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百年 | 新文化群英荟萃(三)

在大量引进新派教员的同时,蔡元培对一些确有真才实学的旧派人物也加以聘请,真正体现出“兼容并包”的气度。如经学大师刘师培早年参加反清革命,但后来投靠清廷重臣端方,辛亥革命后下落不明。蔡元培特意登报寻找到他,请他到北大讲授经学。辜鸿铭曾留学英国、德国等国,精通英文、德文、拉丁文等数种外文。进入民国后,他公开保皇,还留着辫子。但是鉴于他优秀的外语能力和在西方世界较大的影响力,蔡元培特意把他重新请回北大,让他讲授英文诗。

北京大学原校址红楼

在理工科方面,伴随着学科、专业的调整,也有一批具有“新”学问的知名学者相继进入北大。理科学长为物理学家夏元瑮,他是著名历史学家夏曾佑之子。1905年,公派赴美留学。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又到德国,入柏林大学深造。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国。1912年,应北京大学校长严复之聘,任教北大,并长期担任理科学长。他是中国第一代理论物理学家,和何育杰在北京大学培养了第一届物理学本科毕业生(1913年入学,1916年毕业),开创了中国物理学大学教育史。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后,聘请夏元瑮继任理科学长。他还一度兼任工科学长、图书馆主任,在蔡元培领导下,为北大的革新出力很多。1917年秋季教授名单里,理科预科10名教授,其中有8名是新聘。如刘文典、刘三这样具有“新”学问、曾经参加过反清革命的人都在聘请之列。

夏元瑮

蔡元培不仅慧眼识人,而且能不拘一格用人。用梁漱溟的话说:“蔡先生对学术、对教育、对社会运动有他一股热诚,不愧为应乎其时代需要的革命家,而全然不是一味按照章则规程办事的什么大学校长。”他请没有大学毕业文凭的陈独秀担任文科学长,又请只有中学毕业文凭的梁漱溟来北大讲授印度哲学。梁漱溟有顾虑,怕自己教不了。蔡元培就跟他说:“你不是爱好哲学吗?……你不要当是老师来教人,你当是来合作研究,来学习好了。”

1917年10月,梁漱溟出任北大文科哲学门讲师。在北大任教7年,他边教学边思考钻研,与同人互相切磋,逐渐建立和完善自己独立的思想、学术体系。正如他自己后来所说:“这7年之间,我从蔡先生和诸位同事、同学所获益处,直接间接,有形无形,说之不尽。”梁漱溟先后开设“印度哲学概论”“唯识哲学”“儒家哲学”等课程。撰写了《印度哲学概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唯识述义》等一系列重量级的学术著作,成为著名哲学家、新儒家的代表人物。若干年后,他多次说“北大培养了我”。在去世前,他还深情回忆说:“我是为蔡先生引入北大而得到培养的一个人。而今我已九十有五,追忆往事,真可谓培育之恩没齿难忘。”

梁漱溟《纪念蔡元培先生》节选

和梁漱溟情况类似的还有一位从未上过大学,完全自学成才的科学家。他就是著名植物学家、我国植物分类学奠基人钟观光先生。钟观光(1868—1940年),字宪鬯,宁波镇海人。他从小酷爱学习,17岁时已精通诗、词、赋。1887年考取秀才。面对西方列强挟近代科技优势对中国的全面入侵,1899年,钟观光和同乡好友虞祖辉、虞和钦一起,克服种种困难,在故乡镇海柴桥创办“四明实学会”。他们四处搜购近代科技书籍,自学研究并推广普及近代科学知识。1901年,钟观光等人在上海创办科学仪器馆,为国内正在兴起的新式学堂提供科学仪器和标本模型,这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个科学仪器馆。1903年又创办《科学世界》,为我国近代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钟观光画像

民国成立后,蔡元培出任首任教育总长,邀请钟观光出任教育部参事。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后,聘请钟观光任理预科教授,负责植物标本的采集工作兼植物学实习课和讲授植物学。

在蔡元培校长的支持下,钟观光教授拟订对全国植物资源进行调查采集的计划,从1918年开始,首先确定分4年分别调查珠江流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和东北三省。在4年多时间里,钟观光携一名助手、一名挑夫,深入高山密林,寒履冰雪、暑冒瘴疠,与虫蛇猛兽错行,还要面对兵匪遍地、盗贼横行的人类凶险。他遭遇过住店近视眼镜被盗,在偏僻山区被匪徒抢劫。但钟观光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终于完成调查工作。他不仅为北京大学建立中国本土植物系统的标本室,为生物学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开创了我国学者自己采集和制作标本进行植物分类学研究的新时代。

老标本 野豌豆 1921年

中国植物采集第一人钟观光先生所采标本

经过蔡元培的一番整顿,北大教师队伍人才荟萃,盛极一时。“学风丕振,声誉日隆。”

(本文来源于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红楼百年话沧桑》,北京出版集团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5月版,第027—038页)

原标题:《红楼百年 | 新文化群英荟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