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解黄河之患的大禹
相传在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淹没了庄稼,淹没了房屋,人们流离失所。当时,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没有能力与黄河洪水抗争,只能“择丘陵而处之”,并开始在部落定居地周围垒土挡水。
为了治水患,尧、舜二帝分别受命于鲧、禹父子负责治水。鲧,治水治了九年,还是无法让大水消退。后来舜操理朝政,他征求大臣们意见,大臣们推荐由禹来治水。禹暗暗下定决心:“我的父亲因为没有治好水,而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我一定努力再努力。”
大禹雕像
禹带领着伯益、后稷和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遍了当时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穷乡僻壤。禹左手拿着准绳,右手拿着规矩,走到哪里就量到哪里。他视察河道,并检讨鲧失败的原因,决定改革治水方法,变堵截为疏导,亲自翻山越岭,淌河过川,拿着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他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
大禹治水
大禹在治理黄河的过程中,非常有名的就是禹开龙门。开凿龙门,是治理黄河的枢纽工程,也是治水的主要工程。其工程浩大,包括壶口、孟门和龙门。
在这里,黄河被吕梁山挡住,使洪水壅塞。吕梁山有一个山口,类似壶口,若加以开凿拓宽,可以泄洪。于是禹开凿了壶口。《水经注》载:“禹治水,壶口始。”
在壶口下游约五里处是被称为“九河之蹬”的孟门山。河水至此分成两路,从巨石两侧飞泻而过,然后孟门山又合流为一。相传这两个小岛山原为一山,阻塞河道,引起洪水四溢,大禹把此山一劈为二,导水畅流。河水出孟门之后,奔腾而下,直扑龙门。
龙门山原来是一座大山,和吕梁山的山脉相连,挡住黄河的去路,使黄河的水流到这里流不过去,只好倒回头往上流,把上流的孟门山都淹没了。禹把龙门山开辟为二,像两扇门,让河水从悬崖峭壁间奔流而下。
今黄河龙门
后人怀念大禹治水的功德,称之为禹门。民间亦有传说,大禹凿山至此,久挖不开,遂化身为龙,开山辟石,故曰“龙门”。
在龙门的附近有一条涧,叫鲤鱼涧,这些鲤鱼逆流渡到龙门的上游去,有本领跳过去的就会变成龙,即所谓“鲤鱼跳龙门”。
龙门的下游几百里的地方,是著名的三门峡,禹把一座挡住河道的山破成几段,使河水分流,包绕着山经过,好像三道门,所以叫做三门。即:“鬼门”“神门”“人门”。
禹凿龙门,功垂千古,清顾炎武有《龙门》诗,赞颂禹凿龙门的不朽功绩:
亘地黄河出,开天此一门。
千秋凭大禹,万里下昆仑。
大禹通过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劈山引流的办法,成功将洪水引到大海,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至此,人们亲切地称呼禹为“大禹”,意思是指伟大的禹。
黄河自大禹治理之后,在下游虽然有过数次改道,但是总的来说,黄河为利而不为害,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主播丨刘子杨
审核丨陈锐
监制丨樊弋滋
统筹丨罗景月 李莉
文案、责编丨李莉
美术设计丨杨桦 赵墨
音频丨齐京泽
校对丨周念晨
参考资料丨《大禹治水》《史记》
中国水利报社新媒体中心( 影视制播中心 )出品
(收听更多《大河脉搏》文章,请关注“中国水事”微信公众号,从菜单栏—主题栏目—大河脉搏获取更多内容。)
原标题:《疏解黄河之患的大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