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卫视纪录片《中国》是湖南卫视、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联合出品的人文历史纪录片,现有两季,第一季于2020年12月7日登陆,共12集,讲述自春秋至盛唐当时具有较强代表性、富于戏剧性,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人和故事,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第二季于2022年2月28日播出,在叙事上承接第一季,纵览千余载思想源变,讲诉自唐代以来那些对后世中国带来深远影响、极富代表性和时代意义的人物与事件,截取在当时具有开创性、转折性或标志性的重要节点,通过电影化的影像及精彩生动的叙事,追溯时代的发展。
客观的说,纪录片《中国》以思想和制度为主线,在宏大的历史进程中,以创新为思路,调动一切手段与方法讲好中国故事,提炼好中国精神。纪录片《中国》对历史保有敬意、对文化保有爱意,并架设起一座鲜活的桥梁,以生动且具时代感的影像文本,沟通古今、纵横中外,呈现了“文化之美”。作为一部集思想性、文化性、艺术性的历史文化纪录片,在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新理念下,以当代人视角观望中国历史,通过影像深入浅出地展现中国文化,引领当代人特别是青年一辈认知中国伟大复兴的道路,探索中国伟大复兴的未来之路。
一、创作目标:了解历史✦
要讲好中国故事,从根本上就是要以中国的国家形象塑造为基本诉求点。通过讲好鲜活生动的中国故事,让世界人民看到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基本价值观念,了解中国的立场,让中国声音得到广泛传播,从而掌握国际话语权,让中国的利益得到更好的维护。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试图用一部纪录片,去认识自己,更理解中国;去了解历史,更热爱中国”《中国》总导演李东坤说。当代中国,如何才能在坚持中国文化的根基下,与世界文化一同发展,是人类文明融合创新中所要强调的共性和独特性。纪录片《中国》通过讲述中国历史上最具有转折性、代表性、戏剧性的人和故事,梳理文化源流,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如果说《史记》是司马迁带着他的史学观叙写的传统意义上的通史,那么纪录片《中国》则带着强烈的当代人的主观色彩和浓烈的现代思想感情,它是当代人观望文化历史的一种选择。《中国》第一季中儒学创始人孔子和道家创始人老子的会面,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思想交流,它不仅让我们对历史思想的源头和发展有了一定认识,也给予我们当代人思想的启迪。
国学大师钱穆曾说:“当任何一国之民,尤其是自称知识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中国》通过以小见大、以切面见时代的叙事方式,不仅让观众对本国历史“略有所知”,历史人物筑梦、追梦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也让观众对其怀有“温情和敬意”。这两者的实现既是《中国》的创作目标,也是它传播的价值所在:让我们了解中国历史,让我们也热爱中国。
二、议题选择:中华文化✦
新时代,要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有效设置“讲好中国故事”的议题,选好中国故事议题,才能向世界展示一个全面、立体、真实的中国,是国内国外传播的当务之急。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文化兴则国运兴,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也决定着民族国家的繁荣发展,是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磁石。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故事异彩纷呈,以中华文化为议题的中国故事,通过对国家、民族、历史的审视来打通华夏人民的情感认同,通过传播中华文化唤起人民对优秀中华文化的自豪感,通过塑造中国形象让中国人坚定文化自信。
比如,纪录片《中国》第一季,用12集的体量讲述了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到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大唐盛世的中国故事。通过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人,如儒家思想家孔子、道家思想家老子、法家思想家韩非子、政治家嬴政、军事家班昭等学者的故事展开对中国思想启蒙发展和政治制度创立演变。为了让《中国》对历史脉络把控准确,故事选择正确,纪录片还特意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书院院长、西北大学历史学部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子今教授作为学术顾问,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教授及博导、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副院长、丝绸之路研究中心主任沙武田担当学术统筹。通过《中国》,观者不仅可以认知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绵延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历程,还可以在中国历史规律和逻辑的大脉络里理解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从而更好的把握国际形式变化。
《中国》的故事讲述的就是“中国”成长的故事,故事中出场的那些有名无名的人将整个中国历史脉络勾连了起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史专家成员王子今表示:“这是一部特别注重以思想创新、文化文明和高质量精神生产为主线回顾中国历史文化的杰出作品。”从五千年的中华历史关照如今的中国,跨越时空,中华文化通过影像演绎完成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历史文化深度对谈,《中国》弘扬了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灿烂文明一道,为人类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受众群体:当代青年✦
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当代受众接受中国文化,受益于中国文化。在当前世界的全球化语境中,受众对内容表达的国际化和理念的创新都有了新的要求。当代青年作为正在迅速成长的新文化受众群体,更具有独立判断和现代审美意识。中国文化为了吸引年轻人,就要以年轻人的视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讲述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指出:“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为了打破传播中的壁垒,拍摄团队都会对受众进行精准调查,包括文化民俗、生活方式、价值理念等。运用大数据的现代科技整合资源,挖掘受众最喜欢的热点,提升影视作品的真实性和说服性。为了讲好中国故事,就要了解世界不同国家地区受众的文化传统,要考虑到他们的文化背景、政治倾向、社会心理和认知模式。只有了解受众的需求,才能让中国故事融入当代青年的心,从而架起心灵共通的桥梁。
《中国》在制作上采用当下的语言风格、认知体系、遣词造句来讲述中国历史文化故事。在《中国》故事的演绎中,观众似乎能够穿越历史,了解到人物的内心渴望。了解自己从哪里来,几乎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好奇心,而中国人从何而来,便是观者的兴趣所在。《中国》国际化的制作团队以开阔的视野进行历史文化故事的创作,不仅打破了文化交流的壁垒,让中国文化和历史走出中国国门,让世界观众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也让世界观众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导演张华立说:“在《中国》里,那些人物已经成为灿烂星辰,而在今天,他们可以是我们每一个人。不忘来路,始知归处,《中国》以当代人的视角回望历史,梳理漫漫来时路,思考漫长的中国历史是如何影响了今天的中国人和中国文化,通过历史人物探索、追寻、实践的脚印,引领当代人特别是青年人走好今天和未来的逐梦之路。
四、叙事语言:诗意温情✦
中国是一个拥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深沉的文化如何才能在短时间里集中呈现,文采斐然的叙事语言,深入浅出的旁白不仅能够让观众透过深邃的文字感受故事的思想内涵,同时也能打动观众。
为了能够让受众产生对纪录片的情感认同,真情实感的叙事语言往往最能够打动观众。所谓情感认同,就是让受众发自内心的接受,能够在内心深处认同纪录片所表达的价值观。为了表达抽象的价值观并输出情感,《中国》摄影师罗攀提出了“去剧情化”。去剧情化是指故事放弃情节化表达,删去人物台词,运用旁白的叙述表达故事意指和人物心理活动。如纪录片中用下面一段文字这样形容韩非子:“他就这样活到了三十岁,享受着一个普通人所能拥有的全部安稳与快乐,也承受着一个普通人,不得不笑纳的平凡与卑微。”
真挚的情感和美好的文字往往最能够抚慰人心。叙述语言在朗读的过程中,更会拥有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过去,政治或历史纪录片都习惯用男声音,《中国》则一反常态,找到了知名女主持人周涛,这也是国内历史纪录片首次采用女声配音,周涛温柔灵动的嗓音配合故事的画面缓缓展开,感染着每一位观众。 “有一版三分钟的宣传片,我要配的字数是70字左右,从进棚到完成用了整整的三个半小时。不是我一字一句的错和断,是我们在尝试找到最恰当准确的呈现,我和话筒的距离、每一句的表达、气息、停顿、重音,以及声音上频和下频的幅度等”周涛说。正是周涛独具女性特征的声音让故事的语言在拥有节奏感,诗意美的同时,还拥有了不一样的温情。
五、美学风格:写意之美✦
纪录片同绘画等各种艺术形式一样,在追求写实风格和写意风格之间徘徊,前者是为了用一种模拟品代替心理愿望,后者是用形式的象征超越原型。传统纪录片为了达到呈现世界真实信息的目的,所制作的纪录片往往一味追求强烈的写实。经过多年探索,纪录片的美学原则发生了改变。纪录片开始追求一种“写实”和“写意”并存的美学风格。它是对生活真实的一种观照,但同时也体现了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
在影像再现上谈论“历史真实”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历史再逼真的模拟终归还是假的。“真实是一条渐近线,越想努力地贴近真实,反而会因为客观因素而大打折扣。”《中国》的摄影师罗攀这样说道。为了能够在写实和写意之间找到一种平衡,他提出了“假定性美学”的想法,意为通过绝对的假定性,引导观众在头脑中构建他们认同的“真实”,因为历史上的那些古人、那些故事都无法真实的复原,那么采用一种类似于文学的隐喻和写意手法,则让抽象的意义得到了更加清楚的表达。
在《中国》中,一堵墙就是一座城池,一扇门就是一座宫殿,一面壁画就代表了盛唐,纪录片利用墙体、屏风等来构建真实的历史场景,是绝对虚构和局部的高度真实表达。它用绝对的黑暗取代了空间结构,用局部物品的真实感让观众自行完成想象。这种假定性美学用充分的留白展现了以小见大的东方写意审美。这种表达手法无疑是一次创新尝试,通过这样的视觉呈现方式,观众很明白一切都不是真实的,但纪录片中人物与当代人共同的行为、状态、情绪等,则真实地激发了观众更深的共鸣。《中国》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夜里,齐王的诏令还未来,驻守的士兵却因体力不支而弃戟倒地, 统领见了便挥鞭笞罚他,同队的士兵看到这位受罚士兵在地上痛苦挣扎,便用自身的身体去挡住了他的后背。这个故事就是用一种“以假演真”手法,写意地表达了孟子“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的理念。
《中国》用假定性来表现真实感,用不合理来表达合理,用假定的生活状态:吃饭、读书、写字……让故事更加写意,通过写意的表达让观众感受中国历史,在中国纪录片中可谓独树一帜的美学创新。
六、视觉呈现:隐喻符号✦
过去的纪录片创作往往按照两种方式为主,一种是脚本跟着画面走,以画面为核心;一种是脚本先出,画面跟着脚本走,而《中国》却把背景、情节、观念、情感等不同内容,文本、影像和声音的不同形式,按照不同诉求进行统一调配,这让内容和形式形成一致的合力。
视觉的表达,运用视觉图像的呈现表达叙述事件,让中国故事的讲述以视觉符号的形式形成不同的话语诠释体系。纪录片中的事物和背景画面都在试图绘就话语内涵,表达人物的内心感受和故事的言外之意。《中国》片中那匹不能驯服的野马便象征了鲁国季孙、孟孙、叔孙三大贵族的不被驯服,马身沾染泥巴隐喻了孔子的不容于鲁;木鸢飞天的镜头则代表了人类智慧的一次闪烁,它凭借东风高高飞起,成为头顶的一颗星辰。
《中国》运用各种镜头语言,从整幅的大画面到局部的人物面部刻画,都让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人感到画面中的人在说话,画面中的场景也似乎是人物内心世界的一种展示。比如对于秦始皇的梦,用海浪翻腾的大海隐喻他喜怒无常的心。在风雨飘摇的帝国,深处权力顶端的他,心中的不安就如沧海一样;又如有一个画面中,秦始皇在磨刀,磨刀的视觉呈现隐喻地表现了他内心想除去六国,统一天下的决心。影片中还有很多自然景观的空镜头,通过森林、沙漠、河流等画面让观众从历史故事和现实状况找到一个连接点,历史不在,但景物常在。大幅的自然的画面里一些模糊不清的人影,给人以极大的想象力,让自然场景的画面也成为构筑中国故事的一部分。
七、价值意义:担负文化责任✦
影视作品是不同文化、不同族群、不同国家之间相互认知和沟通的载体。在当前的融媒体发展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影视作品的传播与推广在新媒体平台上能够产生“核裂变”的传播效果。影视作品需要承担起传播中国文化,塑造中国形象的文化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
《中国》在选题上围绕中国的历史文化,从叙事主体和叙事内容上无不显现出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自信,以及对中国精神的自豪感。它担负了影视作品传播文化的责任,在线上线下的推广传播中,讲好了中国故事,让人们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历史,激发爱国热情。《中国》以文化的深度、文明的厚度、真情的温度、感人的力度跨越了文化的障碍,在新时代的宏观视角下,为新时期讲好中国故事,驱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赢得国际话语权提供了一次创新探索。
(作者简介:郭浏舒,四川传媒学院副教授,从事戏剧与影视学研究)
责编:勾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