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学宫:大隐隐于市,千年文脉不断永续

在喧声鼎沸的闹市中

矗立着这样的一座

红墙金瓦、殿宇巍峨、重檐飞甍、

极为雄伟肃穆的古代建筑,

庙内却宁静清幽,

千年的历史文脉源远流长。

▲许伟刚 摄

它就是高要学宫,

又称“肇庆府学宫”“文庙”,

位于肇庆端州区正东路42号,

是广东省现存较大的一座孔庙,

也是广东保存较好的明代学宫建筑艺术珍品,

1979年被评定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西江流域最早的学宫之一

▲梁亮 摄

据史料记载,肇庆最早的学宫是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端州知军州事朱显之创建的端州州学(今城中路市政府大院内)。宋崇宁年间迁建至城东,即如今的正东路高要学宫,是西江流域最早的学宫之一。重和元年(1118)正式定名为肇庆府学。

元至明期间,多次易址重建 

明嘉靖十一年(1532)巡按御史吴麟、知府钱铎复建府学于城东原地,并将城中县学迁出与之合并,称为府县学,形成“左府学,右县学,庙居中,两学合为一庙”的特殊格局。明万历二十年(1592)重建城中县学宫,府县学分开,城东处学宫仍为府学。

▲肇庆府学宫平面图

藏着众多岭南文化建筑艺术珍品

高要学宫现保存有

大成殿、西庑、大成门、泮池、文昌阁等建筑,

占地约3000平方米。

其形制风格保留至今,

是研究岭南古建筑文化的重要标本。

其中,

大成殿建筑面积达到357平方米,

五开间、五进深,

高12.3米,全殿竖36根大楠木柱。

大成殿为九脊重檐歇山顶,

双槽殿阁式平面营造法式,

保留了明代榫卯木结构梁架、斗拱建筑

以及地方性画梁装饰等遗存。

学宫内十分安静,

大成殿中间是自1987年秋

设置至今的孔子塑像。

殿内自陈列了肇庆儒学历史文化展,

详细介绍了肇庆儒学及学宫历史,

展示着有关学宫的书籍、文物等。  

殿外西侧的碑廊,

展示学宫现存的十多座碑刻。

这些石碑,

记载着明清时期学宫的数次修葺史。

整座殿宇开阔高宏,结构严谨,

雕梁画栋,装饰富丽堂煌,

是广东省保存较好的

明代学宫建筑艺术珍品,

具有一定的历史、科学和艺术等研究价值。

肇庆重要的红色革命遗址

除了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高要学宫还曾是被称为“铁军”的

叶挺独立团第二营的营部驻地,

留下了独立团军士刻苦训练的红色革命印记。

△图源 端州发布

不仅如此,

高要学宫还是马克思主义宣传阵地旧址。

△廖文奕 摄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前后,

肇庆城区陈殿邦、刘敬禹、黄求实、

梁诰年、董吉裳等一批积极分子

在省立肇庆中学(今广东省肇庆中学)

和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即现肇庆市第二中学)

成立西江地区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社团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图源 端州发布

1922年,陈殿邦等人

在肇庆文庙(即现在的高要学宫)

开办了一所平民夜校,

面向普通群众宣讲马克思主义。

平民夜校的开办,积极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提高了肇庆工农群众的革命觉悟。

红墙绿瓦,古树浓荫。

门前车水马龙,庙内宁静清幽。

闲暇时,

来高要学宫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吧~ 

资料来源 多彩肇庆 肇庆西江网 肇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