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吃的水果不一定都是“果肉”?其实是这些“部位”→

炎炎夏日,最让人期待的便是琳琅满目的水果了,美味、多汁,是夏季的消暑必备。不过,在大快朵颐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我们食用的究竟是不是水果的果肉呢?

美味的水果

人们习惯地认为,食用水果时肉质多汁的部分就是它们的果肉,其实,植物学里并没有“果肉”这一概念。因为在果实还是花朵的时候,种子也还不是种子,而是叫胚珠,这些被寄予厚望的小家伙们就着生在雌蕊的子房里,由子房壁保护着。随着胚珠的茁壮成长,保护它们的子房也随之发育成了植物体最耀眼的部分——果实。

这种单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叫做真果,多数植物的果实属于真果。真果的结构简单,外为果皮(子房壁发育而来),内含种子(胚珠发育而来)。果皮可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在不同的果实中,三层果皮有很大差别。除子房外,还有其他部分,如花托、花萼、花序轴等也参与形成的果实称为假果。

桃子

以桃子为例,被剥掉的那层薄皮,就是它的外果皮。而扔掉的桃核和里面的桃仁则是内果皮和种子。因此,大家食用的肥美多汁桃肉其实是肉质化的中果皮。这种类型的果实还有同属蔷薇科的杏、李、梅、樱桃等。

橘子

不是所有水果都像桃子这么“正经”,比如橘子类水果最好吃的部分竟然是在内果皮里,那到底是什么呢?

是因为内果皮的多细胞表皮毛特化成了多汁的“肉条”,简单来说,我们食用的部分是“橘子毛”,被我们扒掉的橙色外皮,是结合紧密联合橘子外果皮和中果皮的部分,而令有些“强迫症”宝宝嫌弃的“橘络”是中果皮的内层特化形成的产物。

草莓

草莓表皮的点点,可以种出草莓,但是这个黑色的小点并不是草莓的种子。分布在草莓表面上的一个个小点才是真正的果实,这一个个小瘦果们聚在一起,在植物学上,我们称它为“聚合果”。而我们食用的红色部分则是它膨大的肉质花托。

西瓜

西瓜的花托也参与了果实的发育,它不过仅仅只在“西瓜皮”的部分。如果把西瓜横面切成两半,你会发现内部三个类似于心形的分界线。分界线以外的部分是果肉扩张后的中、内两层果皮。而分界线以内,就是西瓜的灵魂所在——也就是我们食用的瓜瓤,其实是它的胎座(着生胚珠的地方)。

荔枝

剥开荔枝凹凸不平的外壳,里面有一层白色的薄膜,这是它的内果皮。而我们平时食用肥厚的、晶莹剔透的部分是荔枝的假种皮。

荔枝的假种皮就由珠柄(胚珠基部与胎座连接的部分)及其胎座发育而来。假种皮是一类特殊的种皮附属物,是种子植物适应环境而发展出来的结构,具有重要的生物学研究价值。与荔枝相同,龙眼、榴莲等许多热带水果的食用部位都是假种皮。

说了这么多才知道

原来我们吃的水果不一定都是果肉

所以,大家准备吃水果的

表皮毛、胎座还是假种皮呢?

原标题:《我们吃的水果不一定都是“果肉”?其实是这些“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