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00万护士,大专以上学历近80%,男护士占3%

医疗离不开护理。

撰文 | 万顺顺

来源 | “医学界”公众号

5月12日是第111个国际护士节。在护士节前一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护理事业发展成效。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图片来源:中国网

八成护士具有大专学历,专业化发展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介绍,截止到2021年底,中国护士队伍已经超过500万,达到501.8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约252万人,增幅达到101%。

男护士占3%

截至2021年底,全国500多万护士当中,男性护士的比例占到了3%。

北京朝阳医院门诊护士长赵路,是中国3%男护士中的一名。2009年他刚入职时,朝阳医院1400多名护士中,只有12名男护士,分配在手术室、ICU、急诊等体力工作比较繁重的科室。

如今,朝阳医院男护士数量已经达到80多人,分布在医院各个临床科室中。对于男护士和女护士之间的区别或特点,赵路认为,”男护士也好、女护士也罢,其实各有自己的优势。作为男生来讲,可能体力上占有一些优势,同时善于把握宏观的整体工作。女生细致、温柔,善于深入化的工作,恰巧形成了一个很好的互补关系。“

在赵路看来,护士只是一个职业的代名词,他表示,就他而言,护士对于男生没有合适和不合适,其实贵在坚持,能坚持为患者的健康去付出,为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同时利用自己的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支持帮扶与照护,这是护理工作最终的目的。

大专学历接近80%

护士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具有大专学历以上的护士从2012年的56%提高到2021年的接近80%。

在中日友好医院中,90%的护士具有大学本科或研究生学历。“如果用中位数给我们医院的护士画一个像,基本上就是不到35岁、女性、大学本科学历。”中日友好医院党委书记宋树立说,“我们目前的护士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她们既朝气蓬勃,又经验丰富。”

中日医院的护理工作实行全方位、全面的垂直管理,由护理部统筹调配医疗护理资源,统一考核发放绩效,适人适岗,多劳多得。宋树立说:“我们还注重培养青年骨干,去年全院的护士长换届选聘,33位新任或者连任的护士长,平均年龄37岁,全部具有大学本科或者研究生学历。”

公众对于护理工作的印象,可能只是打针、发药等。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执行总护士长李凡表示,护士在病情观察、用药观察以及后期的康复工作蕴含着很多专业技术,包括用药前评估患者的病情、了解患者诊断、掌握药理作用、药物性质以及用药不良反应。

现在护理工作也逐渐向专业化发展,护理人员用专业技术、科学手段来开展疾病的救治工作。“对长期化疗的肿瘤患者,选择能够中长期使用的、耐药物腐蚀的PICC导管,减少对血管的损伤,为患者提供稳定的静脉输液通路。除了静脉治疗专业,还有肿瘤专业、糖尿病专业、营养专业等。因为护士不断地发挥护理专业性,才能满足多样化的专业护理需求。”李凡说。

在老年、社区、居家等领域,提高资源供给

日前,国家卫健委印发了《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在护士队伍建设方面提出,到2025年全国护士总数要达到550万,每千人口注册护士的数量要达到3.8人。同时,医护比要达到1∶1.2。

在护理服务领域方面,提出在“十四五”时期,要深化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落实,护理的内涵和外延要进一步拓展,特别是老年、社区、居家等方面的供给,要不断提高。同时,对医院的护理工作和基层的护理工作,都提出了一系列目标和要求。

中国的老龄化趋势不断提升,在满足老年人的医疗护理服务需求方面,存在的缺口比较大。社会的老年人群主要是有慢性病,包括失能和高龄、行动不便的这些人群,无论是从机构、社区还是居家,要以需求为导向,既满足老年人的健康和护理的刚性需求,又提升老年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为了让老年人在家里面就能够得到需要的护理服务,国家卫健委在2020年印发《关于加强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积极为老年人提供疾病诊疗、医疗护理、康复等上门的医疗和护理服务。

《规划》指出,不同医疗机构结合功能定位按需分类提供专业、规范的护理服务。三级医院主要提供疑难、急危重症患者护理,加强护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二级医院主要提供常见病、多发病护理;护理院、护理中心、康复医疗中心、安宁疗护中心、基层医疗机构等主要提供老年护理、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服务。

部分一级、二级医院转型为护理院、护理中心等。增加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护理、安宁疗护等服务的床位数量,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结合实际开展家庭病床、居家护理服务,有效扩大老年护理、康复护理、居家护理等服务供给。

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口是441.6万人,“十四五”期间将增加100万人。北京市卫健委副副主任李昂表示,护士的专业原来主要是与医疗相关的专业护理需求,现在在康复理疗、慢病管理、预防各个层面都有相应的需求和需要。

现在北京市已经有240家医疗机构设置了老年医学科,248家医疗机构设置了康复医学科,95家医疗机构建立了安宁疗护病区,同时护理院有8所,护理站有20所,“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加紧加快进行建设。”

“互联网+”激发护理新活力

2019年,国家卫健委确定北京等6省市为“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城市,将“互联网+护理服务”与家庭医生签约、家庭病床、延续性护理等服务有机结合。借助“互联网+”的新业态,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上门的医疗护理服务。

互联网护理服务如何保障人民群众护理需求?李昂称“互联网+护理服务”需要“两个明确”“两个规范”。互联网服务的责任主体必须是有家庭病床、巡诊服务方式的实体医疗机构。护士必须有五年以上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同时要有护师以上技术职称,要在线下实体医疗机构进行备案和注册。

规范性方面,所有的项目都要符合安全、必要、有效、医疗风险低、易操作实施、消毒隔离达标,还要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的原则。提供居家护理服务之前,护士要对患者进行一次首诊,要关注病人的健康状况、家庭情况和服务需求。派出具有资质和能力的护士,禁止没有评估的抢单行为。服务全程要留痕,要可查询、可追溯。

除了上门服务,互联网技术还可以运用于远程门诊和健康宣教。

中日友好医院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性开展远程“1+1+N”多学科护理门诊。由护理牵头指导,组织多学科的专家开展远程护理诊疗。以5月9日的器官移植患者的专题活动为例,手术麻醉科的护士长牵头,胸外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等学科主任共同参加,为器官移植前和移植后的200多位患者进行线上护理指导和健康宣教。“患者足不出户就能够接受多学科团队的优质医疗照护。”宋树立说。

来源:医学界

责编:郑华菊

校对:臧恒佳

*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