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业洪都:锚定目标不放松,狠抓改革促发展

航空工业洪都于1951年4月23日建厂,是新中国第一架飞机和第一枚海防导弹的诞生地,是行业内唯一兼具“厂所合一、机弹合一、战训合一”特点的主机厂,有完备的飞机、导弹研制生产能力,拥有一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诞生过陆孝彭和石屏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产品覆盖初、中、高级全谱系教练机,先后研制生产了5大系列20多种型号飞机。2021年,航空工业洪都成功跻身“百亿俱乐部”,创下了近十年军品交付新高,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科改专项被国资委阶段性评估为“优秀”。

进入新发展阶段,航空工业洪都将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以做优做强航空装备主业为重点,进一步提升核心能力,强化管理效能,降低运营成本,打造“绩效优秀、主业突出、技术先进、产业健硕、运营高效”的一流航空装备制造企业。

航空工业洪都

经验做法

一、“债转股”化危机、激动力、增活力

2020年,航空工业洪都实施“债转股”后,成功化解了公司债务风险,降低带息负债20亿元,每年减少财务费用8700万元,降低资产负债率11.42%。企业评级和融资能力大大增强,航空工业洪都成功摆脱了债务困境。

1

坚持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

实施“债转股”引入其他股东后,股东构成发生变化,但国资仍然是实际控制人;同时推动“党建入章”“董书法”一肩挑全面落实,建立党委对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前置把关制度机制,厘清党委与其他治理主体之间的权责边界,确保党委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领导地位。

2

推进董事会建设,提高治理效能。

建立健全董事会配套制度,全面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落实董事会职权,规范议事和决策程序,优化董事构成,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构建来源多元、经验丰富、能力互补的董事队伍格局。

3

经理层规范行权与授权相结合,激发经理层活力。

保障经理层依法履行职责,完善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机制,明确授权原则、管理机制、事项范围、权限条件;制定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向董事会报告机制,确保经理层规范、有效行权。

L15飞机在迪拜航展上划出一道优美的“中国红”

二、产业融合,开启企业发展新局面

航空工业洪都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制定“三融合”合作方式,主导建设研发制造型企业配套集群,形成产品总体研发、系统联合研发、集群制造配套、交付到运营服务融合的产业生态链,实现企业“三融合合作方式入园”“强供应配套方式入区”,从单独对产品的全谱系研制到产业联盟、企业家联盟园区集群联合体发展模式。

1

强化统筹协调,保障战略落地出实效。

建立“公司党政直接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各单位全面落实”的洪都产业融合工作体系,强化对战略性、长远性、方向性重大问题的研判和统筹,凝聚整体推进产业融合深度发展的强大合力;跟踪对接、及时跟进党中央和上级最新政策,精准识别、及时解决产业融合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和问题,做好和国家部委、省市区机关和客户的沟通协调工作,多方合作、同向发力,推动航空产业生态链更好发展。

2

企业“三融合合作方式入园”。

基于中长期发展科研生产的需求,以“业务、资产、人员”三要素为融合方式,通过严格的战略供应商遴选机制,择优遴选有实力的战略供应商进入南昌航空城洪都产业园区,承揽洪都业务,逐步形成专业化配套企业。

航空工业洪都对配套企业实行统一的供应链管理,形成以航空工业洪都为核心的航空产业聚集区,实现增效率、促交付、控人数、降资产的目标。

3

企业“强供应配套方式入区”。

引导优质配套供应商,积极围绕园区周边投资建企,借助地方政府的各项政策利好,建立满足以洪都为主要客户的生产能力,实现航空产业配套能力快速增强。

航空工业洪都2019年搬迁入驻航空城

三、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激发干事创业动力

航空工业洪都以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为方向,将提升三项制度改革效能作为“一把手工程”推进,多措并举激发全员干事创业动力。

1

坚持党管干部和发挥市场机制相统一。

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实现全覆盖,“一人一岗一策”设置契约目标,将岗位价值与薪酬挂钩,合理拉开薪酬差距,刚性应用考核结果。

坚持“向下延伸”,构建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动态管理机制,在中层管理人员中推行业绩考核,进一步强化全员绩效考核,常态化调整不适应发展要求的管理人员。2021年,管理人员退出比例为7.06%,较2019年提高了133%。

2

以市场化用工机制提高用工效率。

大力推进以劳动合同制为主,以劳务派遣、劳务合作、劳务外包等为辅的用工方式,控制用工总量,提高人力资源效能。

深化劳务外包工作,640多个仓储配送、保安等辅助性业务岗位实行外包,节省人工成本1000多万/年。劳务派遣引进技能人员423人,劳务合作引进150多名熟练技能人员,人力资源共享用工900余人,有力缓解了员工结构性短缺问题,保障了生产任务顺利完成。

3

探索实施薪酬分配差异化。

分层分类调整薪酬策略,提高市场稀缺性手工作业技能岗位薪酬待遇,实施科技成果创新创效专项奖励,探索实施“揭榜挂帅”机制和模拟超额利润分享机制,加大了对科研骨干的激励力度,合理拉开收入差距,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四、创新研发机制,激发研发活力

航空工业洪都积极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业融合发展战略,持续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以平台促创新,助力企业改革发展。

1

强化“产学研用”合作。

航空工业洪都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江西航空产业技术优势,与政企高校、优势科研机构联动共赢,先后与南昌航空大学、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联合成立研发中心,牵头组建江西航空研究院,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共同发展。

2

积极争取上级平台。

积极争取地方政策支持,结合自身专业技术发展需求,先后申请获批两个省级创新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有效补齐公司创新体系,扩大了企业技术影响力。

3

虚拟法人试点改革激发研发人员活力。

为进一步发挥“厂所合一”体制机制效能,试点推进虚拟法人试点改革,通过动态组织结构管理保障企业技术创新、授权赋予对外合同签署权、赋予设计所调整薪酬分配制度权等改革举措,有效提高了设计所行业竞争力和影响力,极大程度激发了研发人员内生创新创造活力。

江西航空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

改革成效

1.经营质量实现质的改善。

较2019年,航空工业洪都2021年营业收入增加40.23亿元,增幅58.76%;净利润增加0.9亿元,增幅35.86%;带息负债总额减少28.36亿元,降幅81.80%;成本费用率减少0.74个百分点;总资产周转率提升0.04次。

2.“两个一以贯之”总要求得到有效落实。

公司已形成党委发挥领导作用、董事会决策、经理层执行、监事会监督、职工民主管理,权责界限和决策程序更加完善,依法依规决策和科学决策机制更加健全,国企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成效更加彰显。

3.企业和职工发展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

坚持共建共享,突出价值创造,探索实施岗位分红、超额利润和股权激励,深化职工帮扶机制,完善园区社会配套,洪都职工人均薪酬显著提升,年均增幅达到10%以上,员工幸福感获得感大大提升,航空报国的热情更加高涨。

4.企业活力得到极大激发。

通过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激发了企业活力和效率,相比于2019年,2021年劳动生产率提高34.68%,人事费用率降低21%,人工成本利润率提高了16.08%。

5.科技创新创效显著增强。

打造新创新平台6个,较原有平台数提升75%,显著提升了公司科技创新活力,助力公司突破了多项科研、生产中的瓶颈问题,推动了产业发展。

人均科研效率较上一年度提升64%,2021年实现“两机首飞、三型装备定型”,创造利润5000余万元,预研项目数量增加58.3%,研究经费增加273.5%。

经验启示

2022年是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收官之年,要确保上半年在重点难点任务上取得根本性突破,完成主体任务,今年底前完成扫尾工作,实现全面胜利收官。

作为科改企业,航空工业洪都将深度推进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切实提升董事会运行质量;紧紧围绕提高效率激发活力,推动市场化机制各项措施走深走实;科技创新激励更精准更给力,打造一批原创技术策源地。

航空工业洪都将锚定目标,狠抓改革,以钉钉子精神狠抓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各项任务,奋力谱写洪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为推动新时代航空强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铁粉必看

原标题:《航空工业洪都:锚定目标不放松,狠抓改革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