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夸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他却这样说

冯至,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一代宗师,著名的杜甫研究学者。他先后在西南联大和北京大学执教,曾担任北京大学西语系主任,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世界文学》杂志主编,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

 

△ 冯至

冯至,一个在中国文学史上闪光的名字,他是中国文学界的领军人物。尽管学贯中西,他本人却从不恃才傲物,总是谦虚而温润,从不欺世盗名、把自己打扮成完人,永不张扬自己,还总是对自己不满意。

在否定中寻找清醒

冯至有多谦虚呢?首先,他是国内屈指可数的歌德研究专家,他的论文《论歌德》代表了我国歌德研究的最高水准,曾荣获德国颁发的歌德奖章。但他却表示,并没有真懂歌德,因为他没有深入研究过歌德关于自然科学的论著。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杜甫传》在中国古典文学界有口皆碑,因为他写的是一个活脱脱的唐人杜甫,而没有将杜甫现代化或政治化。因此,毛泽东当众夸奖冯至“为中国人民做了一件好事”。但冯先生却表示“工力此生多浪费,何曾一语创新声”,并不自诩为前卫先锋学者。

鲁迅称赞冯至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朱自清肯定他的“叙事诗堪称独步”,但他却说罗石君的诗写得比他好。

冯至一生都处在不断反思、不断自我否定的过程中,他晚年所作的诗歌《自传》里就可见一斑。他说:

我这一生都像是在否定里生活,

纵使否定的否定里也有肯定。

到底该肯定什么?否定什么?

进入了九十年代,要有些清醒,

才明白,人生最难得到的是“自知之明”。

 

|《冯至学术论著自选集》冯至的学术论著文集代表作,由冯至生前编订,反映了作者一生中各个时期的重要学术成果。

鲁迅:“他使我觉得在人间活着”

1921年,冯至由京师四中(现名为北京四中)升入北京大学,在这里,良师益友的熏陶对他日后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诗人起到了重要作用,20年代,他的一些杰出的抒情诗和叙事诗逐渐面世,以《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登上文坛。

|冯至诗集《昨日之歌》

北京大学的老师里,他尤其敬重鲁迅。最开始,冯至怕见名人,他很想去拜见鲁迅,但几次都欲行又止,只是在教室里默默的递给他一本《浅草》(冯至加入的文学社团浅草社出版的季刊)。

△ 《浅草》季刊一卷四期

鲁迅后来在散文诗《野草》最后一篇《一觉》里说,“就在这默默中,使我懂得了许多话。”四十多岁的鲁迅和二十岁的冯至之间,并没有因年龄的差距而产生代沟,也没有因无言的交往而导致疏远。

浅草不再出版后,冯至又与友人一起办了《沉钟》半月刊,成为沉钟社的重要成员,鲁迅对浅草社、沉钟社的成员寄予了殷切期望:“是的,青年的魂灵屹立在我眼前,他们已经粗暴了,或者将要粗暴了,然而我爱这些流血和隐痛的魂灵,因为他使我觉得是在人间,是在人间活着。”

鲁迅称赞他们是“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称赞冯至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在鲁迅有限的文学生涯中,以“最坚韧、最诚实、最久、最杰出”等字眼来评价一个社团和一个青年作家,也是极为少见的,其称誉不可谓不高。

在小城海德贝格的成长

△ 冯至在海德贝格(1930年)

1930年,冯至赴德国留学,到达德国西南部小城海德贝格,这座城市是19世纪初海德堡浪漫派的聚集地。而后他先后就读于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主攻德国文学,兼修哲学和艺术史。1935年获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冯至兼收并蓄,他的文字常常兼具传统文化之美和欧洲哲学式的沉思。他翻译的歌德、席勒、海涅、里尔克等作家的作品深受读者欢迎。

|冯至译著《海涅诗选》

初到异国他乡,性格内向的他常“用读里尔克”来排遣寂寞。里尔克是谁?他被誉为“中世纪以来操德语的民族拥有的伟大的诗人”,到了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阅读和谈论里尔克的风潮再起于中国大陆。里尔克被北岛列入“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

△ 里尔克

冯至翻译的里尔克的《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于1938年出版。此后这本书火遍西南联大,当时的青年纷纷传阅。汉学家马利安·高立克(Marian Galik)认为,从接受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在20世纪30年代末和40年代对中国现代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

|冯至译著《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是里尔克30岁左右时写给一个青年诗人的信。在这些书信中,他论到诗和艺术,论到两性的爱,谈到生活和职业的艰难,这都是每一代青年人都会面对、感到彷徨的问题。

关于自己在那时翻译里尔克的原因,冯至称,“青年们正陷于错误和混乱之中,我的责任是翻译一些里尔克的作品,好让他们通过里尔克的提示和道路得到启发,拯救自己。”

在颠沛流离中的冯至对民族生存困境有一番别样感触的同时,没有倾心于中国传统诗歌的那种心碎,而是渗入了理性思考。由里尔克文字中西方人生存环境丧失的危机的镜子来透视中国现实。

昆明七载,逢创作巅峰

四十年代是冯至诗创作的高峰,经过了十年左右的探索和准备,他完成了从早期近似浪漫主义的抒情到兼取存在主义和浪漫主义而统一于沉思型的转变。

1939年底,冯至前往西南联大任德语教授,在昆明,诗人徜徉于美丽的天地间,沉浸在一片忘机的天真中。四十年代创作的《十四行集》《伍子胥》《山水》,是他获得从尘世之累中解脱出来的精神上的自由及对宇宙、人生的哲理领悟。

《十四行集》将十四行体这一西方诗体完美内化,成为“五四”以来新格律诗的典范,是当之无愧的新诗高峰。朱自清在《诗与哲理》一文中说:“闻一多先生说我们的新诗好像尽是些青年,也得有一些中年才好”《十四行集》“大概可以算是中年了”“得从沉思里去领略”。并评价这本诗集“建立了中国十四行的基础”。九叶派诗人郑敏则以“独步诗坛”美誉之。

|冯至诗集《十四行集》

《伍子胥》是浪漫主义诗化小说,既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色彩,又有西方文化现代性的因子。

|冯至小说《伍子胥》

散文集《山水》把视角置于自然山水中的普通人物和动植物,表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个人与宇宙的关系,短暂与永恒的关系。

|冯至散文集《山水》

这三本,钱理群称之为冯至“三绝”,并称“以其艺术的完美、纯净,特立独行于四十年代,以至整个中国现代文学之林。”

冯至在散文中形容一株小草是“一个小生命鄙弃一切浮夸,孑然一身担当着一个大宇宙”。他的诗歌正是如此,短短几行的文字,却包含着尤其深沉辽远的世界。既透露出对宇宙真理和万物之美的向往,也关注时代、关注苦难的人生,以巨大的耐力和勇气不懈地去探索人类和中华民族内在的生活领域。

 

△ 冯至文存(全七册)

 

冯至文存(全七册)收录了《伍子胥》《山水》《昨日之歌》《十四行集》《海涅诗选》《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冯至学术论著自选集》。

△ 冯姚平与冯至文存的合影

冯至家人授权,较全面地收录了冯至先生诗歌、散文、小说、译著与学术论著代表作品。

 冯至作品文采优美,意境独特,处处充满生命的哲思。学生、青少年读者会在阅读中拓展思维,疏导心灵,启迪认知,更好地认识个人与世界。

保留作者原注与说明性文字,拓展学生的思维与知识体系,为学生阅读与理解作品及其背景提供帮助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