圜则九重,孰营度之?千百年来未能被量度的宇宙星辰,在他的研究下逐渐展露出清晰的面貌。
他就是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科协等部门组织遴选出的2022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献华。
为记录地球脉动翻山越岭,为研究月壤深耕40余载,丈量地球年轮,刷新月球认知,他用潜心研究实现举世瞩目的“中国速度”。
李献华长期从事大陆形成和演化的同位素年代学、地球化学理论研究和微区原位同位素分析技术研发与应用。
他带领月球研究团队从7月12日接收嫦娥五号样品、7天完成分析测试、16天完成论文撰写投稿、100天在Nature上同时发表三篇文章,揭示了月球最年轻的岩浆作用年龄为20亿年,将科学界认知的月球岩浆活动结束时间推迟了8—9亿年,彰显出中国科学家独立自主的创新能力和刷新月球岩浆-热演化历史纪录的“中国速度”。
国内外科学家认为这些新成果“改变了我们对月球的热历史和岩浆历史的认识”“对我们认识月球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支撑这一重磅结果的,是3克月壤样品。
“2020年12月嫦娥五号月壤样品返回后,我申请获得了3克月壤。月壤平均粒度约50微米,肉眼看上去比面粉还要细。小颗粒都粘在容器壁上,我的直观感受是一定要先确保样品保存完好。”李献华说,碰到月壤样品那一刻,心跳加速了。
时间在一分分流逝,科研也紧锣密鼓:在样品到达研究所的第53个小时,团队就获得了嫦娥五号玄武岩第一个定年数据;第55个小时又获得了第一个氢同位素和水含量数据;第7天完成全部预定分析任务,为今后的月球探测和月球演化提出了新的科学问题和研究方向。
很多人惊讶他们的速度之快,李献华说:“全世界的人都在等着这个研究结果,这是一件影响中国科学家科研声誉的大事。”
从“嫦娥应悔偷灵药”的古老想象,到不断刷新历史纪录的月球研究成果,在璀璨的科研成就背后,是李献华数十年如一日的近乎苛刻、务实严谨的科研追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李献华和团队长期研究同位素定年新技术新方法,用了3年时间将高精度U-Pb同位素体系定年的空间分辨率从传统的10μm提高到5μm,又用了10年时间,将离子空间分辨率进一步提高到小于3μm的国际领先水平。这项技术发表于2020年,而就在2020年年末,“嫦娥五号”带回月壤样品,这项技术也在研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言传不如身教。在科学探索的同时,李献华身体力行地教育后辈。
“科学研究就像4x100米接力,培养年轻一代科学家是他的职责所在。任何人在自己的棒次都不能掉棒,但是也一定要安稳交棒,1个人跑400米不可能比4个人跑100米接力更快。”李献华说,教书育人是一个把书本念“薄”又念“厚”的过程,教学相长,自己也能不断温故知新。
他长期担任多个国内外杂志的主编和编委,工作量极大,但对待学生的事情从不含糊,总是愿意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大家的工作进展和生活状态。
学生们的文章,尤其是第一篇论文,大到文章立意把握,小到单词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都会特别细心地修改。不管多忙,发给他的论文总能在第二天收到修改稿。
“我常跟学生们说,一是要做重要的科学问题;二是工作要扎实,只有扎实的工作,才能延长我们工作影响的‘半衰期’。”李献华说。
他犹如耀眼的一束光,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位学生。
在获得2022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后,李献华最想对青年科技工作者说:“科学引领,技术先行。研究专业领域里最重要的科学问题,要把技术研发做扎实。”
原标题:《《科技日报》采访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李献华:用中国科技丈量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