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健
● 中共党员,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高级工程师,雅万高铁项目总体设计负责人,曾获火车头奖章、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多次被评为设计集团先进生产者标兵、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并入选设计集团技术专家团队。
迎着赤道炽烈的阳光,将近40摄氏度高温下,机械轰鸣声、车辆鸣笛声、建材交织碰撞声此起彼伏,一个忙碌的身影穿行其间,仔细察看正在施工的2号桥无砟轨道,不时询问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灌注质量……这是夏健在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建设现场1500多天里平常的一天。
自2015年起,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夏健带领团队扎根印尼,参与了雅万高铁项目投标、设计和施工配合等工作,见证了雅万高铁从蓝图变为现实的全过程。
在中国高铁海外“第一单”建设现场,他拼搏奋斗,书写奇迹,也收获荣誉。
从零起步,练就精湛技艺
夏健对于线路勘测工作的初体验,来自山西和宁夏交界处的那片沙海。
2004年,刚从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的夏健进入设计集团,参与的第一个重大项目就是太中银铁路线路勘测。具体来说,就是把图纸中的铁路线位实地放线,调查线路沿线地形地貌,从而确定最经济合理的技术方案。
时值盛夏,茫茫大漠热气蒸腾,工作环境比想象中更艰苦。每天鸡鸣时分,夏健迎着晨露出发,白天顶着炎炎烈日用脚步丈量,饿了就啃一口馒头。经过20余公里的跋涉,往往傍晚时分他才返回驻地,稍作休息后,就一边整理调查资料一边与同事比选技术方案。
“沙漠里经常刮大风,沙子打在脸上生疼,又被汗水打湿粘成一团,手一摸扑簌簌掉沙粒。走在沙漠里,不一会儿,就会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夏健笑着回忆这份“和想象中有点不一样的工作”。
年轻的小伙子仿佛有一股用不完的劲儿,再难再苦也咬牙坚持。经过两个月的锤炼,从开始的不得章法到后来的了然于心,虽然人变得又黑又瘦,但他基本掌握了新建铁路项目勘测设计流程和要点,为后续成长为项目负责人打下坚实基础。
2008年,我国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中国高铁发展进入快车道。作为年轻的项目骨干,夏健也迎来了新的任务——主持盘营高铁勘察设计工作。
白天跑现场、核细节,晚上改图纸、调方案……终于,一个半月高质量完成项目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报告,5个月实现从项目立项建议书到可研、初步设计批复——这是他为独立承担的第一个项目交出的亮眼成绩单。
渐渐地,夏健成长为参与多条高速铁路勘察设计全过程的青年技术人才。充足的技术储备、丰富的工作经验、面对未知领域敢打敢拼的冲劲儿,让他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2015年春天,33岁的夏健被选定为雅万高铁项目总体设计负责人,担起带队负责雅万高铁设计投标工作的重任。
勇挑重担,奔赴异国他乡
2015年5月4日,夏健抵达印尼雅加达。来不及享受异域风情,他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到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中。
与国内可研报告侧重技术方案不同,雅万高铁可研报告新增商业模式、人员培训、高速铁路安全控制系统等内容。面对激烈的竞争,可研报告编制水平直接决定着中方能否顺利中标。
“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大伙儿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一定要拿下这个中国高铁的海外‘第一单’。”夏健严肃地说。
雅万高铁是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该项目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印尼第四大城市万隆,全长142公里,最高设计时速350公里,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
“虽然线路只有百余公里,但沿线人迹罕至、蛇虫出没,并且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几乎涵盖了火山、滑坡、水库坍岸、地震液化层、活动断裂带等高铁建设最头疼的‘拦路虎’。”夏健介绍。
志不求易者胜,事不避难者进。无论是人迹罕至的热带雨林,还是深山陡坡的崎岖小路,总能看到他们在烈日下全副武装、肩扛手提20公斤重的仪器穿行其间,一走就是一整天。一个月下来,夏健带领团队徒步300余公里,终于确定了最适宜的工点方案。
可研报告定稿前夕,他们昼夜加班,深入开展工程技术方案、技术标准适应性等专题研究,并在项目商业模式、投融资模式等方面充分考虑印尼的需求。为了避免在最后的印刷环节出现纰漏,夏健几乎不眠不休地守在印刷车间72小时,逐页核对可研报告。
“当时我心里紧绷着一根弦,就是无论如何必须完美地完成这项任务,不辜负整个团队的心血。”他说,“虽然精神高度紧张,但内心很自信,这是对中国高铁技术领跑世界的信心。”
2015年10月6日,中方在投标中胜出。第二年3月,夏健带领团队完成雅万高铁全线详细设计共20册文件,提交印尼交通部审查,用于报批全线建设许可。
为了让印尼交通部审查人员快速了解并接受中国高速铁路技术标准体系,夏健逐字逐句推敲,提前准备好印尼语、英语两个版本的汇报材料,内容涵盖勘察设计、施工建造、检测验收、运营维护等多个方面。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5个月的反复沟通和不懈努力,印尼交通部顺利审查通过文件,并于2016年8月颁发了全线建设许可。
“CHINESE HSR BAGUS(中国高速铁路好样的),CRDC BAGUS(设计集团好样的)。”印尼方参与审查的专家交口称赞。
攻坚克难,蓝图变为现实
雅万高铁项目取得建设许可,标志着全线满足开工建设基本条件,下一步就是如何将“中国标准”落地,让蓝图真正变为现实。
“最大的压力来自中国高铁技术标准如何应用在印尼雅万高铁项目中。”夏健身体力行,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牵头开展多项科研攻关。
针对万隆地区分布的区域沉降、深厚软土等不良地质,他们经过专项研究和试验,确定了真空—堆载联合预压系统解决方案;为了建好车站这张高铁的“亮丽名片”,他们在外立面造型、内装修方案上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理念,达到了艺术性、经济性、功能性的完美统一;聚焦提升设计质量,他们采用最先进的BIM设计技术,实现所有设计专业的全系统、跨地域协同应用,有效减少误差。
“考虑到印尼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我们在项目选线、站房、‘四电’等方面都进行了适应性调整。可以说,雅万高铁是我们为印尼量身打造的一套中国方案。”夏健说。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夏健带领团队与万隆科技大学深入合作,共同开展特殊岩土特性及工程对策研究、隧道结构抗震设计研究、路基抗震设计方法及对策研究等多个课题研究。双方既经历过因某项技术参数存在分歧而争论,也经历过不同模型验证分析后达成共识的欢喜。
对于这位优秀的合作伙伴,印尼方团队负责人阿瑞斯十分钦佩:“印尼人尊重智者,尊重强者,我很荣幸能和铁设集团合作。”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雅万高铁建设所需的材料设备和人员往来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正在国内享受久违假期的夏健主动提出立刻返回印尼项目现场:“现在项目需要我,现场的同志们需要我,作为一名有16年党龄的党员,我必须回去。”
恢复通航的第一天,跨越三国四地,历时30余个小时,行程6000余公里,夏健和其他几位同事“逆行”出征,如期返回项目工地。
“在我们眼里,夏总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永远不知疲倦。尤其是疫情以来,他既要抓工地防疫,又要盯工程进度。在他的统筹安排下,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设计集团印尼高铁项目部副经理管健安说,“只要有他在,我们就感觉特别踏实。”
他是领导眼里的“铁肩膀”、同事眼里的主心骨,更是女儿心中的好榜样。
对于夏健来说,这些年驻扎在项目现场是常态,回国的时间屈指可数。他初到印尼时33岁,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如今,女儿已经是初中生,而他自己也已从“而立”到“不惑”。
“我知道爸爸在做一件大事,他是我的榜样。长大后,我也要向爸爸学习,学好本领,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女儿甜甜的声音给了他无限动力。
“我想我是幸运的,作为一名青年技术人员,能够将7年青春挥洒在‘一带一路’建设上,亲身参与并见证雅万高铁由蓝图变为现实,心里有说不尽的自豪。”夏健意气风发,“希望乘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更多国家可以共享中国高铁发展成果。”
梦想不会自动成真
奋斗才是桥梁
目标不会自动实现
奔跑才有远方
正是“夏健”们不畏山河艰险
无惧岁月考验
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中国高铁这张名片才更加闪亮
文字:许媛媛 李沛潇
图片:高波
视频:张磊
原标题:《新时代·铁路榜样丨夏健:拿下中国高铁海外“第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