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Joseph Xia 国际科学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一万小时定律”, 它是由著名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的定律。他认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他的这一说法,也被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一万小时定律”所描绘的是,如果你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你就需要至少10000小时的努力。
那么,一万小时是多长呢?我们可以大致算一下: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一万小时就至少需要五年!
但是在近期,美国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那些最成功的人并不是最努力的人,所谓的“一万小时定律”或许没有那么大的作用!
这项研究于7月21日发表于著名的皇家科学期刊《the Royal Society》上,题目为《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expert performance: revisiting Ericsson, Krampe & Tesch-Römer (1993)》,作者们在对小提琴手们进行对比实验后发现,对于真正的“天才”来说,太刻苦的练习或许没有那么必要!
天才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一直以来,心理学家们对那些在音乐、体育和科学等复杂领域获得杰出表现的“天才”们十分感兴趣,并且他们想要知道如何才能塑造这样的“天才”。
在四分之一个世纪前,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和泰施勒默在他们的经典文章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答,他们认为,人的个体之间的确存在差异,但是,对于那些优秀的表演者(如小提琴艺术家),他们的成就肯定与刻意的大量练习密切相关。
他们还在书中写道,“不存在任何与生俱来的能力,天才是后天形成的”。
然而,在历史上,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表弟高尔顿认为,天才是由“优质”的基因所传承的。他是“先天论”的支持者。
直到现在,学术界还是对这个问题争论不休。
实验设计
科学家们首先仿效了埃里克森的实验设计。在实验中,研究人员们招募了三组共10个不同演奏水平的小提琴专业学生,这些人都被称为“专业的小提琴手”,并将他们按照演奏水平分为精英组(有非常大的潜质,可以发展成世界级独奏家)、优秀组(有很大可能成为职业演奏家)和良好组(只可能成为音乐教师或普通演奏家)。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要求小提琴手对每周拿起小提琴来单独练习的次数进行回顾,然后将这些次数乘上一年的周数,从而得出一年的估测练习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历史研究中,埃里克森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各组的小提琴演奏水平与其单独练习小提琴的时间是完全一致的,平时练习多的,演奏水平就高;而那些练习少的,演奏水平就低。”
结论
本研究对埃里克森所得出的结论进行了质疑,因为在这次重复实验中,研究人员观察到:
1、练习小提琴的时间与小提琴手的演奏水平之间不存在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具体来说,精英组和专业组小提琴手的练习时间的确是显著多于良好组的,但是,精英组小提琴手的练习时间却显著少于专业组小提琴手。
2、 刻意练习仅仅只能解释演奏者们26%的演奏水平变化,也就是说,刻意练习只能决定26%的演奏水平。然而,在埃里克森的历史研究中,他们认为刻意练习可以解释48%。
“一万小时定律”为什么会失效?
作者认为,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大多数人其实会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努力并不是单纯来源于大量的刻意练习。
有时候,对于一项活动的目的性决定了一切,例如,普通人是为了健身而去打篮球,对于他们而言,即使打一万小时的篮球,也很难达到精英水平。
但对于那些NBA职业篮球运动员来说,打篮球是他们的工作,他们会为了名誉和薪水去刻意练习自己的技巧,所以他们愿意花很多时间来进一步提升自我。
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天才来自于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不过,后面其实还有一句:“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当然,本研究的目的并不是贬低后天的努力,相反,作者认为,刻意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学习而言。只是,“一万小时定律”不应该被当作鸡汤来传播,因为刻意练习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重要!
参考文献:
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pdf/10.1098/rsos.190327
编辑 | M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