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旱三问

湖南大旱之问(一)

干旱形势到底有多严峻

今夏,湖南人几乎是在一个接一个高温预警中熬过的。今年湖南的干旱形势到底有多严峻?

据不完全统计,7月8日以来,湖南气象部门已发布高温预警91期、预警信号833期;8月14日,省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气象干旱省级黄色预警;8月24日,湖南省气象干旱达到阶段性高峰。

持续晴热高温少雨导致旱情迅速蔓延。目前,全省14个市州均启动了抗旱应急响应,湖南已启动自然灾害救助Ⅳ级应急响应。

高温过程综合强度超2013年

8月17日,国家气候中心发布消息称,当前我国高温热浪事件综合强度已达1961年以来最强。

“42℃已经挤不进全国前十排行榜了!”省气候中心气候预测首席专家谢益军说。据省气候中心监测,雨季结束以来,湖南省出现历史罕见的持续性晴热高温少雨天气。

降雨异常偏少。全省平均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七成,为1961年有连续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少;43个县(市、区)连续无有效降雨日数超过30天;其中南县、华容、冷水滩、常宁、耒阳、临武超过40天,冷水滩最长达49天;南县、华容、辰溪等22个县(市、区)累计雨量破当地历史同期最少纪录。

持续高温热浪事件历史罕见。全省平均气温30.9℃,较常年同期偏高2.5℃,已超过2013年,为历史最高;全省35℃以上高温日数36.0天,超过2013年的35.1天;19个县(市、区)极端最高气温突破当地历史记录;祁阳、常宁、耒阳、安仁等4个县(市)持续高温天数达到今年全国最长。

蒸发水量达149亿立方米

受罕见的持续高温热浪影响,湖南省气象干旱发展快、程度重。8月22日监测显示,全省有100个县(市、区)达到中旱以上等级,影响范围占全省总面积95.9%;51个县(市、区)达到重旱以上等级,占全省面积38.4%。其中,慈利、新邵、吉首、临湘、保靖、桂阳6县(市)达到特旱等级,慈利持续重旱以上等级时间已达22天。

晴热高温,蒸发量大。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主任王炎荣介绍,8月21日,全省日蒸发量最大,达5.9毫米,当日蒸发水量2.65亿立方米,相当于一座大型水库的蓄水量。7月8日至8月23日,全省蒸发水量达149亿立方米。

河湖水位低,来水量偏少。湘、资、沅、澧四水干流主要控制站水位较多年同期均值偏低0.26米~2.72米。三口四水入洞庭湖总流量较历年同期偏少77%;藕池河西支康家岗站自7月10日开始断流,断流天数超历史同期记录;虎渡河湖南段自7月9日开始断流。洞庭湖城陵矶水位8月24日8时降至22.80米,为50年来历史同期最低水位,接近1972年8月29日22.01米的历史同期最低水位。卫星监测图片显示,洞庭湖已“瘦成一道闪电”,水体面积仅为500余平方公里,与7月1日相比减少近7成,洞庭湖蓄水总量锐减到8亿立方米。

近期降水难以彻底缓解干旱

近日,全国各大火炉城市正在退出高温模式,引来无数网友点赞叫好。湖南高温干旱将于何时缓解?

“8月24日,湖南省气象干旱达到阶段性高峰。8月25日开始受降雨影响,干旱有所减轻,但降雨量仍不足以彻底缓解干旱。”谢益军解释,24日至28日受冷空气和台风低压外围云系共同影响,省内有一次小到中雨天气过程,其中24日至25日湘南局地大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过程期间气温下降,高温明显缓解。

此次降雨过程,也给人工增雨作业带来机会。省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林介绍,8月24日至28日省内的降雨过程,具备良好的人工增雨作业条件。目前各地气象部门地面作业装备人员和增雨飞机已准备就绪,将重点抢抓24日至9月初这段有利天气,组织开展飞机、地面立体式人工增雨作业,尽最大可能增加降雨量,缓解旱情。

省气候中心初步预测,9月份湖南省大部地区降水来水仍可能继续偏少,干旱情势可能进一步发展,抗旱将面临更加严峻考验。

湖南大旱之问(二)

防旱措施到底有多精准

7月8日以来,湖南省出现持续晴热高温天气过程,高温和干旱综合强度均超过了2013年干旱期间,但干旱影响却小于2013年干旱期间。

旱情比2013年严重,但影响却比2013年要轻,根本原因在于今年湖南省坚持“防”字当头,把功夫下在精准防旱措施上,将旱情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

精准预判,防旱抗旱有备无患

早在3月25日,尚未进入汛期,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与省气候中心联合会商,得出2022年汛期雨水情趋势预测意见:“全省大部地区雨季结束预计在7月上旬末;雨季结束后,湘中及以北地区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发生。”

基于这种精准预判,省委、省政府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及早部署防旱抗旱措施,明确了今年抗旱工作目标:确保遇中等程度干旱时,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安全;确保遇严重干旱时,生活用水基本有保障。

4月7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在省水利厅调研时强调,立足防大汛、抗大旱,强化责任落实,加强预测预报预警,围绕工作薄弱地区、瓶颈环节,制定完善应急处置方案,切实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到实处。

5月10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来到省水利厅检查防汛抗旱工作时强调,要把防汛抗旱作为天职,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强化工程调度,抓好水库安全管理,有效防范暴雨洪水,做好抗旱和保电的水资源准备。

进入8月,旱情迅速发展。张庆伟、毛伟明等省领导纷纷奔赴抗旱一线,调研指导保饮水、保灌溉、保供电工作,要求尽最大努力把干旱影响降到最低,全力打赢防旱抗旱这场硬仗。

贯彻省委、省政府防旱抗旱部署,省水利厅4月底印发《2022年加强防旱抗旱工作专项行动方案》,开展防旱抗旱预案修订完善、干旱风险底数摸排、干旱监测预警、干旱期引调提水和节水调水等一系列专项行动。

今年升级完善的干旱监测预警系统,新增了全省干旱分布图,褐色、红色、橙色、黄色区域分别代表特大、重度、中度、轻度干旱,一目了然。“褐色、红色、橙色区域出现在哪里,抗旱资源就精准配置到哪里。”省水利厅厅长罗毅君说。

精准调度,提前储备抗旱水源

持续晴热高温下,全省生活生产用水量及蒸发量大增,高峰期每天水量消耗达3.5亿立方米以上。尽管如此,湖南省旱情总体仍然可控,一个重要原因是前期储备了较充足的抗旱水源。

气象、水文部门预测,今年从7月开始降雨偏少。7月初,省水利厅抓住雨季的尾巴,精准调度各大水库拦蓄尾洪。湘江流域欧阳海、双牌、水府庙、酒埠江等大型水库蓄水“盆满钵满”,资水柘溪水库、湘江东江水库蓄水量为近年同期最高,涔天河水库水位为扩建以来最高。7月8日,全省各类水利工程蓄水386.6亿立方米,较多年同期偏多8%,省调大型水库累计超蓄水量近20亿立方米,水电增发电量达2.2亿千瓦时。

在全省累计降雨较多年同期均值偏少近7成、用电负荷连创历史新高、水电长期维持顶峰出力、农业灌溉用水处于高峰期的不利叠加情况下,骨干大型水库蓄水量仍保持与多年同期均值基本持平,湖南省防长旱、抗大旱有了底气。

精准施策,发挥水利工程设施基础作用

洞庭湖“汛期反枯”,水位连创新低,湖区缺水问题日益突出。

8月1日,常德澧县启动抗旱应急水源项目引澧济涔工程,累计为涔水补水2100万立方米,有效保障了澧阳平原灌区15万多亩农田灌溉。8月2日起,岳阳市的华洪运河补水工程启动补水工作,位于君山区建设垸长江右岸的取水泵船上7台水泵电机“马力全开”,以平均17立方米每秒的流量提取长江水,已为垸内补水3500万立方米。

▲华洪运河补水工程。

包括华洪运河补水工程、引澧济涔等在内的大量水利工程,成了今年抗大旱的“大功臣”。通过精准施策,湖南省夯实了防旱抗旱的水利工程基础。

今年汛前,湖南省超额完成2021-2022年度水利建设任务,修复水毁灾损工程,新增、恢复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逾500万亩。近年来,全省累计实施20处大型灌区和201处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灌区“卡脖子”及骨干渠段渗漏等突出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在抗旱保灌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全省通过兴建水库,持续开展多轮水库除险加固后,新增和恢复兴利库容53亿立方米、灌溉面积284万亩,成为各地抗旱的源头之水。而全省建成的各类农村集中供水工程3万多处,保障了46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得益于精准的防旱措施,湖南省今年才做到了大旱之年不见大灾。

湖南大旱之问(三)

抗旱力度到底有多大

8月25日,全省大部分地区终于迎来了一次久违的降温降雨过程,但旱情仍未解除。

此轮持续高温极端天气,导致全省120 个县(市、区)发生不同程度气象干旱,85%以上面积出现中度以上水文干旱。

面对旱情,湖南全省上下尽锐出战,应对“烤”验。省、市、县、乡各级尽最大努力把旱情影响降到最低。目前,全省旱情总体可控。

积极应对,防长旱、抗大旱、救大灾

当前,正值中稻、晚稻的生长关键期。位于衡邵干旱走廊的衡南县,稻田“喊渴”,群众盼水。8月15日,衡南县茅市镇荣贵村周兰芳看着机井里打出的水哗哗流进了自家农田里,十分开心。

▲欧阳海灌区右总干渠管理所所长罗仲毅在田间地头了解农户灌溉需求。

旱情就是民情。面对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和迅速蔓延的旱情,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发出动员令:尽最大努力把旱情影响降到最低,全力打赢防旱抗旱这场硬仗。

8月12日,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简称“省防指”)根据当前旱情及气象预报决定,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

全省上下按照应急响应要求,积极应对,压紧压实防旱抗旱责任链条,落实落细各项工作措施,确保人饮安全,保障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最大限度减轻干旱造成的损失。

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多次召开抗旱视频会商调度会,综合研判旱情发展趋势,统筹调度防旱抗旱工作。

立足于防长旱、抗大旱、救大灾,省水利厅构建“7531”精准防旱抗旱工作机制(7天滚动预测、5天研判预警、3天调度交办、1天督促落实),实施精准抗旱。同时,开展“千名水利干部到田间”行动,组织各级水利干部下田间、入农户,支持群众抗旱。

8月20日,省减灾委办公室、省应急管理厅及时启动省自然灾害救助Ⅳ级应急响应,全面展开救灾救助工作。8月份以来,全省应急管理部门先后派出900多批次工作组深入旱区一线。

协同作战,打好防旱抗旱主动战

“来水啦!”8月22日,常宁市蓬塘乡福兴村党支书龙平荣高兴地说。在他身旁,衡阳市应急综合救援大队的队员们正在安装第二台抽水泵。福兴村,已是衡阳市应急综合救援大队在抗旱救灾路上连续奋战的第4站。

7月中下旬,旱象露头。省防指动员成员单位协同作战,打好防旱抗旱主动战,减轻旱情影响。

省财政厅协调农业农村、水利、应急管理等部门筹措资金1.6亿元投入抗旱;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累计打井超2200口,累计供水量超0.24亿立方米;省应急管理厅协调3支队伍携带多台移动式大功率泵车,赴赫山区、桃江县、新邵县开展公益保灌助农行动。

8月17日凌晨,岳阳市屈原管理区河市镇,电力工人开展了“零点作业”。面对持续高温天气和严峻旱情,国网湖南电力开辟抗旱用电“绿色通道”,将电表安装到田间地头,全力保障农业抗旱用电。

打好防旱抗旱主动战。干旱发生后,全省水利部门精细调度各类水库,为70多座城镇、40多处大中型灌区累计补水35亿立方米,保障了近2000万人、1100多万亩农作物用水需求。各地气象部门开展人工增雨作业近400余次,累计影响面积超5.7万平方公里,增加降雨量约2亿吨。

省农业农村厅组织湖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专家教授分组赶赴旱情严重地区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累计派出3300多支技术服务队伍,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防旱抗旱,保灌、保丰收。

以“汗”抗旱,超170万抗旱劳力在一线

8月21日,临澧县佘市桥镇荆岗村种粮大户田正林看着干涸的稻田,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荆岗村的农田以前靠青山渠排灌,但排灌设备年久失修,今年水到邻村就断流。“别急,明天肯定能灌溉。”村里的老党员龚光东得知后,立即组织5名志愿者上渠修理排灌设备。8月22日清晨,青山渠的水流进了田正林的农田里。

▲8月15日,衡南县茅市镇荣贵村,村民抽水灌溉农田。陆昕 摄

以“汗”抗旱,众志成城。全省14个市州及94个县市区先后启动不同级别的抗旱应急响应,市、县两级累计出动抗旱劳力 171.6 万人(次),全力保人饮、保灌溉、保民生。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向全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发出倡议书,号召大家投身到防旱抗旱工作;张家界发动抗旱“全民战”;洞口县发动万名干部到田间,全力抗旱保丰收。

疏浚渠道、架设机具、引水浇灌。全省各级党员干部变身引水“达人”。双峰县抽调1500余名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开展渠道清淤扫障180余公里。针对局部出现的饮水困难情况,东安县、张家界市永定区分别购置12台消防救援车,配发到乡镇开展拉水送水,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目前,全省各类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灌区通过分时段供水、轮灌或滴灌等方式细水长流,各类灌区可供水量104.45亿立方米,其中大中型灌区大多可保灌25天左右,全省农村居民饮水基本有保障,千人以上农村供水工程可供天数大多在15天以上,城市水源地取水基本正常。

原标题:《湖南大旱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