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中共丹东市委宣传部策划、组织丹东广播电视台、抗美援朝纪念馆和社会力量,抢救性拍摄抗美援朝口述历史大型系列纪录片《铭记》,以“寻找最可爱的人”“讲述最可爱的人”“学习最可爱的人”为主线,重点采访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军老战士和支前模范等,通过经历者的亲口讲述,帮助人们全面了解、永远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气昂昂,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大型系列纪录片
《铭记》第160集
王凤和:三次重伤不退缩 两次入朝勇当先
王凤和1925年出生,山东临沂费县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经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中经历上百次战斗,三次身负重伤,四次荣立战功。今天就请98岁的老英雄讲述他两次过江、历经生死的抗美援朝故事。
1950年5月,王凤和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120师359团1营1连的指导员,刚刚打完解放海南岛的战役,正在广西休整,7月奉命北上安东。10月19号20时,40军作为第一批入朝部队跨过鸭绿江。在鸭绿江桥头,王凤和与副指导员王哲厚有这样一段对话。
王凤和:已经到了大桥上了,那个副指导员王哲厚老往回看,我说:“副指导员你老往回看啥?”他说:“新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我没看够啊,丹东(安东)我在这住了几个月,也没来走一走,也没看够。”“你别着急,”我说,“打败了美国,我们回来胜利了,我说咱们四个人一起,所有没去的地方,坐上汽车去看,坐上火车去看,必要时坐上飞机去看,我叫你们看个够。”
1950年10月第一次出国前,王凤和在安东五龙背留影。
10月25日,120师在温井附近打响了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第一枪。
王凤和:正在挖工事,发现有敌人,大概在东南角,大约有五百米左右,发现三个敌人,端着枪,往我们这个方向运动。敌人距我们大约150米左右时,我说把机枪给我,那个枪是加拿大造的,很好使,我打了三个点射,这三个人当场就倒了。倒了以后,接着我听下边山下,哇啦哇啦地有说话的,我说那个战士把手榴弹给我,拿过来三个手榴弹,因为我个儿高,胳膊长,我投弹投得比较远,我一般都投35米以上。三个手榴弹打下去,爆炸,光听得下边,哇哇,有哭的有叫的,反正是炸着了,至于是炸死几个,炸伤几个,不知道。
11月4日,王凤和部接到命令:利用一夜时间百里急行军渡过九龙江、赶到龙渊洞,切断美24师退路。
王凤和:那时候11月份,水已经凉了,政委马顺天第一个跳进水去,这一过,大家哗哗都过去了。过去以后,猛跑猛追,背包都扔了。团里叫三营营长张凤玉带一个八连,赶快抢占制高点。他带着一个八连上了制高点,一看敌人在山底下,那个汽车一个挨一个地往前,走得很慢。他这轻重机枪炮一起开始,敌人乱套了,到处跑。
八连二排长李平带着几个战士冲到前面,正好把一个美国的吉普车给拦住了。吉普车上七个人,其中一个是侦察科长,所以他们被拦住以后,有的往小车底下钻,有的脑袋瓜子搁地下,不敢抬起头来。所以当时来讲,这七个美国兵狼狈相那就很难形容了,哭的哭,叫的叫,咱也不知道他们说什么话,也不知说的什么,反正就是狼狈透了。所以这一仗,敌人来讲打乱套了,他跑我们就追。
在追击过程里面,我负伤了,我是打在这个左手,跑着跑着,通讯员说“指导员,你负伤了,负伤了。”我才发现,那也是顾不得,流血顾不得,疼也顾不得,一个一个追,最后来讲实在不行了,卫生员给我包扎好,把我送到团包扎所。抻不开,现在残废,这个小手指。
这次战斗,消灭美军24师19团一个加强连,打死打伤美国兵100多人,俘虏美国兵100多人,缴获汽车81辆,缴获榴弹炮4枚,缴获掷弹筒15具,战略物资一部分,所以这一仗打得非常漂亮。
受伤的王凤和被送回国内治疗,三个月后,他不顾劝阻,带着30多个已康复的伤病员,第二次跨过鸭绿江,重返抗美援朝战场。
王凤和:我正好回到一连,晚上,一看见我去了,“指导员你回来了”,这家伙,这几个熟悉的人就围着我老泪纵横,眼泪来讲呢,都唰唰掉出来了,说“我们连长牺牲了,三排长牺牲了,你那个好射击手聂文章也牺牲了”,说“你的好副指导员、好副手(王哲厚)也牺牲了”,哎呀,我一听,我的眼泪哗哗地下来了。
随着战线向南推进,志愿军的补给出现了困难。
王凤和:因为这个战线越拉越长,我们前进战线就长了,所以我们的运输跟不上,缺吃,弹药运不上去,穿的衣服已经都磨坏了。开始通讯员给我用那个小搪瓷碗盛了半碗炒面,我也不知道,我一舔,嘴里都是炒面,差点把我呛死,喘不过气了。后来慢慢地明白了,他为什么叫“一口炒面一口雪”?一口炒面一口水也可以,所以来讲就是,把这个炒面把它洇湿了,能咽下去,不呛嗓子。后来就先盛点水,哪有开水?都是凉水,把这个炒面搁里头,没有筷子,就拿手指头,和一和,和得黏糊糊的,这个时候吃可以。
战斗间隙,作为教导员的王凤和经常通过讲“一块钱”的故事,来做战士们的政治思想工作。
王凤和:我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建立,我们国家还挺困难,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还不高,我说这样来讲,给我们战士一人一块钱,别看一块钱,这是人民的心,这是中国人民对我们志愿军的热爱、关心、关怀,我们不能把这一块钱就看成是一块钱,应该看成,它鼓励我们,在朝鲜一定要把美国打跑,一定要实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3年5月15日在朝鲜前沿阵地营指挥所召开营党委扩大会议,距离板门店4公里,在坑道口前全体留影。(前排左二为王凤和)
1952年5月,王凤和所在部队奉命到板门店往东延伸到后川洞一带执行坚守防御任务,最近处的坑道与敌军只相隔二百米。
王凤和:因为敌人的这个炮把我们的阵地那个土不知翻多少遍了,成天打,因为他的炮弹多,不停地打,所以来讲我们都在坑道里面,就像听着打鼓似的“咚咚咚”。你打你呢,我们在坑道下边,坑道慢慢地改造,由不坚固到坚固,由不连通到连通。
1953年5月26日下午一点多钟,2排换防时突然遭到美军轰炸,牺牲很大。
王凤和:这一下子一个炮弹(战友都)不见了,我能不难过吗?我能不伤心吗?能不仇恨美帝国主义吗?所以来讲,边流着泪边把情况看完了,我说二排是没了,要把炮排拿出两个班来,我说曲日江你就是二排的排长,二排没了,我又长上个二排,所以来讲新的二排还是二排。我告诉曲日江,我说这个阵地就是你的了,白天的联络信号,晚上的联络信号和其它情况的规定不变,我说这个阵地你要守好,将来什么时候友军来接,我们原封不动地交给他们,我说就交给你了。当场曲日江他讲:教导员你放心,任务交给我,我是共产党员,只要人在,阵地在,他说你放心吧,只要我曲日江还在这个阵地上,这个阵地就是我的。
布置完毕,王凤和又赶往其它阵地,嘱咐战士们要提高警惕,严防死守,寸土不失。
王凤和:一回到营部指挥所,哎呀,营长、副营长、参谋、干事这上来都抱着我,哎呀,把我们吓坏了,我们知道你,那就是不一定能回来了,哎呀。我说我能回来,我说我人穷命大,我说我负伤三次了,我说有好多次特别危险。我说打辽西会战,在三桥子,和国民党打,帽子都给我打了两个窟窿,没打着肉,没打着脑袋。我打锦州,敌人的一个炮弹皮打到我这个肚子上,我的两个弹夹救了我一条命,两个弹夹打扁了,肚子没打上。我说打这个平津战役,国民党一个副连长打了我一枪,满脸都是血,他那个枪子弹是卡宾枪子弹,弹丸小,没打着脑子,你看我这命大不大?脑袋打了三枪,没打正地方,一个炮弹皮打到正地方了,两个弹夹给我挡住了,我说来讲,你们不要害怕,大家伙很高兴。
1953年5月在朝鲜板门店东北方向101高地坑道口前,与一营营长张永海合影。(左为王凤和)
1952年7月,美军经常搞偷袭,破坏和谈,还拒不承认。王凤和指挥战士们在分界线之间挖坑道、设埋伏,要抓俘虏、取证据。
王凤和:在小坑道那儿蹲了四天四宿,敌人晚上来了,给他打死了几个,抓了五个,这给送到代表团来讲,那相当高兴啊。以后我又派三连连长李富贵也带了两个排,也上这个地方呆了三天三宿,晚上不敢出来,带着吃的,打死了两个,打伤了两个,抓了一个活的。抓他两次俘虏,为代表团、为李克农部长打气撑腰。
王凤和说:有党的领导,以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铸就了铁一般的人民军队,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
王凤和:我们为什么能打胜仗?一有党的领导,第二个有我们干部模范作用带头,就剩一个人,剩一支枪也要战斗到底。打完了子弹,打手榴弹,打完了手榴弹用石头打,最后用拳头打,总而言之,我这个阵地不能丢。我拼死拼活,不怕死不怕伤,勇敢地和敌人战斗,你有那么多的炮,你有那么多的枪,你有那么多坦克,我不怕,我就敢,我有手榴弹,我有子弹,我有胆量,我有勇敢。
2006年,王凤和带着全家,再一次来到丹东,再一次来到鸭绿江桥头——当年和牺牲在朝鲜的战友王哲厚一同过江的地方。
王凤和:到这个桥头上,我说王哲厚同志啊,咱俩立下的誓言,我实现了,你没有实现,但今天我来告诉你,全国我走遍了。全国现在来讲,人民群众站起来了,富起来了,强起来了,都过上了小康生活。最后我祝你安息吧,我给他敬了个军礼。
每年清明节,王凤和都带着儿女们到烈士陵园缅怀他的首长和战友们。
98岁的王凤和时任志愿军第40军120师359团1营教导员。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采访线索热线
电话:0415-2124331
邮箱:ddxwb@126.com
作者/张萍
原标题:《【铭记】第160集丨王凤和:三次重伤不退缩 两次入朝勇当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