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伊是怎样成为苏联航空传奇的?

以下文章来源于冷热防务 ,作者疯子李

冷热防务.

金戈铁马、炮声隆隆,权力角逐、文明兴衰。

作者:疯子李 / 编辑:冷小军

提起苏霍伊,很多人都会想起大名鼎鼎的侧卫家族。的确,侧卫优雅的外形、强悍且全面的性能与大多数人印象中傻大黑粗、单方面性能优异而其他性能一塌糊涂的传统苏系战斗机不同。

侧卫不仅在前苏联各国,在其他国家地区也是深受追捧。尤其是中国,1990年代苏27的引入让中国空军跨入三代机俱乐部,由此发展而来的歼11、歼15、歼16等战机为新旧交替时期的中国空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力主引进苏27的林虎将军,年轻时在广东汕头

凭借着苏27系列的优异表现,苏霍伊成为了俄罗斯航空工业的领军者。而侧卫们也借着这股东风,几乎统治了俄罗斯空天军的航空装备体系,将昔日的王者米格压制的喘不过来气。

风光无限的背后其实也经历过不少悲哀,因为苏霍伊也曾为生存苦苦挣扎,这一切需要从苏霍伊的创始人帕维尔•苏霍伊说起。

与朝中有人的米高扬不同,帕维尔•苏霍伊出身平民,完全靠自己的努力进入茹科夫斯基创立的中央空气流体力学研究院做制图员。之后在著名飞机设计师安德烈•图波列夫的教导下成为一名飞机设计师。

2018年,中央空气流体力学研究院100周年庆标志

图波列夫作为苏联航空工业的开创者之一,设计才华远超众人。不过,图波列夫在设计轰炸机、客机之类的大型飞机方面所表现出的能力远远超过他在战斗机领域的表现。纵观图波列夫设计局的历史,只有图128勉强可以算作战斗机,其他都是轰炸机等机种。

作为学生,苏霍伊在设计思想上不可能不受到老师的影响。所以苏霍伊第一款量产机型是苏2攻击机就不足为奇了。该机从1938年开始在哈尔科夫飞机场投产,高峰时莫斯科、塔岗洛的飞机厂也有生产,总产量889架。这个产量相对于当时许多著名机型产量动则上千上万的数量,的确不多,在卫国战争中发挥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苏霍伊

之后的几年中,苏霍伊先后设计了几款战斗机、攻击机,但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投入量产。只有双发双座的苏12作为侦察机少量投入生产,成为了苏霍伊家族在活塞式飞机时代最后的作品。

进入喷气时代,苏霍伊的命运依旧坎坷,苏9、苏11、苏10、苏13、苏15等项目上屡战屡败,没有一款投入量产。因为表现不佳,1949年,苏霍伊设计局被解散,人员四散,苏霍伊本人也被老师图波列夫收留,回到图波列夫设计局任副总设计师。

1953年,斯大林逝世,苏霍伊设计局得以重生,飞机编号也重新计算。鉴于之前的教训,苏霍伊似乎把生存放在了首位,采用各种方法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甚至不惜铤而走险,用极端的方式提升飞机的性能,以避免悲剧的重演。

这一点在苏霍伊设计局重建后的第一个项目苏7上就有充分体现。1953年,为了满足苏联空军对前线战斗机和截击机的要求,苏霍伊大胆提出一机两型的方案。为了验证大后掠翼和三角翼在超音速状态下的性能,苏霍伊一口气上了四种预研型号:

大后掠翼战斗机S1、大后掠翼截击机S3、三角翼战斗机T1、三角翼截击机T3。这种疯狂让整个苏联航空界大吃一惊,著名设计师雅克夫列夫甚至称其为工程设计上的狂想。

不过这一番疯狂最终没有白费:S1最终发展成为苏7系列战斗机/战斗轰炸机,在20世纪60/70年代在苏联空军和亲苏国家空军装备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T3则最终发展为苏9/11系列……

波兰的Su-7战斗轰炸机

靠着这些成功,苏霍伊避免了像阿列克谢耶夫、古德科夫那样昙花一现的命运,坚强的生存了下来。

之后的苏15服务于苏联国土防空军,好评如潮;苏17系列实现了苏联人在可变后掠翼技术上的突破;苏25攻击机更是将老牌设计局伊柳辛挑于马下,在其擅长的攻击机领域上拔得头筹……

苏15拦截机,国内的「找爹党」把歼8Ⅱ的原型推到了它

这一时期的苏霍伊可谓顺风顺水,成为与米高扬并列的苏联两大战斗机设计局之一。当然失败也是有的。比如,对标美国北美公司三倍音速轰炸机XB70瓦尔基里的T4轰炸机。该项目是一个应急计划的产物。

更多中航官方模型。尽在I航空!

点击此处 进店选购肯尼迪时代的美国的美国,调整了其战争策略:由艾森豪威尔时代的大规模报复战略转变为灵活反应战略。彼时洲际导弹技术尚不成熟,美国于是提出了3倍音速轰炸机的计划,最终确定由北美公司研制,这就是XB70计划。

美国XB-70A一号机

作为应对,苏联提出侦查轰炸机的概念。军方要求能够挂载两枚射程500千米以上的空地导弹,最大飞行速度3马赫,巡航速度2.8马赫,最特别的是要求能够在土质跑道上起飞、着陆。

雅克夫列夫、图波列夫和苏霍伊被苏联军方选定参加该项目,提出各自的方案进行竞争。雅克夫列夫最早被淘汰出局,因为其设计的机体过小,无法达到设计要求。图波列夫志在必得,并进行了大量的前期研究,研制了9种不同的发动机布局,用风洞测试了14种模型,6个机翼方案,显然志在必得。

但结果却是苏霍伊拿下这个项目,项目代号T4。与XB70不同,T4采用了鸭翼加双三角翼的气动布局。双三角翼给飞机带来了显著的性能提升,后来许多战斗机也采用这一翼型,比如我国的歼7MG。除此以外,苏霍伊还要承担研制相应机载武器的任务并完成系统整合。

经过了长期的研发,到1972年8月,该机完成了首飞。结果表明,飞机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但由于采用了太多新技术和新材料,加上漫长的研制周期,该机的价格太过高昂。而且研发周期太漫长,地空导弹技术进步和洲际导弹技术的成熟,使得突防的难度加大而作战效果却大打折扣,甚至可以被取代。最终该计划下马。

莫斯科中央空军博物馆中展示的T-4

不过苏霍伊不是一点收获也没有,研制过程中开发的一系列新技术被用在后来各型飞机的研制中了。尤其是电传飞控技术,为苏27的成功加上一枚重重的砝码。

不过这些与创始人帕维尔•苏霍伊的关系不大了。T4成为了这位航空设计师最后一款目睹研发全过程的战机了。在划时代的苏27开始研制的时候,他离开这个世界。苏霍伊设计局也随之进入了后苏霍伊时代。之后的总设计伊万诺夫和西蒙诺夫两位总师领导设计局度过苏联的最后时光和之后的混乱,苏霍伊也从一个岌岌可危的设计局成为了航空史的一个传奇。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冷热防务

注: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此标明转载来源,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协商或删除内容!

风上风云|云端故事

原标题:《苏霍伊是怎样成为苏联航空传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