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本土“醒狮”文化你知多少?

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舞狮

历史上舞狮脱胎自唐代宫廷狮子舞

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而在珠三角广府地区

舞狮又被称作“醒狮”

“醒狮”是广东舞苑中的一宝

自五代十国传入岭南地区后

迅速成为当地喜闻乐见的民间活动

今天就让深姐姐带着大家

一起来领略醒狮的魅力~

# 什么是醒狮舞?#

醒狮舞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文化活动,它讲究技巧和武术功底,一般由两人或三人组成。

其中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另一人舞大头佛,手执大葵扇作引导。

后面还有锣鼓队配合,狮子的动作要随着鼓点的快、慢、轻、重而舞出千姿百态。

▲福永醒狮表演

舞狮人动作多以南拳马步为主,狮子动作有“睁眼”“洗须”“舔身”“抖毛”等。

主要套路有“采青”“高台饮水”“狮子吐球”“踩梅花桩”等,其中“采青”是醒狮的精髓,有起、承、转、合等过程,具戏剧性和故事性。

“采青”历经变化,派生出多种套路,广泛流传。

▲桥头醒狮队

醒狮在表演上从传统的地狮逐步发展到凳狮,由凳狮又发展到高台狮、高竿狮,由高竿狮又发展到桩狮。

桩狮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大,如增加了走钢丝、腾空跳等表演。

最高的桩接近3米,跨度最大达3.7米,充分体现了“新、高、难、险”的特色,被誉为“中华一绝”。

# 深圳本土醒狮历史 #

大约在清中叶,新安县的多个广府村子都舞起了醒狮。

经考究,从清嘉庆年间起,西路归德场附近就有逢年过节划龙船、舞龙狮、唱大戏的习俗。

▲90年代新桥醒狮队走街串巷拜年

在以前的深圳,每逢年初一到初八,本地的醒狮队都会走街串巷给街坊拜年,然后街坊们都会放鞭炮迎接醒狮。

醒狮增添了浓浓年味儿,成为不少深圳人的春节记忆。

▲2021年西乡三月三北帝庙会巡游中,黄连胜醒狮团

每逢神诞庙会和喜庆活动,自然也少不了醒狮参与。

每年西乡三月三北帝诞庙会,原新安镇(即现在的新安、西乡、航城三个街道)的醒狮队都会出动。

一些重大活动,主办单位也会邀请醒狮来助兴。

除此之外,一些村子还有醒狮迎亲的习俗,主人请醒狮队伍开路迎亲,一般是双狮助庆,寓意成双成对,采青时字幅为“早生贵子,百年好合”。

▲向南醒狮队表演“狮子贺庙”

直到现在,罗湖、福田、南山、宝安、光明等地的广府村落,依然有舞醒狮的习俗。

目前南山醒狮、公明醒狮、福永醒狮、新桥醒狮、松岗七星狮、黄连胜醒狮等均成为深圳的文化名片。

▲七星狮醒狮团

其中松岗七星狮成为深圳目前唯一一个正式于2011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醒狮舞。

# 松岗七星狮舞 #

“松岗七星狮舞”成名于民国初年,传承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当地群众在节假日庆典上,用木布或纸扎成狮子,敲锣打鼓,翩翩起舞,庆祝丰收,表达喜悦。

▲松岗七星狮在香港表演

七星狮与其他狮舞表演的主要区别,在于伴奏的锣鼓乐节奏为“七拍半”,且有“骝马步”、“彪步”等多种舞蹈步法,有“狗型”、“伏虎型”等数种造型。

七星狮舞保留了南派狮舞中传统“七星狮”的完整套路,它在舞法上分为文狮和武狮,具有文武双全的特点。

▲七星狮舞

文狮和武狮主要以颜色和服饰区别,同时也代表着三国时期不同人物。

黄色醒狮是文狮,代表刘备,其舞步以轻柔慢为主,俗称“举头不留面”。

武狮穿黑、红、白服饰,分别代表张飞、关羽和关平。黑色醒狮的舞步有力起劲,红色和白色的醒狮舞步稳健、扎实、有力。

文狮的主要舞法为“写书法”,武狮的主要舞法有“斗蛇”“斗蜈蚣”“斗螃蟹”“斗鲤鱼”“踩砂锅”等,极具沿海岭南鲜活的特色。

# 松岗七星狮舞与文天祥 #

松岗七星狮舞在松岗等地流传的历史,至少已有一百多年。而松岗七星舞的传承和发扬与当地民众对南宋著名爱国将领文天祥的敬仰和怀念密切相关。

据考证,文天祥被俘后,跟随他举兵抗元的侄儿文应麟及其亲眷为避杀身之祸,流落至此并终老松岗。

因此,松岗的原住民多为文氏后代,即使不计分布于海外的,松岗文姓也有数万之众。

当地在明洪武年间为纪念文天祥而兴建的文氏大宗祠至今保存完好,每年的七星狮舞表演则必定要在文氏大宗祠前举行。

▲七星狮醒狮团团旗

“小时候一听到舞狮的锣鼓响起来,连饭都不顾不上吃,把碗一扔就跑出去看。”

——文琰森

松岗七星狮舞的守护者文琰森是文天祥的第二十六代侄孙。

1945年,为了庆祝日本投降,村里成立了和平社,邀请一位师傅来教松岗的青年舞狮。

师傅看文琰森天天趴在那看,等学生们都练完走了,就开始教他舞狮。9岁的文琰森正式拜“七星狮”传人焦贤为师。

“我学了三年,连狮头都没拿过”。三年里只练基本功,其中吊马学起来最辛苦,要单腿直立很长时间,一直站到没办法站稳为止。

直到1950年,12岁的他才第一次舞狮头。

为了让松岗七星舞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文琰森不遗余力推动七星狮文化进校园,希望将七星狮舞的文化记忆从小植根于小孩的心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七星狮舞。

而现年82岁的文琰森体力已经大不如从前,他的弟子中尚无人能全盘接班;特别是“逗蛇”,年轻弟子不敢尝试,这项绝技恐将失传。

七星狮舞的传承发扬的责任更多地落在了文琰森的女儿文正儿身上。

“因为狮子是有尊严的,传统就是传统不能被轻易改变。”

——文琰森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七星狮舞的发展一度陷入困境,但父女两人依然选择坚守传统,也坚守着七星狮舞的尊严。

坚守传统的路上或许很艰难,但是正因为文琰森和其女儿的坚持,七星狮舞最核心的精气神和精湛技艺才得以保留。

松岗七星狮舞

承载着

松岗人历年来民俗活动的绵长记忆

文琰森父女

执着地守护着、热爱着

这片土地上的松岗七星狮舞

坚持传统的舞法

这种执着精神令人感动

正因为有这样坚持传统热爱传统的人

中华大地上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才能得以保留传承

原标题:《@深圳人,本土“醒狮”文化你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