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在带领我们奔向美好的未来。作为一个新中国的青年,应该积极投身于建设祖国的伟大洪流中。共产党正是这股洪流的先锋,在党的火热熔炉中,可以把我百炼成钢,成为对祖国、对人类有用的人。
——摘自杨伟1984年4月《入党志愿书》
1978年,我国恢复了中断10年的高考制度,那年杨伟15岁,正好是初中毕业。
毕业考试的时候,6门课他一共考了599分,差1分满分,所以高中入学考试后两个星期,他就破格参加了高考。
但由于杨伟是色弱,不符合航空专业的录取要求。招生老师惜才,专门打电话请示当时的系主任罗世俊,说小孩成绩很好,罗世俊表示:“把他招进来,因为我也是色弱,我在写粉笔就是板书的时候,我经常红色的和绿色的粉笔我也拿错。”
而后,杨伟进入了西北工业大学空气动力学专业。
22岁,研究生毕业的他,毅然投身正艰难转型的航空工业,走进了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他说:“作为一个新中国的青年,应该积极投身于建设祖国的伟大洪流之中。”
他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当时中国的军工行业并不景气为了恢复国民经济,50年不打仗、部队要忍耐的方针限制了很多武器型号的发展。
“刚参加工作那会,研究生屈指可数,我被安排到飞行控制设计研究室工作,主要的任务就是研发,当时在国内是空白的。”
在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时,杨伟主持研制了地面综合动态顺眼设施铁鸟台。所谓铁鸟,就是在地面组建一个一比一的全系统的地面实验室,让飞机在地面能够像在天上一样飞起来。
1996年3月,铁鸟第一次实现了闭环飞行,33岁的杨伟像飞行员一样,坐在模拟的座舱里头,按照自己的意愿自如地驾驶先进战机时,心中满满的都是成就感。
1998年3月23号下午,35岁的杨伟在地面对歼-10飞机进行了两次自动检测,确认飞控系统一切工作正常后,举起双手向飞行员竖起两个大拇指,示意一切正常,绝对没有问题,随后飞机起飞、四圈绕飞、模拟着陆非常完美。
这是杨伟人生经历的第一次飞机首飞,尽管在这之后作为总设计师的他又经历了七次新飞机的首飞,但是歼-10的首飞仍然是杨伟最激动的那次。
2000年,杨伟成为当时国内最年轻的飞机总设计师,他记得在研究生毕业前在选择分配去向的时候,跟导师说自己要去飞机设计研究所,今后当飞机总设计师。
导师当时未置可否,只是非常意味深长的说:当飞机总设计师可不容易啊,需要太多的努力和机遇。
37岁时,杨伟终于实现了当时的梦想,这其中有太多艰辛的探索,有太多孜孜不倦的追求。
2003年,杨伟40岁,这一年的8月25日,是“枭龙”飞机的首飞日,身处指挥台的杨伟倍感压力。
“管你什么飞机?只要是新飞机,它都有风险。”
众人瞩目之下,“枭龙” 在空中稳稳当当地飞行了17分钟,当飞机安全落地的那一刹那,杨伟心中百感交集。
“枭龙”从冻结技术状态,到实现首飞,历时仅23个月,创造了我国飞机研制历史上的奇迹。
2007年3月,“枭龙”飞机成功定期交付,受到了巴基斯坦军方的热烈欢迎,时年43岁的杨伟,也体会到了极大的喜悦和自豪感。
巴基斯坦的国庆日是3月23号,“枭龙”当月十几号交付后,就迅速被涂上巴基斯坦的国旗。
对于歼-20这个“孩子”,杨伟充满了感情,54岁的他写了一封信“邮寄”给2035年的歼-20 :
“出生时,你是西南一隅的电光石火,喜悦在这头,质疑在那头;长大后,你是珠海航展的惊鸿一瞥,自豪在这头,振奋在那头;后来啊,你是祖国海天的坚强卫士,担当在这头,威慑在那头;而现在,你是战鹰家族的不老传说,引领在这头,希冀在那头。”
来源:今日科协
声明:凡本公众号转载、引用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此产生相关后果,由版权所有人、原始发布者和内容提供者承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科技人物 | 歼-20总设计师杨伟:“科技兴军是科学家的重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