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的人生奋斗历程,都是一部珍贵的档案史。一个卓有成就的人,他的档案史更是一部极具教育意义的教科书。他们充分地见证时代,参与时代,在与时代共进中,展示着与常人不同的毅力、境界、精神,做出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和更大的贡献。
卧龙区档案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名人档案的征集工作,正是由于几代档案人的档案收藏保管意识, 对南阳籍名人的敬仰意识,几届领导人的文化重视意识,冯友兰、姚雪垠、孙文青、吴云鹏、二月河、杨廷宝、冯宗璞、郭家申等著名人物档案陆续入驻区档案馆。2022年卧龙区档案馆又与杨廷宝后人联系交流,征集了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杨廷宾、国家水声专家杨士莪珍贵档案入驻区档案馆,成为区档案馆乃至卧龙区的珍贵文化财富,成为卧龙区文化宣传教育的一张重要名片。
卧龙区档案馆为这些名人档案建立了特藏库、名人展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接受社会各界前来参观学习,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更是具有积极的意义。
每一次近距离地接触他们,看着他们,仿佛都在与智者对话。俯首一张张案卷,一册册典籍,再仰望着一个个人物展览,思绪也跟随他们的人生在不同的时空里感知、经历和体会, 精神再次受到感召,灵魂再次受到洗礼。
他们如一道道星河、一盏盏明烛,在用自己的经历、眼界、经验,以一个跨世纪奋斗过近百年的人、一个饱经沧桑阅透世事的过来人、一个有着无数成就故事的人告诉你,在漫漫人生里如何战胜困难、战胜黑暗、战胜孤独、战胜寂寞,而始终不要忘了初心、忘了国家、忘了理想、忘了使命、忘了愿望,永远要以战斗者的姿态,朝着你与祖国伟大事业结合起来的远大目标去战斗、去奋斗,永无止境,永不停息,让有限的生命变得更有价值,让人生在不断地努力奋斗中展现它的意义!
著名文学家
姚雪垠
生前马拉松,死后马拉松。
姚雪垠(1910-1999),中国著名文学家,河南邓州人。卧龙区档案馆馆藏姚雪垠先生珍贵手稿、著作等。“生前马拉松,死后马拉松”是姚雪垠先生的其中一个座右铭,深深为姚老这样一句话所震撼。
田永清上将在姚雪垠研究会上阐释过姚雪垠先生的三个座右铭,讲到“生死马拉松”时说:这是姚雪垠开始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第一个座右铭,他所谓“生前马拉松”,是说人们度过漫长的人生道路,并对社会做出应有贡献,就好比参加马拉松赛跑一样,中途一刻也不能懈怠,不能停顿;所谓“死后马拉松”,是说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只有在他去世之后,才能“盖棺论定”。但对有些人来说,即使“盖棺”了,也还不能完全“论定”。比如对于一些人的人品和作品,在他们去世之后的很长时间里,后世之人还会展开争论,或取或舍,或褒或贬,众说纷纭,这是常有之事。 有些人的作品,刚一写出来,也可能热闹一阵子,但很快就会黯然失色,被人遗忘。而有些人的作品,当时可能还不被人们所理解和重视,但时间越久远,就会越显示出它的生命力,甚至成为传世之作。
姚雪垠先生出生在战火连天的年代,他的童年充满了曲折和艰辛,非常的历史环境不但没有磨灭他童年时的梦想,反而坚定了他爱国的信念和理想。原名姚冠三,十四五岁时改名为姚雪痕,后来新文学运动的兴起,又改名雪垠, 对未来充满光明的信心和发奋图强的信念。上个世纪30年代初,他立志走文学创作道路,奋笔疾书,坚持如一,以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精神,在文坛艰难跋涉了70个风雨春秋。 姚雪垠一生不管是在风雨、坎坷、屈辱的逆境中,还是在春风、阳光、荣耀的日子里,都始终用自己三个座右铭“耐得寂寞,勤学苦练”、“打破条件论,下苦功,抓今天”、“生前马拉松,死后马拉松”激励自己,在北京初期生活极其困难,完成了《春暖花开的时候》这部经典长篇小说,随后又创作了颇有影响的中篇小说《牛全德与红萝卜》、《重逢》,1945年又创作了自传性长篇小说《长夜》(法译本1984年获马赛纪念勋章),1958年被下放到郊区农场劳动改造,决心如司马迁写《史记》一样独自创作《李自成》,1963年第一卷完稿,1977年第2卷出版,1981年第3卷出版,第二卷于1982年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1999年5卷终于完成,于11月姚雪垠去世后《李自成》5卷12册终于在亲人好友帮助下全部出齐, 历时30余年,约300余万字,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文笔新颖,堪称农民革命战争的历史画卷,成为当年最畅销历史小说,2000年荣获“中国图书奖”。这期间姚雪垠先生又写下了大量的散文、评论性文章,在当时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姚雪垠先生创作无止境,以他“我还要像一匹老马,不需鞭打,继续长征(姚雪垠《八十愧言)》”,以“非常坚强的事业心和永不消沉的进取心(姚雪垠《我的前半生》)”、以九十岁高龄终完成巨著的马拉松精神一直在创作在奔跑,一直在实践着他的座右铭。他去世的二十余年里,邓州市建立了文学纪念馆,全国成立了文学研究会,《姚雪垠画传》(区档案馆编辑)、姚雪垠书系、姚雪垠《李自成》手稿等陆续出版面世,其人品、作品都成为后人学习研究的典范。
Museum Day
一代哲学家
冯友兰
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以致中庸。
冯友兰,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南阳市唐河县人。卧龙区档案馆馆藏其珍贵手稿、著作、实物档案等。
冯友兰先生一生学贯中西,致力于哲学研究,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被誉为“现代新儒家”。冯友兰在《新原人》一书中提出的“人生四个境界”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如精神灯塔,光照后人。档案柜里,冯友兰先生在八十岁时写下的“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致中庸”、九十岁写下“何止以米,相期以茶”的对联表达着一位老哲学家仍然继续担当使命 研究的愿望、以及在双目及近失明于九十五岁高龄仍完成哲学新编的创作精神,无不展现一代大哲生前无止境创作,以阐旧邦辅新命的天地境界浩气长存、留芳百世。全国冯学研究理事会、唐河冯友兰纪念馆的建立、区档案馆编辑出版《世纪哲人冯友兰》、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特藏库等形式举办的纪念展览,研究冯学、宣传冯友兰哲学思想、爱国精神的火炬全面开花代代弘扬。
Museum Day
历史学家
孙文青
借问叟愿何所寄,不在身家在天下。
孙文青(1896—1986),历史学家,名林翰,号素庵,南阳社旗县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任南阳中学教务主任、南阳县教育局长,1950年之后任河南省文管会副主任兼省博物馆馆长等职。孙文青也出生在困难的家庭,在困境中发奋学习考上北师大,之后长期从事文史研究,尤其是在南阳汉画像研究和保护领域作出开拓性贡献,曾主编《南阳汉画像汇存》,并发表《南阳汉画像访拓记》《南阳仰韶彩陶发现记》《南阳新石器时代初步探讨》等文章,为南阳汉画馆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宣传南阳提高南阳知名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文革平反后,晚年的孙文青仍然热情不减,还希望组织安排适当工作,去搞历史研究,86岁时依然笔耕不辍,连续向《光明日报》投寄《嫦娥奔月传说的历史依据--后羿与嫦娥故事研究小结》,又撰写《楚的兴亡、楚的发展、楚营北方》大事年表。孙文青在自己的一首诗里有这样一句话:“借问叟愿何所寄,不在身家在天下”,心怀天下的人生情怀可见一斑。馆编《孙文青评传》成为社会各界前来参观学习研究的重要参考。
著名作家
二月河
黄河二月冰凌开,万物复苏欣向荣
二月河(1945-2018),原名凌解放,著名作家,生于山西昔阳,后定居于南阳。馆藏有二月河先生珍贵手稿、著作等。
少时的凌解放并不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好学生,但一直对课外读物是情有独钟如饥似渴,即使在“被水淹过、炮崩过、电打过、房屋塌了扣住过”等最困难时期也没有放松对看书的热爱。“处处留心皆学问”、“好的书籍胜过好的大学”是二月河经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二月河这个名字,黄河二月冰凌开,万物复苏欣向荣,一是凌解放为纪念自己幼年辗转于黄河之畔,不能忘祖之意,二是寄托自己的理想和希望。二月河的创作活动,之后也正如江水一样,奔流不息,一发不可收拾。在改革开放初期二月河开始着手撰写帝王系列,一边进行“红学”研究,一边涉猎大量清史档案、搜集大量清史资料,《康熙大帝》第一卷《夺宫》一出版便引起社会轰动,随后《康》《雍》《乾》煌煌五百二十万字的帝王系列烣弘现世,震惊世人,陆续被再版,被拍成影视作品,卓著成就影响着海内外的读者、爱好者。2018年去世时,全国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吊唁,大量祭奠文章登上报刊头条,二月河的历史,和他书写的历史,终被时代铭记,烙入史册。
著名作家
宗璞
痴心肠要在葫芦里装宇宙,
只且将一支秃笔长相守
宗璞,著名作家,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生于北京,原籍河南唐河县,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曾就职于中国文联及编辑部工作。1948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红豆》,随后创作的中篇小说《三生石》、短篇小说《弦上的梦》、散文集《丁香结》、童话《总鳍鱼的故事》等都获得全国优秀奖项。
后又抱病奋力创作《野葫芦引》长篇系列小说,1988年出版第一部《南渡记》就获得好评。创作《东藏记》时已65岁,历时七年,多次手术导致眼盲,又与病魔斗争中完成,并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而后创作了《西征记》《北归记》。2018年始创作《北归记》时,近90高龄,眼盲症依然伴随,无法写作,靠强大的记忆及创作力进行口述,由身边的人进行记录再打印出来排成一号字,宗璞拿着放大镜再进行一一校对。尽管如此艰难,但《北归记》出版后又获得了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
卧龙区档案馆负责人与聂振弢教授到北京看望宗璞先生
“虽然我现在身体不好,但我很努力”,创作的三十多年里宗璞都在与病魔斗争,但都不曾泯灭她对文学创作的热望,孜孜以求,与病魔赛跑,终成所愿。
从文70余载,宗璞留下了一段段隽永的篇章。铁凝曾评价:“读宗璞的小说和散文,总是联想到这样的词句:典雅、雍容、淡泊、真诚、严谨、坚忍、清白以及天性淳厚。”孙犁也形容她的文章“肺腑中来”,“流淌在胸间的万般感受”能打动无数人的心。
而宗璞曾用一首散曲自述生平:“人道是锦心绣口,怎知我从来病骨难承受。兵戈沸处同国忧。覆雨翻云,不甘低首,托破钵随缘走。悠悠!造几座海市蜃楼,饮几杯糊涂酒。痴心肠要在葫芦里装宇宙,只且将一支秃笔长相守。”这份文人风骨和思想光亮,是中国文坛的一隅光明温暖,也滋养着无数的后来人。
辛亥革命的先驱
杨鹤汀
天下为公,敢为人先。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杨鹤汀(1877——1961年),名维禄,河南南阳人,北京政法学堂毕业。教育先驱,反清猛士,南阳同盟会领军人之一,民国南阳第一任知府。
清代南阳市区有“孙坑米家、南关杨家、东关勇家、白庄张家”四大家族之说,但是经历百年,三代延续有名望,至今保有影响力的家族,只有南关杨家。杨家祖上经商致富,到了杨鹤汀,他接受了新思想,一心思变,参加辛亥革命,是南阳最早的同盟会会员。
积极发展公学,推行现代教育,打破守旧思想,开办女中,自任校长。创办之始,初借张嘉谋私宅,继借任德甫宅院上课,后在老盐店上课,历尽艰辛,终告成功,由此荣获南阳私人兴学之先导。
他领导了南阳地区的辛亥革命,经过秘密筹备,兵不血刃地推翻了南阳的清政府,成为了南阳民国第一任知府。杨鹤汀作为辛亥元老,在革命胜利后不居功,在两党纷争之时,远离是非,全身而退,做出属于自己的判断,是一个始终头脑清醒的人。
1947年初,杨鹤汀辞去南阳县参议长之职,离开家乡,赴南京长子杨廷宝处,晚年致力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推广和研究,并将仲景著作翻译成浅显的白话,以便更多普通人能够了解中医经典。
杨鹤汀著《伤寒论浅歌》
“天下为公,敢为人先。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是杨鹤汀一生的概括,其实也是杨家能够三代传承,都卓有成就的家族密码。
杨鹤汀育有三男三女,长子杨廷宝,著名建筑学家,中科院院士;次子杨廷宾,早期中共党员,著名版画家,曾任中国美术馆副馆长;三子杨廷寊,建国前中共地下党员,参与治理淮河,半生从事水利事业,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离休干部;长女杨廷宜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就职于南阳市人民医院;次女杨廷宁三十年代在北京专科学堂(中央美院前身)学习、三女杨廷寓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在云南安宁中学教书,均受高等教育服务社会。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杨廷宝全家回老家南阳避难。图为在武侯祠杨廷宝所拍摄全家照。自右起:父杨鹤汀、幺儿杨士萱、大妹杨廷宜、长女杨士英、后母、二儿杨士芹、妻陈法青、长子杨士莪、小弟杨廷寊、三妹杨廷寓、次女杨士华。
著名建筑学家
杨廷宝
近现代中国建筑第一人
杨廷宝(1901-1982),字仁辉,河南南阳人。中国20世纪的建筑巨匠、杰出的建筑学家、中国建筑职业实践的开创者、中国建筑教育的一代宗师。
杨廷宝其父杨鹤汀是辛亥革命时期南阳同盟会负责人之一,母亲是米芾的后人。杨廷宝与梁思成当时并称建筑界的“南杨北梁”。当时杨廷宝先生所处的时代正值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现代转型,面临重大变革与挑战。杨廷宝先生与其同时代的一批学者开创并奠定了中国建筑的学科体系、职业实践和教育范式,而杨廷宝先生因其融汇中西方建筑文化的思想理念、逾百件类型广泛的经典存世作品、深耕明慧影响深远的教育贡献,成为这一开创者群体的杰出代表。
杨廷宝先生在建筑设计及遗产保护、建筑教育、专业组织及国际交流等方面跨越积集于一身,在国内、国际建筑学界享有很高声誉,被誉为“近现代中国建筑第一人”。
其一生主持、参与或指导完成的建成作品120项(据现有信息统计)。1949年之前,设计建成89项,其中56项如今已被列入国家、省、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1949年之后,完成31项,其中多项为国家重大工程项目。
他对中国建筑教育的推动,以及近现代中国建筑教育体系的完善贡献卓著,其影响绵延至今。
央视《百年巨匠》节目曾评价杨廷宝先生:“设计了半座南京城”,这句话并非虚言。据统计,杨廷宝一生总计约120项作品,在南京与杨廷宝相关的工程项目有近70项,他留下的建筑经典成为刻在南京城市肌理上的永恒记忆。
1982年杨廷宝回到南阳指导南阳医圣祠的修复重建
1982年4月,廷宝应邀回到故乡南阳,参加研究扩建医圣祠工程方案。又在南阳市城市规划会议和学术报告会议上,对古建筑的修葺、自然环境保护以及市政建设等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在家乡11天,都在工作。当年12月23日,不幸在南京逝世。临终前,他还念念不忘祖国及家乡事业,躺在病床上,一字一顿地给孙儿背诵陆游的《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杨廷宝与梁思成并称“南杨北梁”,但显然杨廷宝更为低调,他的一生给人的印象是兢兢业业,没有炫耀,没有争权夺利,没有张扬的个性和花边轶事,杨廷宝对自己的评价只是:“我这个人没有别的本事,就是老老实实按部就班做我力所能及的事。”
杨廷宝夫妇与子女在北京亁面胡同的四合院住所内合影
杨廷宝的五个子女,也都事业有成,其中杨士莪是我国著名的水声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
杨廷宾
延安早期的革命者
杨廷宾(1910~2001)河南南阳人,杨鹤汀的二儿子,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国立北平艺术学院西画系,受业于徐悲鸿大师。1936年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技术员,参与了第十三次殷墟考古的工作。1937年冬赴延安,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成为延安的木刻版画家,解放后任中国美术馆副馆长。
杨廷宾1925年考入中法大学附属西山中学,1930年考入北平大学艺术学院西画系。1935年毕业返乡任教期间经王冶秋介绍,为鲁迅先生搜集南阳地区汉画石像拓片二百四十余幅。1936年在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参与考古组安阳殷虚发掘团第13次工作,在小屯村发现龟板堆积层模型。1937年冬奔赴延安,曾和古元、力群等一批木刻家一起为延安《解放日报》等报刊创作了一大批木刻作品。1945年中共七大期间,配合毛主席《论联合政府》和朱德总司令《论解放区战场》两篇报告,创作了毛主席、朱总司令两幅木刻肖像画刊登在延安《解放日报》上,中央党校为赠给“七大”代表纪念品,请杨廷宾设计绘制有毛主席肖像的火柴盒,这幅作品,于1992年由中国革命博物馆(现中国博物馆)永久收藏。1945年抗战胜利后,杨廷宾随部队从延安出发赴东北地区开展工作。东北地区解放后,杨廷宾转战东北,为战后东北建设尽心竭力做出了贡献,1964年春调任中国美术馆任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成员,1970年因骨折休养,任中国美术馆顾问,1983年离休。
区档案馆负责人到北京接收杨氏家族档案捐赠
低调,忠诚,坚毅,居功不傲,不求闻达,为了革命需要,甘愿放弃个人爱好甚至已有的成就,这就是杨廷宾。诚如《杨廷宾评传》中所说:他首先是一个革命者,一个彻底的革命者。
水声工程学院士
杨士莪
守护心中的那片蔚蓝
杨士莪,男,汉族,1931年8月9日出生于天津市,河南南阳人,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最早的水声领域研究专家之一,现任中国声学学会名誉理事长。
杨士莪是杨廷宝长子,杨士莪认为,自己的成就得益于家族。他清楚记得:“童年时值抗战逃难,全家人被迫多次搬迁,但都没舍得丢下那一大箱重重的、孩子们无比喜爱的书籍:童话、小说、历史故事和科普读物,这完全基于书香家族对文化对教育的重视。”
1950年,杨士莪在清华大学肄业;1950年-1952年在大连第一海军学校任教;1952年-1972年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1982年-1986年,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先后担任副院长、水声所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被西北工业大学聘为教授。杨士莪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水声学原理、水下噪声学、水声定位系统。
杨士莪先生我国水下噪声学研究的开拓者和水声学术带头人之一。倡导水声物理、水声换能与水声设备的结合,并在军事工程学院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理工结合、完整配套的水声工程专业。首先开展国内水声定位系统研制,领导完成一系列用于不同目的的长基线、短基线和超短基线水声定位系统;解决了水面、水下、和海底目标位置,以及水下航行体轨迹定位问题。积极推动和领导了我国多次大型水声海上考察,获取了大批不同海洋环境条件下水声传播等方面的宝贵资料。领导了矢量传感器在国内的研制,并积极进行推广应用;在国际上首先进行了低噪声水洞的设计、建造与测量方法研究;提出了探雷声纳目标识别的新途径;领导了国内借助地声手段对水中目标进行探测的研究。曾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4本。
杨士莪先生还是战略科学家,组建了水声研究所,带领一批科学家完成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水声定位系统。他始终站在一线,无论是学术上,还是思想上,他的敏锐性和洞察力让人折服。
“我们拥有广泛的海洋权益和海洋利益,应该增强海洋意识,承担起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责任和保护海洋的义务。”在数十年的教学和人才培养中,杨士莪将自己的海洋理念传递给学生们:中国的领土是1260万平方公里,包括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海洋国土需要爱护、守护、保护。
在他看来,搞科研的目的是让祖国更强大,并将其作为毕生研究领域,在澎湃的大海上,他迎风破浪,承担起使命担当,守护着那片蔚蓝。
时光荏苒,如今杨士莪院士已经九十多岁了,依旧勤勉如初,青青莪者,如“莪”一般,毕生工作在水边,生命不止,壮心不已……
看着档案馆一排排名人档案,一盒盒案卷,如历史长河中的颗颗璀璨之星。这厚厚的案卷里装着他们个人的一生。他们为自已热望的事业、为与祖国息息相关的事业,辛勤耕耘、不懈奋斗,如一名马拉松队员,上了跑道,便不再懈怠,为了荣誉,为了责任,为了家国天下,勇往直前,勇担风雨,这些卷宗里的是他们不同凡响的经历和成绩,装的是他们不懈奋斗的精神,他们是现当代的杰出代表人物,是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瑰宝,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书写者和推动者!
Museum Day
原标题:《国际档案日 | 说说卧龙区档案馆里的“名人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