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细胞中心创始人、董事长于艳秋博士、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授。在新兴的细胞产业,孜孜以求不懈奋斗三十载,为我国的细胞产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于艳秋教授,本着对干细胞的强烈科研兴趣,对细胞治疗技术的坚定信心,在2016年选择了在职创业,成立了沈阳细胞中心。放弃原本稳定、舒适的职场环境,在东北被唱衰的时节,选择了一个新兴产业,勇于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潜心于从基础做起,搭建细胞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人才队伍、技术平台。
于艳秋,执着干细胞研究领域终不悔。
细胞已经成为一种“活”的药物和颠覆性的治疗技术,逐渐成为临床上一些疑难疾病的治疗手段。我国的细胞产业发展晚于世界发达国家,国际上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导致细胞产业成为激烈竞争领域的热点。我国细胞产业的发展必须依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和创新。
采访中,于艳秋教授表示,细胞药物和细胞治疗技术关系到人的健康和临床安全,先进的技术和严苛的质量管理是产业化的必备要素。因而,企业创办之初,沈阳细胞中心就制定了对标国际最先进的行业标准,建设实验室、建立技术工艺和质量管理体系。
实验室设施设备是企业发展的必备硬件要素,而组建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技术研发团队是沈阳细胞中心是否拥有未来的决定因素。
选择了在东北创业,特别是在组建技术研发团队时,于艳秋教授不得不思考各种问题。在走访美国、日本、英国、德国、韩国等十几个国外研发机构和企业,调研国内二十家同业者后,于艳秋教授决定,聘请国际行业专家,每周两次线上常规培训,亲自带队到美国、日本学习并接受实训。于艳秋带领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平均年龄不到31岁的青年技术研发团队,在逐字逐句地研读国际行业标准过程中,牢牢地在脑子里建立“创新工艺+严苛质控”的理念,在不断完善的各项制度中,养成“精益求精”的工作习惯。几年走来,这支年青的团队,在获得一个个专利,获得一项项国际认证中,研发的技术和产品在临床上获得有效的治疗成果中,体验了“成就”,树立了“自信”,养成了敢于“亮剑”的团队精神。
在东北大环境下,沈阳细胞中心,从搭建国际先进的细胞制备与研发平台,到组建专业化人才团队,走出了一条被国内同业者称之为的“东北模式”之路。
沈阳细胞中心在2021年成为全球第10家通过国际AABB行业组织脐带血和成体干细胞双认证的机构。这意味着沈阳细胞中心的细胞存储、制备、发放全工艺流程质量管理体系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拥有了国际间合作的技术互认基础。
带着初心和目标前行,于艳秋教授本着一名教师的职业习惯,为团队开阔视野,为员工成长搭建平台。
于艳秋教授本着一名科技人员的初心,带领团队,抬头仰望前方目标,低头做实脚下工作,“九尺高台始于垒土”。致力于成为值得信赖的细胞制备者。
原标题:《沈阳英雄 科技先锋丨于艳秋:执着干细胞领域,勇于对标国际先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