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弘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弘扬。”中华民族有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优良传统,在清明节,我们祭奠祖先、寄托哀思,也缅怀为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做出奉献和牺牲的英雄先烈。本端聚焦革命英烈题材舞台艺术精品,通过这些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与崇敬之情,传承红色基因,并为这类题材创作提供更多的经验与启发。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时时有情怀 处处见匠心

刘 淼

纪念人物

李白,湖南省浏阳市人,中共党员,上海地下党联络员,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0月,李白受党组织派遣,化名李侠,赴上海担任党的秘密电台的工作。1942年9月,日军在对秘密电台的侦测中,逮捕了李白夫妇。1943年5月,李白经党组织营救获释。抗战胜利后,李白回到了上海,继续从事党的秘密电台工作。1948年12月30日凌晨,在与党中央进行通讯过程中被国民党特务机关测出电台位置而被捕。1949年5月7日,李白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2009年9月,李白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上海歌舞团供图)

作品影响力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一部现象级作品,引发了各年龄层观众的情感共鸣,为新时代舞台剧树立起全新的艺术标杆。自2018年12月20日启动首轮试演以来,该剧已累计演出数百场,不仅不断刷新票房纪录,更先后斩获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六届文华大奖、 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多个奖项。

主创谈

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进行大胆创新,融入青春色彩、红色记忆、浪漫情怀,借助舞剧的独特表现形式,对红色经典进行全新演绎,把石库门、上海弄堂和旗袍裁缝店等城市特色融入舞台,以高度凝练的舞剧叙事、唯美的意象表达、灵活写意的舞台布景和谍战的紧张悬念,再现为解放事业壮烈牺牲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彰显为国献身的崇高信仰。

在历时两年的孵化研讨阶段,剧组多次赴上海李白烈士故居、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地采风考察,广泛听取业界专家、资深媒体和观众代表意见。2017年11月,该剧目正式立项后,历经20余次研讨,剧本数易其稿,舞美、音乐、服装方案反复论证,为作品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剧中李侠扮演者王佳俊至今仍清楚地记得采风时的情景:“我被当年李白发报的小阁楼所震撼,仅仅几平方米的四四方方小阁楼,却是他和兰芬幸福的净土。”这次实地参观让他更加贴近李侠这个角色,“每一个动作,一个回头、一个微笑、接报纸、拿工文包,当你走进这个角色,你不会再去想你的表演是什么,你的每一个动作就是这个角色的所想所做。”王佳俊说,剧中塑造的革命者更像普通人,他们有痛苦,也有不舍,但因为有信仰,所以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一次次在舞台上表现,王佳俊与李侠渐渐相融,直至角色长在了演员的身上、心上。“投入每一场演出,让观众通过红色题材舞剧走近革命先烈,是我当下最重要的责任。”

正如王佳俊所说,在舞台合成阶段,全体主创和演职员团队每天从早上9点到晚上12点“泡”在舞台上,对细节精雕细琢。剧中第二幕展示的老上海特色的女子群舞《渔光曲》,从演员走位、动作幅度大小乃至服装搭配、灯光色彩都是精心打磨而成。这段旗袍舞也直接促使粉丝发起了“穿着旗袍看‘电波’”活动。

令人耳目一新的还有剧中舞美,为营造时而紧张激烈、时而闲适的弄堂生活,该剧舞美布景采用了有别于以往升降式的舞台布景方式,通过26片可移动的景片,在电脑编程的统一调度下腾挪旋转,配合多媒体投影,逼真地呈现了全剧所有场景。

评剧《母亲》:真实可信,在于她是中华民族千万母亲的代表

刘 茜

纪念人物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7月7日出席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纪念仪式时提到英雄母亲邓玉芬的事迹。邓玉芬一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舍家纾难,先后有7位壮烈牺牲。邓玉芬的丈夫和5个儿子于抗日战争中牺牲,第6个儿子牺牲于解放战争。

评剧《母亲》剧照(中国评剧院供图)

作品影响力

评剧《母亲》2014年开始筹备创作,首演于2015年7月,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入选文化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优秀剧目”,赢得业界广泛好评,观众反映强烈。该剧巡演数百场,起到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作用,同时荣获201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创作精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2016年10月,在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上,该剧摘得第十五届文华大奖。2019年,“母亲”的扮演者王平获得第十六届文华表演奖。

主创谈

该剧开始筹备至首演历时一年。在此期间,创作单位中国评剧院多次安排编剧、导演、作曲、舞美设计等主创人员赴北京密云石城镇实地采风,通过组织与密云相关部门领导座谈、聆听当地党史研究办专题讲座,走访邓玉芬的亲属,参观邓玉芬雕塑主题广场、白乙化纪念馆、密云水库等形式,深入了解和感受英雄母亲邓玉芬真实事迹,为该剧的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汲取了养分、激发了灵感。剧本从初稿直至定稿大小改动24次,为该剧成功上演夯实了基础。

“以抗战为背景,重点刻画母子情,以期让人们产生心灵的共振。‘望儿归’表达了母亲的灵魂之美,是统领全剧的可以看得见、听得着的形象。”对于总体立意,该剧导演张曼君说,“邓玉芬是一位倔强的母亲。母亲的悲苦状态,怎么去表达、怎么去控制,是要解决的课题。为让主演最后一声的哭达到惊心动魄的效果,前面的戏要压抑、痛苦。当母亲悲苦爆发的时候,在展现‘望儿归’时就有了惋惜、嚎啕的可能。”

对于舞台的呈现,张曼君总结了几点:叙事时空交错,当年与眼前,跳进跳出,时空的交叉,带有魔幻色彩;充分利用歌队的作用,担当故事的讲述者;运用形体的形式来转换、表现一个场景、空间和不同的心境,抓住戏曲灵动的表达传统,增强舞台的幻觉效果;用音乐把写实的状态抽离成象征的状态,再散发成浪漫的状态。“音乐是我导演二度创作上灵魂中的灵魂。”张曼君说。

该剧主演王平说,她把“母亲”这个角色定位在“普通、平实、隐忍、坚韧”这4个关键词上,“普通”就意味着她的普遍性,塑造的这个人物形象就是要告诉观者她既是一位寻常的母亲,也是那个时代中华民族千千万万母亲的代表。努力抛掉表演痕迹,强调她的真实可信。“我们总是习惯说塑造人物,但严格讲应该去塑造人,母亲尤其如此,不必树立高大,她所做的一切使她自然高大,不必彰显英雄,她所承受的苦痛使她一定是英雄。只要从一个普通农村母亲的角度去感受她、去展现她就够了。”

王平认为,在《母亲》的舞台上,她所饰演的邓玉芬没有一个戏曲舞台上传统意义的亮相,在需要的时候,一个眼神、一个回身、一个扭头就是亮相。一切行为动作都是感情挣扎所致,都是一个普通母亲应有的反应。“通过对《母亲》的演绎,我认为戏曲现代戏的表演,‘表’比‘演’重要。‘表’的是情,‘演’的是技,从内心外化出来的表演才是真实可信的,不然一切皆为形式。”王平说。

粤剧《刑场上的婚礼》:革命人性之光与粤剧之美

刘 茜

纪念人物

1927年10月,周文雍、陈铁军假扮成夫妻投入广州起义准备工作。广州起义爆发,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周文雍被选为广州苏维埃政府人民劳动委员。起义失败后,周文雍撤离广州,辗转到香港。1928年1月,周文雍与陈铁军再次假扮夫妻,重返广州,重建党的组织。由于叛徒出卖,周文雍和陈铁军被捕。在狱中,他们坚贞不屈。1928年2月6日,周文雍和陈铁军英勇就义。

粤剧《刑场上的婚礼》剧照(广州粤剧院供图)

作品影响力

粤剧《刑场上的婚礼》创作于2007年,最初是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暨广州起义80周年而作,由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大师红线女任艺术指导,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欧凯明与崔玉梅主演。《刑场上的婚礼》作为一部活跃度较高的剧目,久演不衰,截至2021年,在全国各地演出逾600场,观演人数达60多万。该剧曾获第十一届广东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及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特别奖等多个奖项,并先后在北京、上海、澳门、杭州、成都、长沙等地巡演,在戏剧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21年,为庆祝建党百年,该剧进一步修改提高,推出了“青春版”,由青年演员来主演,粤剧新生代的努力传承,为这个剧目带来了更多的活力。

粤剧电影《刑场上的婚礼》2019年末上映,广州、佛山两地观影人次12万,单是广州地区放映的总票房近230万元(后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终止了影片放映)。该影片入围第三十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提名。

主创谈

对于《刑场上的婚礼》的特色与成功经验,创作单位广州粤剧院是这样总结的:剧情突出革命人性;唱腔唱词处理细致,尽显粤剧韵味;舞美设计突破陈规,展现岭南风情。

《刑场上的婚礼》作为新编粤剧,又是现代题材,创新与突破之余,传统性很容易受到质疑,往往不容易被粤剧老观众接受。为避免创新性有余而传统性不足的问题,《刑场上的婚礼》在唱腔方面很注重突出粤剧本色,在唱腔唱词上狠下功夫,传承粤剧唱词雅致的传统神韵,使表演更为传神入骨,令剧目保有浓郁的粤剧韵味,大大增强了粤剧色彩。

欧凯明表示,《刑场上的婚礼》可以说是广东粤剧和他本人舞台生涯一个重要的拐点。对于戏曲演员来说,演现代戏是一种挑战,它既需要有戏曲味道,又要表现得自然,不能完全用传统戏曲的程式化去处理现代戏,要学习、结合话剧等其他舞台形式。

“在排演《刑场上的婚礼》时,我们有一个根本的想法,那就是让粤剧的老观众接受,同时要让年轻观众能够走进剧场,而且是走进来就离不开。为吸引年轻人,我们在排演《刑场上的婚礼》时对粤剧进行了一些革新,包括让节奏更为明快等。”欧凯明说,“在音乐上,我们化用了广东民乐《彩云追月》的旋律。在人物塑造上面,我们摒弃了过去主旋律作品把英雄人物当成神一样来塑造的办法,而是把主人公就定位为一对热恋中的青年,他们心中有理想、有情怀,有情有义。整部作品就3个阶段,相思、相爱和在刑场上结婚。”

京剧《红军故事》:艺术审美现代转换的成功探索

刘 淼

纪念人物

该剧创作背景主要来自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3个故事。

第一次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期间视察第13集团军,在集团军军史馆所展出的长征红军战士周国才过草地时保留下来的半截皮带前驻足,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有感触地说:“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铁心跟党走’的生动写照。”

第二次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述了发生在湖南汝城县的“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半条被子”的故事是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的鱼水深情,是共产党始终依靠群众、始终为了群众的不变初心。

第三次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中,讲到“军需处长”的故事。该故事讲述了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把自己的棉衣让给战友,自己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赞扬了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京剧《红军故事》剧照(国家京剧院供图)

作品影响力

京剧《红军故事》紧扣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主题,以国粹的形式展现了红军历经千难万险、坚守革命信仰,为革命胜利、为人民解放奉献一切的崇高精神,展现了共产党与人民群众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的鱼水深情。该剧自首演以来广受业内专家及普通观众的好评,成为“学党史、悟思想”的生动课堂。2021年,该剧被拍成电影,并在北京首映。

主创谈

京剧《红军故事》自立项阶段起,多次召开论证研讨会。剧本十几易其稿,剧组多次赴江西南昌、萍乡,深入基层,采风体验。2018年首演以来,京剧《红军故事》仍然坚持边演边改,精益求精。

该剧在音乐创新、程式化动作的化用、演员的表演和唱腔等艺术样式上进行了诸多新的艺术探索,更为重要的是,有些探索触及当代舞台作品不得不考虑的重要艺术维度——艺术审美的现代转换。

在“半条棉被”的段落中,4位人物形象围绕棉被而展开的推与让、送与拒、存与留,都在4位完全不同性格的人之间展开。为了突出3位女兵不同的人物个性,纳入了程派、尚派、梅派的艺术特色,给艺术形象的个性化找到表现形式上的风格载体。

主创团队创造性地使用四声部重唱的方式,把京剧老旦、程派青衣、尚派青衣、梅派青衣的行当和流派相融合,强化了人物各自不同的心理空间,也强化了基于棉被而引出的4个人共通的情感抒发,唱腔流畅,音色和谐。

国家京剧院艺术总监袁慧琴饰演的徐解秀,既继承化用了传统老旦的表演范式,又借鉴了京剧青衣行当的艺术元素,介于老旦青衣之间,使其在年龄、精神气质等方面更加贴合人物。

“这3个小戏,以小见大,通过细腻的情感,从不同角度演绎出英雄先烈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至死不渝的革命精神。创排《红军故事》,对培养我们的青年演员有着重要的意义。京剧的传承,需要每一代人的不断努力。同时我希望该剧可以感动观众,尤其是要引领现在的青年人铭记历史,传承好、发扬好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续写好新时代的华丽篇章。”袁慧琴说。

记者:刘淼,刘茜

责编: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