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位69岁的美国老人漂洋过海来到中国。
他此行的目的单纯而诗意 :用30天的时间,奔赴中国广袤的旷野和乡村,去寻访36位他所钦佩的中国古代诗人的遗踪。
他的寻踪路线
这一次朝圣之旅,老人全身上下,最贵重的便是背包里那两瓶“美国最好的威士忌”:
“我想要谢谢他们,虽然我没有很多钱,想送他们最好的礼物,我想每个诗人最喜欢的东西就是酒了,所以我带了最好的酒来。”
每到一处墓地/故居,他都会斟酒吟诗,洒酒寄怀,用这样的方式致敬那些伟大的诗人。
这个美国男人,叫比尔·波特。
这30天的故事,后来被他写成了一本书 —— 《寻人不遇》。
比尔·波特
《寻人不遇》
这并不是比尔·波特第一次来中国。
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这个可爱的美国老头儿,带着对中国文化的无限向往和热爱。一次次深入中国,走遍江南水乡,追寻黄河源头,探秘西南少数民族风情,再走丝绸之路......
1989年,他亲身寻访隐居在终南山等地的中国现代隐士,并将路途中的见闻集结成一本《空谷幽兰》,很多人正是通过这本书才知道,原来有那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修行者正隐居终南山,过着和一千年前的故人一样的生活。
《空谷幽兰》
2006年,已过花甲之年的比尔·波特再次从北京出发,从五台山、太原、洛阳、合肥……一直到香港,拜访了禅宗六位祖师的道场,随后出版了追溯中国禅宗文化与历史的《禅的行囊》。
《禅的行囊》
比尔·波特始终以一种敬畏之心探寻中国的文化故事,寻访静谧的隐士、禅心和诗意。但他笔下的语言却并不凝重,反而像白描一样优美,富有生机和感染力。
时而沉思:
“当人们努力去寻找道的时候,他们就失去了道。” (节选自《空谷幽兰》)
时而受教:
“如果人静,那么他们在哪里都能静下来;如果人不静,那么他们就是在这里也静不下来。什么事情都取决于你自己。”(节选自《空谷幽兰》)
比尔·波特《隐士》纪录片
时而感动:
“李白从来不会掩藏自己的情感,这也是大家喜欢他的原因。正因为有那样一颗初心,他才能够如此诗意张扬;但也正是因为那颗初心,他始终无法和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达成和解”(节选自《寻人不遇》)。
时而却又哑然失笑,倍感亲切:
“我为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感到幸运:这个时代的朝圣之路上,有按摩,有热水澡,甚至还有冰激凌球。”(节选自《禅的行囊》)
比尔·波特《隐士》纪录片
因为缺乏资金,比尔·波特精打细算着每一笔钱,讨价还价,能省就省:住最便宜的酒店,坐最便宜的公共交通,蜷缩在拥挤的大巴车上,经常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
而那些穿插在文中的住宿感受,省钱攻略,饮食评价,以及暗搓搓的吐槽,也让书本里的旅行有了可以触碰的真实温度。
“到了半山腰的五台山风景区售票处,车又停下了。门票七十五块。和尚、尼姑、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以及所有那些在五台山居住和工作的人都不用买票。而车上所有乘客都恰好符合这些免票条款,除了我。”(节选自《禅的行囊》)
我向来以为,野山菌原本是仙界的私房菜,要不是当年神仙搬家离开地球时不小心落下几粒孢子,我们这些俗人如今恐怕无福享用此等美味。(节选自《禅的行囊》)
图片来源:比尔·波特《隐士》纪录片
不止一次听到有人安利比尔·波特的作品,包括梁文道、安意如、陈坤也都曾推荐过他的书:
“根本停不下来”;
“又好笑又好哭”;
“一个外国人,在中国追寻着历史的足迹,写出了最东方的故事”;
“他的文字很难用哪一个具体的词汇来形容,但却触及到了我的心底”
......
而这一次,我们为大家带来的,便是比尔·波特广受欢迎的3部作品 —— 《空谷幽兰》、《禅的行囊》、《寻人不遇》。
“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一直就有人愿意在山里度过他们的一生:吃得很少,穿得很破,睡的是茅屋,在高山上垦荒,说话不多,留下来的文字更少——也许只有几首诗、一两个仙方什么的。
他们与时代脱节,却并不与季节脱节;他们弃平原之尘埃而取高山之烟霞;他们历史悠久,而又默默无闻——他们孕育了精神生活之根,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社会中最受尊敬的人。
——比尔·波特
上个世纪70年代,还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学位的比尔·波特,因缘巧合接触到中文和禅宗,便被悠远、浩瀚、神秘的中国文化深深吸引。
两年后,他义无反顾的选择退学,买了一张机票,跑到中国台湾的一个寺庙里修行了两年半,后来又搬到台湾一个僻静的山村里隐居。
在这期间,他逐渐了解到寒山、拾得、丰干、石屋等中国古代隐士,并开始着手翻译他们的著作 , 经由他翻译的《寒山诗集》、 《石屋山居诗集》和《菩提达摩禅法》等作品,在欧美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
比尔·波特
晨钟暮鼓里,捧读着那些被中国人遗忘的隐士诗集,比尔·波特只觉满满的感动,同时也越发好奇,这些隐士在今天还存在吗?
中国台湾的和尚告诉他中国隐士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比尔·波特却不信。
当台湾到中国大陆旅游的禁令解除后,1989年,他便约上自己的摄影师朋友,踏上了终南山“寻隐”之旅。
那些摄于幽谷悬崖中的照片记录了此行的艰难:古老破败的寺庙与道观、泥泞难行的山路、万丈深渊和铁链。而比尔·波特也用自己的笔详细记录下他与隐士们的交流,以及他所看到的中国现代隐士们的生活现状。
横渡南峰全真崖(《空谷幽兰》配图)
山中问道(《空谷幽兰》配图)
这些现实中的隐士,并不如比尔·波特曾经想得那么浪漫:“在云中,在松下,在尘世外,除了山之外,他们所需不多:一些泥土,几把茅草,一块瓜田,数株茶树,一篱菊花,风雨晦暝之时的片刻小憩。”
相反,他们过着最原始的生活,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孤独和贫寒,甚至疾病缠身,然而他们的内心却无比平静,他们拥有灵魂深处纯粹而坚定的一簇火焰,就是坚持和相信自己的修行。
就像仙姑观的谢道长:“除了膝盖有点儿关节炎之外,他的身子骨异常硬朗,心清澈得就像久雨后的天空”
谢道长和比尔·波特(《空谷幽兰》配图)
88岁的圆照比丘尼住在破旧的小土房里,写下的“慈、悲、喜、舍”,却“清晰有力,就像她的心一样。”
圆照比丘尼(《空谷幽兰》配图)
比尔·波特将终南山上下几千年的人和故事,娓娓道来,同时真实地记录着自己所看,所听,所感,“速写”式的语言,却总能戳中人心底柔软的角落。
他记录下被摧毁的老树,也让读者看见:“多瘤的残干上,又冒出了新芽”;他描述登山的险峻,也不忘告诉大家:“四下里环顾,有一只蓝尾巴的蜥蜴正在享受着清晨的阳光”......
他讲述隐士的故事,也传达着“隐”在当下社会对人的启迪:“只要你不受欲望的困扰,只要你的心不受妄想左右,那么你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根本没有什么区别。”
“
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生命的起点一路跋涉而来,途中难免患得患失,背上的行囊也一日重似一日,令我们无法看清前面的方向。
在这场漫长的旅行之中,有些包袱一念之间便可放下,有些则或许背负经年,更有些竟至令人终其一生无法割舍。但所有这些,都不过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幻象罢了……
—— 比尔·波特
《禅的行囊》依然是比尔·波特在中国的文化探寻之旅,只是这一次,由“寻隐”变成了“寻禅”。
从北京到香港,从贾公祠到云冈,从大钟寺到五台山,走遍大半个中国追寻六位禅宗祖师的足迹,并拜访了他们开创的六个禅宗道场。
这一次,他也没有带摄影师,孤身一人踏上了旅程,但对于比尔·波特来说,从接触到中国文化那一刻开始,他就从没有“孤身一人”过。
比尔·波特的寻禅路线(《禅的行囊》配图)
讲“禅”是很复杂、很深奥的一件事,我想大多数人是没有耐心去读一本《六祖坛经》的,比尔·波特也并不热衷于术语的堆砌灌输。
他就是一个可爱的老头,带领自己的读者,从南到北走一遍,写下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所探所访、所思所想。
他也会吐槽凌晨3点的集体念诵:“恨不得夺路而逃”;
寺庙早课结束,第一件事要去穿秋裤:“我匆匆跑去卧室,穿上我的秋裤,又匆匆跑回......至少这回不会被冻僵了。”
《禅的行囊》豆瓣评分高达9.1分
而透过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我们也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文化中习以为常或引以为傲的东西,甚至你可以将这本书作为一本特色文化旅游指南。
他去古钟博物馆,被永乐大钟所震撼:
“在过去,大钟每天晚上都要敲响,每个北京人都是听着它的声音入睡的。遇到旱灾,皇帝就会带领整个宫廷来敲钟,同时焚香求雨,钟声终日响彻全城。”
他在大同华严寺,被满寺的雕像所惊艳:
“我看到了足够我回味好几辈子的佛像,而且全都令人赞叹不已......我看到了足够我回味好几辈子的佛像,而且全都令人赞叹不已。”
大同华严寺下院(《禅的行囊》配图)
他去无相寺,被108次钟声,108记鼓声感动得一塌糊涂:
“比丘尼仁明走到大殿的一角,开始敲钟......和着钟声,女居士也使出浑身力气开始击鼓。一百零八记鼓声代表人类的一百零八种烦恼,而象征着解脱的无相之钟同样鸣响了一百零八次。两位女士发出的声音摇撼着十方世界,令山谷里的每一位修行人警醒。烦恼与解脱。二者总是相伴而行。”
无相寺比丘尼仁明和皈依的女居士(《禅的行囊》配图)
比尔·波特幽默朴素的语言描述着他遇到的每一件事。
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见其人。
没有怪力乱神,没有矫揉造作,也没有高深莫测,即使对“禅”无感的人,读完心里也会觉得澄净和欢喜。
而在这途中却又不乏严肃的思考,比尔·波特在文中说:“已经有爱,为何还不知足?”
这本书或许也是一个机会,让忙碌不停歇的我们,得以停下来,给自己一个呼吸的空间,放下那些看似难以割舍的包袱,生命会收获不一样的解脱。
“
我所拜访的诗人们的墓地彼此之间竟有那么大的区别。有的简陋,有的宏伟,有的已经变成农人的耕地,而有的则成了乡村垃圾场。
但他们的诗歌却流传下来,在那些甚至没有什么文化的农人的明灭烟火里鲜活着。那些诗并不会专属于富商或者高官,诗歌可以超越财富和权力,它直入人心,甚至能让人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
—— 《比尔·波特》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踏上这段旅程时,比尔·波特已经年仅古稀,却义无反顾的再一次来到中国,坐火车、挤长途客车,深入深山田野,探访他心中敬仰的诗人。
他接触的第一个诗人是寒山,最喜欢的诗人是陶渊明。
诗人于他,是老师,是知己。
“千年以前的诗人,我一个外国人住在那么远的地方,也受他影响,这就是诗歌的力量。
你赚多少钱,你皇帝的力量那么大,都没有什么影响。但你看诗人的影响,是整个世界的。最好的诗人是把他的心挖出来,我们的心都一样。”
比尔·波特在陶渊明墓前翻看的史料
一路上,69岁的比尔·波特沿着黄河、长江,从北京出发,前往曲阜拜谒孔子,到济南拜谒李清照、辛弃疾,往西安拜谒白居易、韦应物......
一些诗人的墓成为景点,一些诗人的墓已是荒地,还有一些诗人的墓,遍寻不到,比尔·波特就在诗人曾经在的地方,敬一杯酒,念一首诗。
就像这本书的书名《寻人不遇》,中国古人有时候去拜访友人,门锁着,友人不在,却也觉得充满诗意,对于比尔·波特来说,找过了,来过了,感受过了,也是一种满足,有时候缺憾也是一种美。
玉米丛中的李商隐之墓(《寻人不遇》配图)
而让我格外感动的是,这一路陪伴他的不仅是古人,更有不期而遇的同伴。
可能是出租车司机,可能是路遇的村民,比尔·波特寻访杜牧墓地时,村民带他来到墓地原本在的地方,那里已经成为了一个垃圾场。
比尔·波特便在那里倒了一杯酒,喝了一口,把剩下的酒都倒进坑里,随后吟诵起他最著名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时围在一边,原本看热闹的村民也都跟着一起念起来,念完所有人都爽朗的笑了起来,读到这里真是感动的不得了,这大概就是诗的力量,也是比尔·波特所说的心的力量,纵使方寸之地,亦有诗和远方。
杜牧墓坑(《寻人不遇》配图)
在湖州,为了寻找石屋清珙禅师的墓地,比尔·波特不慎踏空摔伤,三处骨头断裂,不得不中断旅行,先后在湖州和西雅图动了两次手术,脚踝被打上了两块钛板和24颗螺丝钉,然而休息的差不多之后,他就立刻回到中国,继续完成旅行。
看完这本书,会为比尔·波特感动,更会为中国的诗歌感动,时光荏苒,诗人的名字或许会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变得模糊,但他们留下的诗却具有穿透时间的力量,照耀着后人的脚步。
《禅的行囊》里,比尔·波特回忆从美国到中国之前,他去医院和102岁的奶奶道别,在医院门口遇见了一个流浪汉,听到比尔·波特要去中国台湾时,立刻红了眼。
这个流浪汉曾是二战的一名飞行员,在菲律宾被击落,被当地“猴人”救下后,便开始了在丛林里快乐自在的群居生活。但当他被发现,重新回到人类社会时,他却变得无比迷茫,打了几份工都找不到意义,于是开始了二十多年的流浪。
“当初我根本就不应该从‘猴人’的丛林里离开。”流浪汉认真地对比尔·波特说,“如果你也找到了你的‘猴人’,别再犯和我同样的错误。”
而在《禅的行囊》最后,比尔·波特这样写道:三十年来,我翻译佛经和中国古诗,直到今天,我仍然没找到比这更有意义的事情。
原标题:《看哭了!一个美国人写的中国故事,豆瓣评分高达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