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会宁石磨炒面丨传承百年的终究是那股乡土味道

生活好了,人们对于吃食也有越来越高的要求了,回归食物原始的本味,该是最具有普适性的一个。当然,这回归,既包括食物本质的回归,也包括食物加工的回归——推崇纯手工制作。

在北方多种面食中,甘肃会宁的石磨炒面,比较独特,其制作技艺于2017年被确定为第四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话说,身边的美食千千万,但想要位列“非遗”,必须满足一个硬指标——由父子(家庭)、或师徒、或学堂等形式传承三代以上,传承时间超过100年,并且谱系清楚、明确。如此一来,美食就不仅仅是食材本身,甚至也不是滋味竞赛,而是承载着成百上千年礼仪、风俗的文化。

会宁石磨炒面的最大特色为主料是莜麦、黄豆、胡麻、良谷米、荞麦米、高粱米、糜子米、小扁豆,这些小杂粮均来自这方乡土。除了小杂粮之外,会宁石磨炒面的配料还添加了苦杏仁、核桃仁、大枣、枸杞、白芝麻、八角香、小茴香、 麻仁、土蜂蜜等干果香料,这主要是增加它的复合香味。

会宁的小杂粮有多牛?它的种植史长达2000多年,以绿色和无污染著称,会宁也有“中国小杂粮之乡”之美誉。

会宁位于北温带干旱地区,境内沟壑纵横,干旱少雨,地瘠物贫。耐旱瘠的小杂粮,生长期短,成为人们耕种的首选。

在漫长的岁月中,会宁人用小杂粮作为食材千方百计地丰美着自己的味蕾,据说小杂粮有特色的吃法有百种以上,而其点缀生活的杰作之一,便是石磨炒面。

而今,昔日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小杂粮,经石磨的精深加工之后华丽转身,成为广受大众食客青睐的美食。

作为会宁石磨炒面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李遵义遵循传统工艺,经过不断融入现代科技,多次优化配方,创新和发展了“八宝炒面粉”。

在会宁的乡村,喝茶吃炒面是农家人的早餐。大人们一大清早,围着火炉子熬罐罐茶,一勺炒面一口茶,喝得香,吃得津津有味。

农活紧张了,顾不上回家吃饭,上地时怀里揣上一包包炒面,手提一瓶开水,苦了累了,席地坐在阴凉里,挖几根出土的白葱,炒面就茶水,外加一棵大葱佐料,不啻为一顿顶饱的好饭食。

吃干炒面,是有窍门的,不掌握的容易被呛着,先慢慢用舌尖收拢,再用口水浸润,尽管只能屏气凝神,但是那细腻的、又香又甜的面粉却早已覆盖了全部口腔,任凭味蕾贪婪地品尝那自然纯美的味道,然后才恋恋不舍地顺着喉咙慢慢下咽,直入心田……

还有一种销魂的吃法,可在热乎乎的小米粥之中撒一把炒面,稍作搅拌后,碗还没有端到面前,浓浓的米香、麦香、豆香以及红枣的甜香组成的厚重的复合味道,在温度的推波助澜下,早已肆无忌惮地将你紧紧包围,喝一口,更是香满齿颊,甜透肺腑。

成品的会宁石磨炒面,呈黄红色,这品相最是上乘——面粉最原始的本色,因为红枣的缘故而有了少许变化,这变化,来自岁月,更来自挑剔的味蕾。自然,这样的高品相源于考究的制作技艺。

先把莜麦清理干净,一般是用簸箕把杂质簸出去,再进行手工挑选,最终经过清理的莜麦不含一点杂质。

然后把挑选完的莜麦放在大锅里蒸煮40分钟,捞出来,沥净水分,晾干,再用大锅不停地翻炒,看到莜麦有了裂口才算炒好了。

在这之间,翻炒的火候与温度是成功的秘诀。炒好后的莜麦趁热加入蜂蜜,让食材的色香味发生重大转变,然后再将莜麦和蜂蜜的半成品放入机器冷却,这样加工的莜麦比原来更脆。

磨制之前,还需把大枣、枸杞等十六种配料加入莜麦和蜂蜜的半成品进行混合,最终搬上石磨,进行磨制。磨好的炒面粉还需要用一种叫作“箩”的工具进行筛选,过滤掉粗糙的面皮,筛下的粉面便是炒面。

以石磨磨制食物,自古就有,会宁石磨炒面制作工艺虽然简单朴素,但它松而不焦,香而不腻,保留了最纯净,最朴素的粮食的韵味,这也是其能逾越百年的资本。

“我们一直会秉着‘再过一百年,还是纯天然’的制作理念,把会宁石磨炒面一直传承下去。”李遵义认真地说道。

(来源:奔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