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峰林立的云南石林、瑰丽奇特的荔波峰丛、奇山秀水的桂林风光、幽美壮丽的重庆武隆……这些鬼斧神工的喀斯特地貌或许曾让你惊叹连连,但你或许不曾知道,它们能够被纳入世界自然遗产从而闻名世界,全都离不开一个人的贡献,他就是我国岩溶地质领域的第一位院士——袁道先。
近日,在西班牙Malaga大学Eurokarst2022会议上,评出了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岩溶委员会“50年终身成就奖”得主,全球仅三位,袁道先位列其中。
袁道先今年89岁,任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水文地质学家、岩溶学家,199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岩溶地质领域的第一位院士。
“虽然早已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满头银发的袁道先却每天清晨开始工作,70年如一日地思考着岩溶问题。”西南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70年来,袁道先不仅推动我国岩溶学走在了世界学术前沿,也为全球的岩溶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九死一生,数十年深耕国内
建国初,我国的地质研究团队人员紧缺,千余万平方公里国土的资源探寻工作显得艰巨而困难。为了培养地质学人才,推动新中国地质学的发展,谢家荣院士于1950年创办了南京地质探矿专科学校,年轻的袁道先抱着“国家需要什么,我学什么”的想法毅然报考,从此开始了在岩溶地质领域的70年深耕。
“我一辈子做地质研究,长期在野外勘察工作,遇到毒蛇、滑坡都是常事,可以说是‘九死一生’。”袁道先回首往事,如是说道。
20世纪50年代,袁道先在雅鲁藏布江进行区域水文调查,在路过隆子县的一段峡谷时,由于峡谷过于陡峭,他只能在风化严重的花岗岩上攀爬前进,缓慢的前进中袁道先脚底一滑,险些跌落,若不是同行的藏族姑娘将他死死拽住,袁道先就坠入脚下怒吼奔腾的江水中了。60年代,袁道先担任成昆铁路金沙江以南200公里的线路勘察队副总工,在地质环境复杂的山野间勘察了几百个工点,冒着种种危险查清地质隐患,保证了成昆铁路顺利建成通车。
1958年至1978年期间,袁道先先后担任了山东水文地质大队、云南水文地质大队技术负责人,地质部南江大队、第六水文地质大队副总工程师。在辗转多地的研究工作中,他更多地接触到岩溶问题,也面临着更加复杂多样的地质环境,为了查清地下河的来龙去脉,袁道先无数次钻入深洞中探险,常常滚得浑身是泥,遇到狭窄的洞穴,无法转身躲避的袁道先只得同毒蛇恶虫苦斗。
有一次在兴安,他和同事探洞完毕准备退出洞穴,绳索缓慢上升,袁道先刚刚接近洞口,猛然发现一条剧毒金环蛇从他头顶上方悄然滑过,情急之下,他挥起手中的地质锤砸死了大蛇。后来,袁道先才知道,那个洞穴是当地百姓都不敢闯的“蛇窝”。
“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丰富的矿藏。”这首《勘探队员之歌》唱出了那个年代地质工作者们的心声。
从黄河到西藏,从山东到云南、重庆再到广西,袁道先背着行装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也从一个青涩的小伙子成长为一位独当一面的总工程师。
1978年,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在广西桂林建立岩溶地质研究所,袁道先被任命为第一任所长。在这一时期,他提出了岩溶动力学理论、岩溶地下水含水介质不均衡性概念、中国区域岩溶的基本特征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将中国的岩溶研究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携中国岩溶宝库走向世界
“我国是全球少有的‘天然岩溶档案馆’。坐拥这么大一个宝库,我们应当对世界岩溶学作出更大贡献。”袁道先说。
袁道先高度重视岩溶研究的国际合作,他利用自身英语与地质专业的优势,走出国门,对多个国家的地质现象进行现场调查和勘测,并将大量的岩石标本和原始数据带回国内进行进一步的对比研究。他就这样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学,不知不觉走遍了全球45个有岩溶现象分布的国家。靠双肩背回来的珍贵资料,塞满了他的3个书房,堆起来能触到天花板。
20世纪90年代以来,袁道先和他的团队开始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地球科学领域的合作,并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要成员。他领导的国际工作组连续主持实施了5个与岩溶相关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项目,得到了岩溶研究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在推动我国岩溶学走向世界的同时,也推动了全球岩溶研究的进步。
进入21世纪,随着岩溶科学研究的深入,世界各国岩溶科学家达成共识——建立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共同解决当前岩溶地区最紧迫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岩溶大国,各种岩溶类型发育齐全,多姿多彩的地下溶洞造就了全球少有的“天然岩溶档案馆”,基于这一条件,袁道先决心争取让研究中心在中国落户。2003年11月,时任IGCP 448项目主席的袁道先认为中国申请国际岩溶研究中心的条件已经成熟,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提交了在桂林建立国际岩溶研究中心的申请书。
然而申请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当时袁道先团队的研究水平虽然已经得到了业界的认可,但部分国际知名专家仍然不赞同在中国设立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为了获得国际的认可,袁道先带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名岩溶专家,在中国进行了行程达6000多公里的实地考察,一路上袁道先现身说法,进行实地讲解,最终,各国的专家被他的学术思想折服。2008年2月11日,中国国土资源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签署协议,正式将国际岩溶研究中心挂牌落户到中国桂林,这是我国第一个由联合国授权设立的地学研究中心,不论是对于我国还是对于世界,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005年以来,袁道先同国内外岩溶学家一起积极推动重庆武隆喀斯特与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喀斯特申报“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并于2007年6月申报成功。
2012年以来,他又全力推进重庆市金佛山联合贵州施秉、广西桂林和广西环江申报第二批“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项目。历时两年,在2014年6月,“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项目作为对“中国南方喀斯特”项目的拓展,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中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
申遗成功给这些地方带来了极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也丰富了世界岩溶宝库。
岩溶学也是服务老百姓的学问
“岩溶学不是书斋里的学问,是要为老百姓服务的。”这是袁老经常告诫学生们的一句话。
我国是岩溶大国,岩溶区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这在塑造奇绝秀丽的喀斯特风光的同时,也造成了石漠化的现象。西南地区是我国岩溶地貌最典型的地区,岩溶水文地质结构特殊导致植被退化、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地区寸草不生,这样的环境造成了岩溶区普遍贫困的现象,贫困与岩溶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如影随形,形成恶性循环,这深深地刺痛了袁道先。
袁道先将石漠化视为继西北地区沙漠化和黄土地区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并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关注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贫困问题。
“石山地区贫困问题一天不解决,我们的岩溶工作者就一天没有尽到责任。”他的话掷地有声,更是给自己立下的军令状。
针对西南地区石漠化的“病情”,袁道先带领团队因地制宜地开展石漠化治理,与多个植物研究所合作,帮助岩溶区农民在石缝中种植金银花、连翘、火龙果等经济作物,不仅有效地阻止了水土流失加剧,也保证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效益。如今,重庆南川的金银花种植基地和广西平果的火龙果种植基地都已成为我国石漠化治理的成功典范,帮助无数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为了进一步推进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的深入,袁道先与多位专家一起,跋涉6000公里考察西南贫困山区,向国务院提出西南岩溶山区科技脱贫建议。在袁道先等院士的不懈努力下,“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被纳入我国“十五”计划纲要,并在“十三五”计划中继续进行。我国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石漠化地区的民生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70年来,袁道先院士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和区域发展等许多国际、国内重大课题中作出巨大贡献,极大地丰富了岩溶学科的理论,为解决世界各地共同面对的岩溶资源环境问题提供了有益思路与方法。
70年躬耕不辍,今朝实至名归!
文|周怡萍
编辑|董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