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冠军到北大教授!

原创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本学期,在北大新开设的

“冠军讲堂”课堂上

同学们与世界冠军面对面

零距离感受冠军精神

课程设计者是乒乓球世界冠军

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教授刘伟

从世界冠军到北大教授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她的故事

01

七次世界冠军的背后

1980年到1996年,16年,7个世界冠军,这是乒乓球运动员刘伟,混双巅峰在中国。

时间倒回。

1991年5月5日中午,日本千叶,第4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正在举行。

20:20!平!

盯着金成熙手中的球,刘伟握紧球拍,在心里计算它可能的弧线和落点。刘伟清楚,双方都是绝地拼杀,每一个球都至关重要,她必须给出最有力的回击。对方胜,中国可能在本次世乒赛前三项金牌角逐赛中颗粒无收;我方胜,将破开男女团体失利的阴霾,安定军心。

不能输!

刘伟迅速与搭档王涛交流了打法安排:放慢节奏,专攻弱点,多打几板,提高命中率。两人开始发短球,与对方拼细腻的台内处理,果然奏效!

21:20!

22:20!

拿下了!是中国队咬下了最后两分,成功会师决赛!

1991年第4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刘伟和搭档王涛夺得混双金牌

从这次站在领奖台上捧起赫杜塞克杯起,此后五年,共三届世乒赛,刘伟和搭档王涛都将它留在了中国。站在奖台上的短短几秒间,平日训练的场景一幕幕在刘伟脑中迅速闪过,看,荣誉是眷顾努力的。

1995年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刘伟和搭档王涛夺得混双金牌,蝉联三届世界锦标赛混双金牌

“小小的我能代表中国出现在世界面前,这真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荣耀……每当我想起我的背后有全世界最多的国民在为我加油时,我便感到浑身都是力量。我将永远属于自己的祖国。"

“我将永远属于自己的祖国”。1995年12月30日,中国乒乓球队新年联欢晚会上,刘伟将自己在征文比赛中所记述的心意大声说与队友、也说与自己听。

刘伟撰写的《祖国在我心中》全文

加入国家队时,刘伟师从号称“乒坛魔术师”的时任国家女队主教练张燮林,当时的她只有十四岁,是队里年纪最小的,但训练强度却一点儿没有落下。

从上午八点到中午十二点,再从下午三点到六点,刘伟泡在体育馆里,教练陪练“喂”多少球,她就“吃”多少球,哪怕后半程胳膊已经酸疼到抬不起来,但充满倔劲儿的她还是强迫自己继续接球。

光苦练是不够的,刘伟认真思考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进行巧练。

正手攻击力量不足,就重点加强力量训练;反手的爆发力有优势,就再进一步稳定并精进;身高不算特别高,就练习灵巧快速的步伐移动来增大场上的控制范围。

千锤百炼中,刘伟的实力节节拔高。

刘伟在1995年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1980年到1996年,16年,7个世界冠军,这是乒乓球运动员刘伟。

1991年第41届世乒赛混合双打冠军

1991年第2届世界杯女子团体赛冠军

1993年第42届世乒赛女子双打冠军,混合双打冠军

1995年第43届世乒赛女子团体冠军、混合双打冠军、女子双打亚军

1995年第4届世界杯女子团体赛冠军

退役后,刘伟开启了新的生活,步入下一个16年。

02

从世界冠军到北大学子

“根本没有时间去想其他的,脑子里噼里啪啦全部是思想的火花。”

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的庆典铺天盖地出现在媒体的镜头中,学生们的青春朝气和神采飞扬挑动了刘伟的神经。

刘伟萌生了要到北大读书的念头。1999年9月8日,刘伟来到北大报到,正式成为一名北大学子。

“我都三十岁了,但还在和我眼里青春烂漫的孩子们一起初入燕园,又忐忑又期盼。”

一进入课堂,刘伟的不安就迅速消解,她喜欢在学校里上大课的感觉,同时她也体会到从赛场上的“独赢”到学校里“多赢”的转变。

每到期末,刘伟也会跟着同学们一起出去刷夜背题,第二天再和大家一起顶着熊猫眼上课。虽然也有过考试不理想痛哭的经历,但这让刘伟开始重新思考进入校园的意义,也让她重新认识了自己。

入学之前,刘伟对大学生活的想象很大程度上来自电影《女大学生宿舍》。开学后,刘伟住进了36楼一间六人宿舍,她充满好奇的打量来自五湖四海的室友们,尝试着她们习惯的生活节奏,宿舍里最后一个室友熄灯睡了,她就睡;第一个室友起床了,她也醒了。虽然精力没有其他年纪小的室友旺盛,但刘伟还是乐在其中。

从1999年到北大法学院读本科开始,到心理系(现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硕士毕业,再到2015年教育学院管理学博士毕业,刘伟一共用了16年。

“再一算,在自己的运动生涯中,拿到七次世界冠军,也是用了16年。”

每一个运动员在退役后都会回味自己的运动生涯,刘伟也不例外。

在北大,她开始重新思考运动和学习的关系:

“我虽然拿了七次世界冠军,但在运动员生涯中,我还是没有把球打明白。通过北大的学习,我才把球想明白了。我体会到,如果体育训练和教育学习能够有机结合,必定会创造出佳绩,必定能够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刘伟开始勾画她心中体育与教育融合的蓝图,向着当初征文比赛里提到的希望前进——“我真诚地希望乒乓球世界冠军永远属于中国”。

03

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诞生

“我是传统体制下走出来的球员,我深知我们欠缺什么,我也想尝试着做些什么。”

“北京大学一直具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培养人才方面也敢于创新”。刘伟有了一个勇敢的想法,她要探索体教融合新机制。

“我想做一个俱乐部,但是这个俱乐部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和以前不一样,这些队员必须要边读书边打球,实现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学生们既能够有自己特长,又可以完善学业。”

刘伟之所以敢于在北大展开探索,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北大兴盛的乒乓球文化。

早在1917年,学生们就在蔡元培校长的支持下建立了乒乓球室;

1952年,全国第一届乒乓球锦标赛在北大举行,选出了中国乒乓球队第一代“国手”班底;

1977年后,北大乒乓球队基本从未缺席过全市高校乒乓球赛的奖台;

1996年,首届CCTV杯中国乒乓球擂台赛也在北大拉开帷幕……

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2003年10月,刘伟着手组建了北大乒乓球俱乐部,建立起了从小学、中学、大学到超级联赛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俱乐部实施“动静结合”的训练机制,使同学们在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在每天下午四点半到六点半训练还进行两个小时的专业训练。

“读书可以使一个人达到心理上的最佳,严格的训练可以使一个运动员达到竞技状态的最佳,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在学校的支持下,刘伟助力北京奥运会乒乓球主场馆在北大的落成,即今天的邱德拔体育馆,刘伟也担任了奥运会期间央视乒乓球节目的解说。

刘伟担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乒乓球节目解说

2008年8月13日至8月23日,在邱德拔体育馆,中国乒乓球队包揽了全部四个项目的金牌,《义勇军进行曲》四次奏响。在男单决赛和女单决赛中,三面五星红旗同时升起,乒乓文化在北大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04

体教融合的探索

从代表国家出战国际赛事、努力探索体教融合试点工作,到走出国门推广乒乓文化,刘伟一如她当年征文比赛中所写到的那样,“无论到天荒还是地老,无论在天南还是海北,我将永远属于自己的祖国”。

2020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体教融合迎来了春天,刘伟也要为此付出新的努力。

任教科研之余,她会担任电视台的解说,引导观众更深层次的欣赏高水平比赛;也会带领学生积极投身公益,如开展定点扶贫、红旗渠纪念馆参观、与中学生进行互动比赛等活动。

刘伟深切地感受到国际社会对乒乓球的喜爱,因此她也致力于乒乓球国际交流事业。

从身披国旗为国征战拿下7次世界冠军,到积极投身体教融合的探索,刘伟心心念念的,都是如何对全社会贡献价值,她,也做到了。

“感恩中国乒乓球队的经历,使我拥有了努力拼搏、追求卓越、不断超越的体育精神和冠军精神;感恩北京大学对我的培养,使我完成了从运动员到学生、从教练员到老师的人生转型。”

“国手、国校、国球的独特经历赋予我特殊使命,也将激励我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祖国的体育教育事业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

原标题:《从世界冠军到北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