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社摄影图书馆 Vol.97
90年代我在画抽象画的阶段,曾经出现过这么一个动机,这个动机,到现在将近十年的时间,好像没有断过...
——秦一峰
秦一峰,1961年出生于青海,1岁时就来到上海与祖母一起生活,1989年他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之后便一直在上海生活。
1992年前后,秦一峰确立其称之为“线场”的绘画风格,这是以线条建构出立方体作为视觉主体,探讨线与面的构成、平面与立体的关系,以及空间的重叠与翻转,之后,秦舍弃了立方体的构图而渐趋精炼,纸上绘画成为其主要的创作形式,用色也更为素净,只透过线条、笔触与颜料层次等单纯的元素,构建出优美的网线,在简练构图中,创造出关于形式美学、空间关系、视觉虚实、以及心境氛围的无尽变化。
滑动观看>>>
21世纪初,他主动搬离市区至距离上海市区30多公里的郊外,在这里他开始专注于新的创作手法——摄影。十多年来秦一峰一直持续拍摄古代木作艺人制作的素工家具,这些精美但却在岁月流逝中不断衰变的物件成为他创作的主题。从2010年开始到2013年,三年时间他坚持一直拍摄同一张桌角,用140余次拍摄“磨”出一张作品。
在此之后,他持续创作这类作品,用相机这个记录客观存在的机械去阐释“负”的存在,于是这种没有前后、没有明暗、没有投影,全部压缩掉了之后形成的新的形态被带到了我们面前。
秦一峰个展将于9月在光社影像中心开幕,详情信息敬请关注公众号。
http://www.light-society.com
光社影像中心
北京市顺义区竺园路12号院56号楼(天竺综合保税区东门进)
开放时间:周二-周日 11:00-17:00
联系我们:(010)60407501
info@light-society.com
原标题:《光社摄影图书馆|对“像”的负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