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萧山 | 地名故事——北塘河

品萧山

北塘河,西起钱塘江江边排灌站,经滨江区入萧山境内,流经北干、宁围、新街、瓜沥等镇街,至瓜沥党山前兴村(三官埠直湾)。北塘河是1977年人工开挖的河流,当时名为大寨河。1984年更名为北塘河,因河流处于钱塘江南岸北海塘以北,并与北海塘平行,故名。北塘河全长36.25千米,河面宽30到40米,水深2.5米左右。北塘河是滨江、萧山两地重要的灌溉水源和航运河流,被称为钱塘江灌区沙地的“生命之河”。

上世纪七十年代,每年秋冬之交,在秋收冬种完成之后,相对“空闲”一些的时节,我区众多的农村劳力,就会投入到围涂造田、兴修水利的紧张忙碌之中。据老辈人回忆,当年开挖北塘河,主要是为了解决东片沙地区淡水灌溉等问题。因为当时围垦而成的土地,多为咸碱地,对农作物的生长相当不利。于是,在1977年,决定实施“西水东调”,开挖西起东永久河,东至坎山红星桥,全长20千米的大寨河。在那一年,几乎动用了半个萧山的劳动力,投入挖河工作。工地上干得热火朝天,咸菜、萝卜干,加上冷饭,很多人都吃住在工地,速战速决,仅仅花了两个星期,几十千米的河流就挖好了。

北塘河挖成后,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钱塘江灌区的农田灌溉问题,同时也成为垦区与内地之间的一条水运主通道,河上船只,日夜穿梭往来。直到现在,北塘河依然是我区水上航运较为繁忙的主要河流。

2008年,区政府提出了萧山跨过北塘河发展,老城区与钱江世纪城无缝对接的发展战略。2009年,相关部门开始规划北塘河整治方案。经过多方调研,2010年1月,北塘河开始整治。2012年,建成北塘河公园。北塘河公园位于北塘河南岸,西至风情大道,东至通惠路,全长约5公里,占地面积242006平方米。公园在建设中,着重体现了沙地文化,将“塘”文化贯穿于景观带之中,整体骨架分为“坍江岁月”“搏浪斗潮”“南沙风情”三个板块。公园以绵延不断的波浪式园路贯穿东西,以亲水生态为重要特色,通过滨水亭台、雕塑小品等,展现沙地文化的历史发展轨迹,体现“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为市民提供了一处文化特色鲜明的园林长廊公园。

文字整理:陈于晓

资料:萧山民政

音频:郑健 金璐佳

原标题:《品萧山 | 地名故事——北塘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