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的人脸识别:法国情报公司挖掘车臣士兵身份,乌克兰用来辨认战俘

原创 文摘菌 大数据文摘

大数据文摘出品

俄乌冲突开始时,小卡德罗夫在车臣首府格罗兹尼举行盛大誓师仪式,出动了超过1.2万名精锐车臣士兵,正式宣布出征乌克兰。

满屏幕络腮胡子的大汉引发了网友们的讨论,怎么感觉长的都差不多?

不过,法国一家名为Tactical Systems的一家军事训练和情报公司却用人脸识别成功确认了其中一名士兵的身份,并且发现这名士兵和小卡德罗夫的关系十分密切,这家公司的CEO在推特上展示了他的调查结果,甚至找了了这名士兵的Ins账号。

Tactical Systems的CEO表示,“只要能接触到电脑和互联网,你基本上就像能像电影里的情报机构那样。”

交叉使用开源情报,结合人工智能算法,“纸上谈兵”成为可能

以前收集军事情报,想搞清楚敌方的身份或者单位,基本只能依靠主动侦察,但是在互联网信息发达的现在,开源情报(OSINT)成为了一种更有效率的方式。

寻找和交叉对比社交媒体帖子和其他公共来源可以揭示军事单位的位置或损失情况等信息,多年的社交网络遗留下来的大量在线照片,以及一些提供人脸识别算法的便捷服务,也使得一些“纸上谈兵”的分析成为可能。

比如Tactical Systems在推特上展示的整个识别过程,他通过俄罗斯放出的视频,首先使用了 俄罗斯人脸识别网站FindClone,它可以搜索来自VKontakte(俄罗斯社交媒体)的照片。结果是一张士兵与卡德罗夫握手的照片。

然后,再通过一个成立于波兰的叫做PimEyes的脸部搜索引擎,这家公司声称已经搜集了9亿张脸部照片。发现其中一个人指向一个Instagram账户,上面有一张照片透露出了这名士兵名为侯赛因·梅日多夫(Hussein Mezhidov)。

再去网上搜索一下这个名字,就会出现一些描述他是指挥官和特种部队教练的文章,以及一段显然是在乌克兰拍摄的YouTube视频。

另外,还发现这名叫侯赛因·梅日多夫(Hussein Mezhidov)的士兵可能和小卡德罗夫关系不错,因为发现了他们的合照。

人脸识别成为辨认战俘的新手段

以前,辨认战俘是个体力活。

因为舆论战的存在,作战双方可能一方会宣称自己抓到了战俘,并且放出视频,另一方可能会极力否认,认为视频中是演员。

如果是真的战俘,可能需要家庭成员的确认才能得到最终的证实。

有了人工智能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Wired网站志曾免费试用俄罗斯的FindClone服务,追踪一张男子的照——一名乌克兰政府顾问称这是一名被俘的俄罗斯士兵。

不到五分钟,相匹配的社交媒体资料就被找到了。

在俄罗斯社交网络VKontakte上,他的个人资料中包括了这名士兵的生日和他家人的照片。这个发现与乌克兰方面的消息相符,乌克兰开源情报组织InformNapalm在早些时候的一篇帖子中也声称确认了两名声称的俘虏,并在发给Wired的一条消息中证实,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面部识别。

不过,这种从远处识别人的能力也可能为武装冲突带来新的问题,在视频或照片中被识别(或错误识别)的士兵,他们或他们的家人可能会遭受网上骚扰,甚至更糟。

毕竟,人脸算法也不能保证百分百的正确,而且在没有清晰的人脸图像的照片上,错误更常见,尤其是战场上拍的模糊照片。

如果远方的志愿者可以通过面部识别识别战斗人员,政府机构也可以做同样的事情,甚至更多,乌克兰就有一支由计算机专家组成的志愿“ IT 军队”代表该国黑客宣称在攻击俄罗斯目标。

Tactical Systems的CEO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他希望激励其他人开发开源情报技能,以震慑在乌克兰或其他冲突中的战斗人员。

他说: “这些人越是被公开身份,越是知道开源情报组织在跟踪他们的行动,他们犯下战争罪行的可能性就越小。”

在接受采访时,这名Tactical Systems的CEO不愿意透露他的身份,要求化名为YC。

原标题:《战争中的人脸识别:法国情报公司挖掘车臣士兵身份,乌克兰用来辨认战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