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小朋友们长出“双排牙”已成为较普遍现象,恒牙萌出,乳牙滞留,已经成为家长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医生,你看我家孩子前两个月开始喊牙疼,有颗下牙松了。前两天发现下牙里面的恒牙已经冒出一大截了,乳牙也摇摇晃晃的就是不掉。身边的人都说,必须得拔掉乳牙,我应不应该听呀?”
什么是双排牙?
孩子的恒牙已经长出来了,而乳牙却不掉落,恒牙没有地方生长,形成了两个牙齿并排生长的现象,这就是“双排牙”,更专业一点就是指乳牙和恒牙并列生长在颌骨、牙槽嵴上,进而导致恒牙偏离牙弓的情况,在医学上,“双排牙”叫做乳牙滞留。
双排牙形成的原因?
1.孩子的营养供给好,营养过剩,牙胚发育比以前早,往往恒牙长了出来乳牙还没掉。
2.饮食过于精细,食物过于松软,乳牙牙根未得到充分的刺激和锻炼,和牙槽骨紧密的相连,不易脱落。
3.乳牙病变,乳牙龋坏严重,乳牙根吸收障碍等情况造成乳牙不能及时脱落。
双排牙有哪些危害?
1.导致新生恒牙萌出异常,对孩子颌骨发育、咀嚼功能、面部美观造成影响。上颌的乳牙滞留,最有可能会造成反合,也就是俗话说的“地包天”,而下颌最常见的就是牙齿排列不齐。
2.不利于牙齿清洁,牙齿间滞留的食物残渣,容易形成牙垢和牙结石,导致口臭。
3.可能诱发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等口腔炎症性疾病。
4.如果产生炎症,局部含有细菌微生物的慢性炎症病灶,其中的细菌及其毒素通过血管及淋巴管被带到其他器官和组织,当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时,这些远离患牙的组织器官也可能发生病变,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疾病比如心肌炎、肾炎、心内膜炎、眼疾、风湿性关节炎等问题。
乳牙滞留应该拔出吗?
拔不拔牙,首先要看恒牙萌出的高度,当恒牙只萌出1/3或者2/3,且前排牙齿还没有松动的情况下,建议家长要有耐心,让孩子多吃硬的食物,比如啃苹果、咬玉米等生理性的刺激,以促进其自然脱落。如果出现恒牙已经萌出,乳牙尚未及时正常脱落,应拔除未脱落的乳牙。因为未脱落的乳牙会占据相应恒牙的位置,导致新萌出的恒牙侧方萌出,造成牙列不齐。如果不及时拔掉,等它们完全自行脱落,还需要三四个月到一年的时间,这对于恒牙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
当然,如果发现孩子长出了“双排牙”应该及时来医院就诊检查,听从医生给的专业意见进行治疗。
原标题:《【健康科普】来自“双排牙”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