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有我 | 常州:全力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常州市民政局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对外公布救助服务热线电话86664045,加大急难型救助力度,开通救助“快速通道”,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及时部署防控救助工作

3月13日,市民政局第一时间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民政系统和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及时了解、重点关注辖区内困难群众和受疫情影响人员生活状况,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

3月15日,市民政局又印发《关于做好全市相关区域特殊困难群体排查救助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民政指导村、社区,在遵守防疫规定前提下,充分发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优势,通过上门、电话等方式,全面摸排低保、特困、困境儿童、留守儿童、高龄空巢独居老年人、生活困难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明确联系方式,落实专人负责,妥善解决疫情期间的生活、就医、看护等现实困难。

3月21日,进一步发出《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扩大临时救助范围,落实主动发现救助机制,优化简化审批程序,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救助,畅通社会救助渠道,切实兜住兜牢民生保障安全网。 目前全市已排查9类特殊困难群体近2.83万人。

保障救助对象基本生活

此轮疫情发生后,各地民政部门足额向低保、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发放生活救助金,为全市低保对象0.91万户1.28万人发放保障金993.3万元,为特困供养对象0.51万人发放供养金578.2万元。全面执行低保对象收入豁免、就业成本扣减和重残、重病患者“单人保”等政策。对因疫情影响导致失业或家庭收入降低的救助对象,及时调整低保金标准。

“我们小区被封控了,家里没吃的了。”“我要去医院透析。”“我的救命药没了。”“我行动不便,做不了核酸检测!”救助服务热线公布后,求助电话一个接一个……

针对市民反映的各种困难求助,市民政局及时进行分类妥善处置,属本部门条线解决的事项第一时间转(交)办,属其他部门解决的事项,做好登记解释工作。同时,将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对象纳入相应保障范围。

“太感谢啦,我能这么快去医院透析,离不开工作人员的努力。”3月16日,居住在新闸街道的张阿姨(化名)感动不已。因丈夫与独子均已离世,59岁的她一直独居。13日下午,张阿姨去了钟楼区北港街道星港路的宠立医院,随后健康码变成了黄色。张阿姨患有尿毒症,因健康码黄色,原定于14日的透析治疗受阻,她十分焦急。社区对其进行情绪安抚,街道也高度重视,一方面与区级指挥部联系,另一方面积极寻找医疗资源,为张阿姨解决了这个大问题。

强化重点对象照料服务

市民政局积极指导镇(街道)、村(居)委会督促照料服务人认真落实照料服务责任,强化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单身低保户、困境儿童、留守儿童、高龄空巢独居老年人、生活困难残疾人等救助对象日常照料服务责任,在遵守防疫规定的前提下,增加探视探访频次,跟踪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及生活所需,及时给予必要帮助,确保“生活有人保障、弱者有人照料”。

“你们来得太及时了,幸亏有你们社区工作人员的及时帮助,我才能渡过难关......”今年52岁的邹某是朝阳新村的一名低保户,曾患严重的心肌梗塞,平时需长期服药,眼看药快吃完,准备过两天去医院再配,却因突如其来的疫情受阻,小区管控、医院停诊,一下子让邹某陷入困境,他在家中焦急万分,一筹莫展。“喂,你好,我是朝阳新村第一社区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报街道及有关部门,立即联系医院为其配药。社区工作人员还前往邹某家,为他送去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并叮嘱其戴好口罩、减少出门、做好防护等。

家住经开区遥观镇临津花园的饶老太今年86岁高龄,所住楼栋被封控,儿子无法照顾,变成了“独居”老人。考虑到老人生活不便,社区工作人员将每日的送“菜”改为送“餐”,暖心解决老人“吃饭难”的问题。同时,考虑到饶老太年纪大,核酸检测现场排队时间长,担心她身体吃不消,留道社区工作人员全程陪同老人做了核酸检测。

及时扩大临时救助范围

为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救急解难”作用, 市民政局要求各地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和支出型困难家庭等各类民政保障对象,因疫情影响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根据实际情况及生活需求直接给予临时救助。同时,采取发放口罩等个人防护物资的方式,帮助救助对象做好病毒防范工作。对因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造成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其他群众,实施先行救助;对因探亲、旅游、务工等原因受疫情影响陷入生活困境的非户籍人员,由急难发生地镇(街道)直接实施救助。

本轮疫情防控以来,全市临时救助229户589人,救助管理站共救助流浪乞讨和临时遇困受助人员30人,发放救助资金39.59万元,发放口罩、消毒液、水果、方便食品等各类生活类物资133.35万元。

溧阳市民政局已将因疫情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对象全部纳入临时救助范围,为15户53人给予先行救助,发放临时救助金7.5万元。

持续提升救助服务水平

疫情防控期间,市民政局将对新申请社会救助的困难对象,可适当优化、简化审核确认程序,对已纳入救助的困难家庭也将根据实际情况延长定期核查时限。存在重大生活困难的,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加大救助力度。

3月17日,武进区高新北区贺北社区一名重残儿童(智力四级)申请重残儿童保障,按常规办理审核审批程序需要时间,考虑到疫情该家庭急需救助,区、镇两级在收到相关信息后,根据系统数据和申报材料,采取“先发放,后审批”的办法,按每月1009元的标准实施发放,确保该困境儿童及时得到救助保障。

另外,市民政局积极推行社会救助申请审核确认全流程网上办理。有需求的困难群众,也可通过“我的常州”APP中的“民政局”点击“我要救助”填报相关信息,还可致电村(社区)工作人员,均会在第一时间受理和回应需求。

原标题:《战“疫”有我 | 常州:全力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