可以看到一个“运”字,

代表运城,

其整体字形构造,

是围绕运城盐湖的阡陌纵横之感

进行了意象化处理,

一笔一划,

就像千百年来人们为了产盐而修筑堤埝,

把盐池分成一块一块的形状。

再看它的整理外围轮廓,

左边和下边象征着黄河在运城形成了大拐弯,

上边和右边则取自于关公侧像。

在颜色搭配上,

一方面是巧妙选用

运城的世界级艺术瑰宝永乐宫壁画的色彩,

另一方面也象征着七彩盐湖。

几千年来,

运城不仅深深地打下了盐的烙印,

还积淀了深厚的盐文化底蕴。

中国的用盐史始于运城,

据《河东盐法备览》记载,

五千多年前,

我们的祖先就在运城盐湖发现并食用盐。

运城在春秋时称“盐邑”;

战国时叫“盐氏”;

汉代改称“司盐城”“盐监城”;

宋元时又被名为“凤凰城”“运司城”“运城”,

世人称其为“盐务专城”。

因盐运而设城,

全国仅此一处。

运城盐池对华夏文明的起源,

有着重要作用。

接下来推出的是,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第二研究部一级巡视员、研究员孙丽萍

撰写的文章——

论河东盐池

对华夏文明起源的重要作用

文 / 孙丽萍

中国早期文明是在许多地区先后发生的,是多种文化圈相互作用和激荡的结果。由于中原地区的史前文化根基深厚,文化发展水平较高,地理上处于核心位置,易于感受周围文化的影响,因而有条件最早进入到文明社会,成为华夏文明的主要发源地。河东盐池位于华夏文明发源地的中心区,因此对炎黄子孙生命的繁衍和华夏民族的强盛有过巨大贡献,对华夏文明的形成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河东盐池是华夏族生命延续的宝地

盐池位于今天号称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的晋南地区。河东盐池的地理位置在东经110°50′00″—110°07′00″、北纬34°54′00秒—34°04′00″之间。用今天的地名作参照,盐池北傍运城,南靠中条山,东临夏县,西依解州。全长东西约60华里,南北宽5~10华里不等,面积120多平方公里。

早在几千万年前,受地质构造运动的推动,黄河流域发生大面积地层陆相沉积,由此形成中条山北面一个有大量盐类物质沉淀的天然盐湖,构成了河东盐池原始湖泊的雏型。到新生代第四期时,地壳再次发生变化,中条山一带发生了垂直升降运动,北麓断裂,形成了狭长的陷落地带,每遇山洪暴发,盐湖积满雨水,池中的盐类物质与早期的淤积层融合,经过长期的蒸发,盐类物质沉淀,结成了盐板,定期生长出食盐。

▲运城盐池 薛俊 摄

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人体血液中通常含有0.9%的盐分,人每天必须补充一定的盐类物质,才能使血液保持一定的渗透压力,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代谢和体能活动。盐是人类生存、生命繁衍所必需的物质,食盐对人类生存和进化的作用其他物质无法替代。在集体狩猎、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人类从动物血液中直接获取盐份,而当人类进化到了钻燧取火、燔生为熟之后,人体必须要摄取到维持生命的多种微量元素,其中盐是最重要的微量元素,于是就需要稳定的食盐资源保证人类的生存繁衍和体能活动。

有人说过,地球初有人畜,即知食盐。巢居穴处之先民,不惮披榛斩棘,越峻岭,涉洪流,与毒蛇猛兽搏斗,以图获得生活必需的矿物质,这种物质是什么?食盐也。无盐业资源的地方,古人如何取得盐这种独特物质?《晋书·四夷传》称:古代中国东北的肃慎人,“土无盐铁,烧木作灰,灌取汁而食之。”也就是说,人类无盐的生活不可想象。所以今天的科学家们仍然说,人类没有火箭可以生存,没有食盐万万不可思议。

人类制盐始于何时?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我们还没有掌握准确的时间数据。但是,今天的人们对人类最早的取盐办法已经形成了共识:那就是因地利、乘天时、不假人力的天日曝晒法,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食盐提取方法。古代河东盐池的生产方法一直是天日成盐,直到唐代加助了垦畦浇晒法,生产方式才有了较大变化。

我国有许多天然盐湖,形成时间与河东盐池大体相当,分布在今天的青海、内蒙、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刀耕火种的蛮荒时代,偏隅气候寒冷、人迹罕至的边疆各地的盐池,对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无法产生直接的作用。而长芦、两淮、奉天、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四川、云南、陕甘等产盐区,有的是后来开发的海盐产区,有的在远古时代未能进入中国的版图,有的则受生产力的限制根本无法利用。

根据大量的考古发现已经或正在证明,山西、河南、陕西、河北等省是华夏民族最早有文明活动遗迹的区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河东盐池地处中原的核心位置,河东盐池最原始的天日成盐、集工捞采恰恰与当时非常低下的生产力相匹配,盐池对增强华夏部落氏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对先民的生息繁衍无疑起过重要作用。

▲运城盐池

远古华夏族部落首领为争夺盐源而战

中国古代盐业史的开端通常以神话传说的形式流传下来。黄帝与炎帝的战争、黄帝战蚩尤的传说等等历史故事,讲述了成百上千年,这可以说是我国神话传说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几则神话。然而,这些三皇五帝时代的核心人物为什么进行了战争,他们又是在什么地方进行的战争?至今没有明确有力的答案。

笔者设定这些部落首领们是为争夺盐源而战,战事就发生在河东盐池一带。提出这样一个假设,除了有现代考古发现将华夏文明的“直根”基本圈定在晋南、豫西这样的大的科学发现背景的支撑外,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黄帝与炎帝、蚩尤的战争发生在晋南一带的概率极高。黄帝属有熊氏部族,兴起于关中平原中部,后逐步东迁,组成父系社会诸夏部落的强大联盟。而活动在大野泽(鲁西的沼泽地带)周围的蚩尤氏,成为东方夷族部落联盟的首领。有熊氏和蚩尤氏两个部落不断扩张,东方夷族部落自齐鲁向西扩张,黄帝有熊氏部族从关中向东扩张,两部落终于在河、济之间浊水充斥的涿鹿相遇,战事终究不能避免。从军事行动的概率上讲,双方部落沿着黄河进行水平方向移动才有可能遭遇,否则便会失之交错。黄帝战胜蚩尤以后,就成为中央地方的大首领。“中央之极,自昆仑东绝两恒山,日月之所道,江、汉之所出,众民之野,五谷之所宜,龙门、河、济相贯,以息壤堙洪水之州,东至於碣石,黄帝、后土之所司者万二千里。”小龙门就在晋南的河津,而黄河则是贯通中原陕、晋、豫、鲁地区的大河。

第二,黄帝战蚩尤的地点在盐池附近,争夺盐源是远古社会征伐的一个重要原因。《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与蚩尤战于涿鹿东南不远的地方。袁珂在其《古代神话选释》中,列有“黄帝与蚩尤之战”专题,摘录了许多相关的神话传说,其中与盐池有关的神话占了相当篇幅。他认为,阪泉与涿鹿相距应该不太远,或者说涿鹿、阪泉“是同地异名罢了”。

还有野史认为蚩尤与炎帝本为一族,他们的大本营就在“阪泉”和“浊鹿”:“阪泉氏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好兵而喜乱,逐帝而居于浊鹿,兴封禅,号炎帝。”“(黄帝)传战执尤于中冀而殊之。爰谓之‘解’”。黄帝借助外力,打败蚩尤,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民族的宗祖。而“人身牛蹄”“耳宾剑戟”的蚩尤被就地解肢卸首,卧血中冀。这里的“解”,即为分解肢体之意,即古解州地的由来。

古时将天下分为九州,冀州在今天的山西和陕西间黄河以东、河南和山西间黄河以北和山东、河北东南部地区。“中冀”从地理位置上看,应该在山西中南部,并非河北北部的涿鹿。《列子·黄帝篇》又称:炎帝、黄帝战于阪泉之野,这里说的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可能就是蚩尤与黄帝之战,因为蚩尤与炎帝同为一个部族。

▲运城七彩盐池 薛俊 摄

第三,阪泉、涿鹿究竟在哪里?今天依然没有十分肯定的答案,但阪泉、涿鹿在山西的可能性极大。

一些人认为:涿鹿是今天河北省西北部的一个县。据地名词典载:汉代始建涿鹿县(故治在今县东南40里古城)和下落县(故置在今汲鹿县城关镇西)。后来多次易名,直到1914年复原名涿鹿县。“阪泉,古地名。相传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其今地有数说:一说在今河北涿鹿东南……一说在今山西运城盐池附近。”

对于阪泉的认定,主张是在今河北涿鹿东南的人们依据是《晋太康地志》载:“涿鹿城东一里有阪泉,上有黄帝祠。”

主张在今山西运城盐池附近的根据更丰富一些,比如沈括的《梦溪笔谈·辨证一》中是这样讲的:“解州盐泽方一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尝溢;大旱未尝涸。卤色正赤,在阪泉之下,俚俗谓之蚩尤血。”另外,人们始终认为:蚩尤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牴人,人不能向”。“太原村落间祭蚩尤神不用牛头”。而光绪《山西通志》称:“蚩尤城今名从善村,本却古解城也,地之所以名解,以蚩尤体解得名,见《路史》。《黄帝经序》云:‘尤之血化为卤’,……《皇览》亦言帝杀蚩尤,身体异处,故别葬之。”今盐池南有蚩尤城,传为蚩尤的葬身之处。蚩尤城又称池牛村,后改名从善村,村东南的中条山脚下还有蚩尤冢,这些都可以作为传说的佐证。

中华民族在有确切文字记载的历史之前,已经有了许许多多有关文明起源的神话和传说,其中有关华夏文明起源的传说最为丰富。神话和传说都是一代一代口耳相传,等到可以用文字记录的时候,已经距这些神话和传说的时代非常久远了。而且许多记载都很模糊,甚至出现矛盾的地方,给后人判断有文字之前的历史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难。然而,现代考古学的不断探索和发现,为今人验证这些神话和传说提供了可能,甚至是确凿的依据。

“根据传说的内容,炎帝和黄帝最大的政治活动就是他们联合打败了前来侵略的南方九黎族的首领蚩尤,尔后他们之间又进行了一场大的战争。前者是在涿鹿发生的,后者则在阪泉,两地相距不远。“涿鹿”历来有东、西两说。所谓东说,即主张在今河北省的涿鹿县境,所谓西说,即主张在山西南部运城市解州镇。解州镇古称解梁,也称涿鹿。黄帝和炎帝的活动范围主要在黄河中游地区,既是反击侵略,战场应在炎黄的活动区域,不可能一下子跑到河北大平原上。”笔者基本同意此说,也认为黄帝与炎帝和蚩尤的两次大战都在盐池周围发生,争夺盐源也就成为战争的主要原因。

▲运城七彩盐池 薛俊 摄

盐池是尧舜禹三代建都晋南地区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山西是华夏文明起源的中心区域。对尧、舜、禹的建都地方,眼下也还有分歧,但晋南地区是惟一有三代帝王建都说的地方,应该说三代帝王建都与河东盐池对国计民生的支持作用有直接关系。晋南地区的农业耕作和食盐资源,对尧舜禹的活动和扩张极为有利。

史书称“尧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舜都蒲坂(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禹都安邑(今山西夏县)”,三代帝王之都城建于河东一隅,恰恰是因为山西南部拥有适合原始农耕的平坦肥沃土地,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盐池资源。

“中原地区重要的产盐地在山西南部的河东地带。古史传说,‘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尧、舜、禹之所以将都邑选择靠近河东之地,首要原因是为了控制那里的资源,解池之盐即为其中之一。尽管上述传说还需要考古方面的证据,但晋南一带自旧石器时代以来古遗址的分布密度一直较高,暗示上述的推测并非空穴来风。”晋南拥有中原最大的盐池——解池。解池之盐经日晒即可结晶,且蕴藏极其丰富,是晋、陕、豫地区惟一的大型盐业资源。

《史记·帝王世纪》载:尧都平阳,于《诗》为唐国。《括地志》说尧都在翼城县西二十里。《后汉书·郡国志》载:河东郡第三县为平阳,尧都于此。对于尧都平阳今天已经没有多少异议。襄汾陶寺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有助于早期夏文化的确认和突破。

从上个世纪的70-80年代,考古学专家们在这里发掘岀了约公元前2100年至2000年的古代原始公社时期人类居住点和早期贵族墓地,出土了一大批很有价值的器物以及彩绘蟠龙陶盘、石磬、鼋鼓甚至有毛笔朱书文字,从而确定了陶寺文化在华夏早期文明过程中的主导地位。2004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四位考古专家和部分天文学家的初步断定:襄汾县陶寺乡东坡沟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观象台,国家文物部门确定此项考古成果为国家级的重大考古发现。陶寺文化向世界表明,中原大地已经萌生或正在形成象征着国家形态的礼乐制度和阶级差别,揭示唐尧都城的真实面貌指日可待。

一 个最重要的事实是:陶寺离盐池的距离不过百余公里。

▲运城舜帝陵雕塑

舜都蒲坂,禹都安邑,都在今天的晋南地区。不过蒲坂的确切位置今天也还有些争议,特别是人们对舜耕历山认识还没有取得一致或基本一致的意见。对于历山,有几种说法:山东济南市东南的舜耕山,山东荷泽市东北历山,山西垣曲东北的历山,山西永济西南的历山,另外还有浙江、湖南说等等。不论如何,舜帝出生于冀州、卒于鸣条山那也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

舜帝生前曾去盐池宝地,留下了不朽的《南风歌》,更增添了舜都在晋南一带的说服力。史书中最早出现的“中国” 一词,指的就是上古虞舜时代的山西南部。史书上说舜即位时“之中国”,“之”就是“来到”的意思,“中国”一词最初指的就是晋南这块地方。

关于禹都安邑的记载更多一些。《帝王世纪》载:禹或居安邑。《汉书·地理志》载:禹自平阳迁安邑。安邑即今天的夏县,离盐池距离也是很近的。关于尧舜禹都城建于晋南的可信度今天看来是非常之高的,平阳、蒲坂、安邑,这几处都城离盐池的距离都不算太远,国家用盐源来驱使和控制百姓是非常便捷的。

▲夏县禹王城遗址 姚中吉 摄

古代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几乎都有以盐为交易通货的历史,古埃及、罗马也都有以食盐充当货币的文字记载。可以说,盐在古代是充当货币、祭祀神灵的重要物品,也是生命存在必须的特殊物资。在生产力特别低下的古代,国都建在一个产盐区同时特别适合农业耕作的地方是有说服力的。河东的池盐是否曾经被当作货币使用,目前还不清楚,但在古代文献里,不乏河东盐既是生活物资、又是战略物资、同时也是重要的祭祀用品的记载。河东盐池是尧舜禹三代的重心和中心,这是由其人力、物力资源的优势所决定的。

盐池是夏商周三代文明重要的经济基础

在中国本土发生的文明中,从尧舜禹到夏商周,山西地区的文化传承从未间断。文化发源地是某种人类文化起源和发展的故地,成为文化发源地的条件是拥有各种必需的资源。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古代时期,国都建在一个产盐区同时特别适合农业耕作的地方是有说服力的。夏、商、周时期,国家的中心区域在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几省相连的中原地区,河东盐池依然是这个区域最主要的盐源供应区,盐池对国家经济的支持作用显而易见。

夏朝是史书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相传为夏后氏部落禹子启所建。《水经注》载:安邑,禹都也,故晋邑。秦置河东郡,王莽更名为洮阳县,曰河东也。《通典》载:夏县汉安邑县地。盖以夏禹所都为名。夏都安邑城,在今县北十五里。《史记·夏本纪》说:帝相出居商丘,少康复归安邑。一个“复”字,道出了夏王朝曾定都安邑的史实。根据文献记载,夏人的主要活动区域包括晋南的汾、浍、涑水流域,豫西的伊、洛、颍水流域,乃至关中平原。

还有学者撰文:夏县东下冯遗址第五期(约当早商二里岗下层)建造的一座夯土城,在城垣西南角建有40多座圆形建筑,分为7行,每行6-7座。这组建筑形制非常统一,每座直径850-950厘米,基址为厚30-50厘米的夯土,高出周围地面,每座房基中心还有直径、深度大体相当的大柱洞。这组基址可复原为无墙、无门道的木构建筑,空间狭小,不适宜人的居住,更像是古代的粮仓。考虑到运城的地势、土壤及这组建筑的格局,粮仓说亦不足取。

联系到当地重要的自然资源——盐,这组建筑可能是商代储盐的仓房,其形状与《天工开物》描绘的古代盐仓非常相似。该文还指岀,夏县东下冯遗址出土了数量较多的大型陶器——蛋形瓮、敛口瓮,这两类器物中的一部分可能被用来储藏河东盐池出产的食盐。在豫西二里头发现的蛋形瓮和敛口瓮与东下冯的同类器一致,可能意味着河东盐池的盐这一时期被运到了夏人的统治中心。解池位于东下冯西南30余公里处,发源于中条山的青龙河可将中条山铜矿、东下冯遗址与河东盐池连接起来,经青龙河、涑水、黄河及其支流可将中条山所产之铜、解池所产之盐运抵伊、洛地区。如此,东下冯实际上扮演了由国家控制的自然资源集散地的角色。

从现有盐业史研究成果看,制作食盐的准确时间很难考证,但是关于人类最早的制盐方法却有共识,那就是天日蒸晒所得的粗盐。史书载:三代(指夏、商、周)以前,“煎盐之尚,贵天产也”。盐池“池水东西七十里,南北十七里,紫色澄亭,潭而不流。水出石盐,自然印成,朝取夕复,终无减损。”河东盐池的天日成盐方式与当时低下的生产力相匹配。

有记载说,盐贡开始于夏朝,《史记》《汉书》都说贡赋始于夏禹。《周礼·天官·笾人》记载:“祭祀,共其苦盐、散盐。宾客,其形盐、散盐。王之膳羞,共饴盐。”河东盐古时称“盬”。“盬”在东汉以前为河东池盐专用,意思是出盐直接食用而不需经过煮煎。“盬”的本意为“出盐直用”,“盬”与“苦”相通,苦盐是河东盐之别称,周代也称颗盐。当时周王室祭祀所用之盐包括“苦盐”。

▲垦畦浇晒法,将盐水引入人工盐池,提高生产效率。

薛俊 摄

商代都城在河南,几次迁址,最后定都安阳,商代的中心区域在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几省相连的广大地区,而中原地方的食盐历来由河东盐池供应,官民食用盐供应来自河东。公元前十一世纪武王灭商后建立周朝,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市西南沣水东岸),史称西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迁到洛阳,开始了五个世纪之久的东周(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齐桓公称霸一时,与他们掌握了食盐资源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左传》称:公元前585年,晋人谋去故绛(在山西翼城东),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沃饶而近盬,“盬”独指河东池盐,郇、瑕之地,在今晋南临猗的西南,实即是靠近盐池之地。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群雄征战诸侯并立的时代。晋文公、齐桓公之所以成为当时享有盛名的春秋霸主,与他们手中掌握着食盐资源有很大关系。历史上晋文公曾以千辆盐车换得了铜材,而齐国管仲为相时,也把盐务管理视为强国富民之首策。《管子》称:“恶食无盐则肿,守圉之本,其用盐独重。”又称:“桓公成盐三万六千钟,令吏籴之,得成金万一千余金。”《国语》也曾记载齐桓公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

据《三国志·魏书》载:河东安邑人卫觊,以才学著称,曹操任其尚书郎。曹军征讨关中,“觊至长安,道路不通,觊不得进,遂留镇关中。时四方大有还民,关中诸将多引为部曲,觊书与荀彧曰:‘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万余家,闻本土安宁,皆企望思归。……夫盐,国之大宝也,自乱来散放,宜如旧置使者监卖,以其直益市犁牛。若有归民,以供给之。勤耕积粟,以丰殖关中。远民闻之,必日夜竞还。’”这也可以看出,乱世时政府是如何用食盐来控制人民百姓的,只要是来归顺之民,就供给其食盐。盐对一个国家来说,无疑是控制百姓的重要经济手段,尤其是在古代。

秦汉以前没有盐税只有盐贡,商、周时期,河东盐多次得到“贡盐”“御盐”之封,盐贡就是地方对中央经济上的支持,政治上的服从。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在其《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提及“周官有苦盐,不炼而成”,就是说西周政府控制了河东盐池,池盐的交易权属于国家,控制了产盐之地,也就控制了百姓人民。后来,虽说陕西有盐州、灵州两个产盐区,甘肃的会州有产盐地,河北的长芦、江淮的两淮盐都靠近河东盐销区,但夏商周时这些产盐区域都不在华夏族的中心地带。河南中部、北部,陕西东南部和西安周围地区,全部依靠河东供应食盐。所以说,河东盐池支持着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和经济活动。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河东盐池的利用至少应有四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河东盐池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同步发展的,盐池对华夏文明的兴起和形成有着最直接的或决定性的作用。

▲运城七彩盐池 薛俊 摄

来源 | 文博山西 运城文旅

原标题:《关公故里 晋是好运|“盐精灵”诞生!为什么说河东盐池对华夏文明的兴起和形成有“最直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