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蜿蜒,青山挺立,黔西北高原的东部,有一种流传两百余年的民间戏剧仪式活动,古拙的面具后,咿呀的哼唱中,天上人间的岁月故事就在意蕴悠远的曲调里慢慢讲来。
金沙傩戏(庆坛)道具之一面具
这就是国家非遗项目金沙傩戏(庆坛),因其表演形式也被称为“端公戏”。
一
庆坛戏最早起源于江西龙虎山,后传入四川鹤鸣山、青城山,于明代末年进入贵州黔西县管辖的岩孔、马场一带(今金沙县岩孔镇、禹谟镇马场村)。乾隆十六年(1751年),庆坛在金沙县长坝镇昆仑村出现,流传至今已有260多年。
金沙县长坝乡昆仑坝子
庆坛分为“文坛”和“武坛”。文坛为丧礼仪式,是祭奠和“娱神”活动;武坛类似跳端公,为许愿和寿诞所做,是一种祈福仪式和娱人活动。
在长坝一带,傩戏(庆坛)与人间烟火相生相伴,人们把喜怒哀乐和人生况味揉融其中,那些手眼身法和程式讲究,眼见的是艺术,表达的却是鲜活饱满的生活,是当地人活态传承的文化因子。
庆坛仪式
可以这样理解,人们借助庆坛“摆家事”,如子女升学、病人痊愈、老人高寿等。庆坛戏的内容和形式也根据诉求而定,例如,为去病免灾许下愿口,就要庆星辰坛,供东皇;为平安许下愿口,就要庆赵侯坛,供赵侯;为孩子顺利成长许下愿口,就要打保福,供斗姆和康王等。
每一种流传下来的民间艺术,都是传承的心力所致。今天我们要了解金沙傩戏(庆坛),就要提及长坝镇昆仑村的84岁老人黄锡久,他是贵州省文化厅命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端公戏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二
金沙傩戏(庆坛)积淀了从古至今各个阶段的文化和艺术,作为从古老的祭祀活动发展演变而成的民间戏剧,沿袭着古代傩祭仪式的若干古朴形式,每一个程式里都蕴含着深远精微的象征和要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端公戏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黄锡久
“刚开始我父亲不让我学(庆坛),但因为自己喜欢,就一直跟着我老师学习,最终得到了他的支持和理解。”黄锡久说,他18岁时学习庆坛仪式,26岁颁制出师后便开始教学生,在他教过的三代学生中,最年长的现已70多岁。
庆坛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其技艺具有科学认识价值,同时,表现主体对象(人神共娱)辐射宽广的丰富功能满足了民众多方面需求,至今具有强劲的现实价值。
庆坛表演
在黄锡久看来,庆坛属于仪式性民间戏剧,具备传统戏曲,唱、念、做、打等要素。庆坛时有开坛、诏诰、礼请、领牲等环节,每个环节都由不同的角色组成,不同的角色也有不同的服饰及道具,且所演的折子也不同,所以庆坛戏表演是复杂且困难的。
庆坛戏寄托了当地人们的生活百态和情感表达,它是汉民族文化在民间厚土里生发的艺术之花。
三
“现在学习庆坛戏的人少了。”现代文化的发展和冲击下,传统文化的传承困扰是普遍性问题。黄锡久说,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金沙傩戏(庆坛)现实状况也不容乐观(表演团队素质参差不齐)。“我是不希望傩戏失传的,在我教的这些徒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角色,但很少有人像我一样熟悉庆坛戏中的每个环节。”黄锡久说。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娱乐方式愈发多元化和分众化。
打锣鼓
同时,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科学知识的普及,农村具有“还愿”观念的人家慢慢减少,武坛活动也就减少了;殡葬制度改革推行和群众文明素养提升让文坛活动“市场” 逐步萎缩,诸如此类客观原因都使庆坛戏存续艰难。
对此,黄锡久认为,庆坛戏要传承,需要跟着时代步伐走。
庆坛仪式
据了解,庆坛戏流传至今,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演变而演进,并不断丰富的。“我编了一个歌颂党和国家惠民好政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折子,完全可以在庆坛戏中表演。”
2010年,在“多彩贵州”毕节赛区的戏剧类比赛中,金沙县文化馆整理改编的庆坛戏《济民》作为原生态剧目参加演出,获得二等奖。2014年,“金沙傩戏(庆坛)”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金沙傩戏(庆坛)的传承与发展,在各个层面进行有效、有益扶持,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庆坛戏,为庆坛戏健康有序的传承和传播打好现实基础。
阅读推荐
原标题:《金沙傩戏(庆坛):岁月曾斑驳 时代焕光彩丨非遗毕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