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观复文化 观复博物馆
猫咪洗澡合集、狗子洗澡合集、水獭洗澡合集……围观萌宠洗澡是今天人们的快乐源泉和治愈良药,那古人是否也喜欢呢?
旧时有谚语:“六月六,猫儿狗儿同洗浴”,意思是农历六月初六这天,要带着家里的猫咪、狗子去河里洗澡,既为防止身上生虱,又是充满趣味的家庭活动。
这是普通人家的操作,而帝王家就不同了,洗的是大象!对皇家而言,不仅仅是洗,还要大张旗鼓,排场十足。乾隆时期,銮仪卫的象群,会伴着鼓乐声,被牵引到宣武门外的护城河,听令沐浴。
沿途围观者摩肩擦踵,护城河两岸水泄不通,沐浴处还设有茶棚、小吃摊等,如庙会一般热闹喧嚣,成为当时京城的一大景观。清代文人李绿园形容“云是洗象日,观者充南郛。奔走狭委巷,车马隘通衢。”
元 赵孟頫(传)浴象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甚至还有人抛出重金,租下水闸旁的屋舍,以便近距离观赏大象洗澡,热衷程度可见一斑。清代文人戴璐《藤阴杂记》中云:“千钱更赁楼窗坐,都为河边洗象来。”
如此盛况,明代文人刘侗、于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中,有着极为详尽的记载:
“三伏日洗象,锦衣卫官以旗鼓迎象,出顺承门(即宣武门)浴响闸,象次第入于河也,则苍山之颓也。额耳昂回,鼻舒纠吸嘘出水面,矫矫有蛟龙之势。象奴挽索据脊,时时出没其髻,观者两岸各万众,面首如鳞次贝编焉。然浴之不能须臾,象奴辄调御令起,云浴久则相雌雄,相雌雄则狂。”
明 崔子忠 扫象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洗象”其实来自佛经典故,呈现的是僧侣为普贤菩萨的坐骑白象洗浴的场景。“洗象”即“扫象”,通“扫相”的意思,在佛教中指破除对一切名相的执著。
到明清时期,祥瑞文化风行,因“洗象”音同“喜象”,成为祥瑞的代表,并延伸出诸多吉祥寓意。因此对当时的人们而言,能观看大象洗澡,既有着神圣的寓意,也有着沾沾喜气的美好意愿。
清 佚名 洗象图(局部)
费城艺术博物馆
清 黑漆嵌螺钿洗象图长方盒
故宫博物院藏
由洗象而来的绘画,如《洗象图》、《扫象图》等,也成为长盛不衰、炙手可热的主题,从元代画家钱选、赵孟頫,到明代画家丁云鹏、崔子忠、吴彬 ,再到清代画家丁观鹏、金农等,不少名家都有妙笔存世。备受历代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追崇,乾隆皇帝甚至要求宫廷画家丁观鹏将他绘入画中。
清 丁观鹏 乾隆皇帝洗象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清 丁观鹏 乾隆皇帝洗象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洗象图》、《扫象图》最早的文献记载,为北宋徽宗主持编纂的《宣和画谱》,称南朝画家张僧繇、唐朝画家阎立本、孙位,五代至北宋画家孙知微,均绘有《扫象图》。但仅存画目,并无再多诠释。由此也可知这一绘画主题和洗象活动的历史之悠长。
元 佚名 文殊洗象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当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人和动物,尤其是和自己豢养的动物之间,会变得相互依赖,产生特殊的感情。这层微妙的关系,随着时代的更迭,会发展并呈现出多种多样、意韵深远的文化意趣,从而构成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部分。
观复博物馆秉承“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的造物理念,撷取“象”被赋予的喜象升平、一贯吉祥、万象更新等祥瑞寓意,以馆藏南宋龙泉窑官釉象钮盖罐为蓝本,复刻烧造出观复一贯吉祥茶罐▼
南宋 龙泉窑官釉象钮盖罐
原标题:《古人的奇特盛会:围观大象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