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淘”出来的武陟黑陶

制陶时不需要模型,全凭匠人的双手在水与泥里感知。面对一口窑炉,如果阳光充足,那就晒一晒陶坯,准备干烧。如果阴天漫长,也可不必等待时间的沉淀,湿漉漉的土坯放进去,直接便烧制成器。

虽说如此随心,但除去选泥、晒泥的时间,制作一件武陟黑陶仍需要3个月的时间,且每件都是孤品。

匠人的灵魂通达于泥水之间,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对话。

刚出窑的武陟黑陶。

近日,记者通过武陟县文化馆介绍,认识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陟黑陶烧制技艺主要传承人王小战。原来,武陟黑陶与其他黑陶制法却有不同,它来自于黄河,又被黄河人随心而造。

武陟黑陶,是被黄河水“淘”出来的优秀传统文化。

武陟县圪垱店乡邢庄村,是目前武陟黑陶技艺的传承地。“黄河明珠”——武陟嘉应观、武陟重要历史遗迹——商村遗址,皆在其左右,从这里到黄河边不过数公里。

王小战正在雕刻。

每年夏季汛期到来时,52岁的王小战总会带上铁锹,来到河滩,刨开厚厚的沙土,挖出发红的胶泥,用手轻捻几下,以检验胶泥的韧性。他在挑选制作武陟黑陶的原始材料。王小战对此轻车熟路,因为从几岁起,他便跟着老一辈人来黄河边选泥。从十几岁开始独立制作武陟黑陶至今,在近40年的时间里,他都会在相对固定的时间,来到相对固定的地方,用同一种办法选泥。

他选取的泥料并不多,也就农用机动三轮车两三车的量。今年取泥今年不用,这是祖辈传下来的老规矩。拉回来的泥,要长时期暴晒,再经过反复过滤、沉淀后,等到次年开春,泥性充分散发时,才用于制陶。

选取一次好泥,意味着来年能制作出高品质的黑陶。

此时,春回大地,王小战正和老伙计们准备用去年的泥料烧制今年的黑陶。

王小战的制陶作坊里,没有机器声,只有手工搅泥、拉坯时用力的喘息声。这里没有模具,器型全凭手感,薄厚全看功力,绝对纯手工操作。

拉坯

在这里,时间是拿来消耗的艺术品。3个月等待一次成品的出炉,不是每个匠人都能坚守的。王小战完全可以使用机械提高生产率,但他始终没有,因为他的祖辈也是这样耐心地等待着一次又一次华彩窑变。

其实,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王小战也想了许多办法。有人说:“你不用机器,不用模型,哪来的效率,干脆把泥巴扔进去直接烧。”一句无心之言,让王小战来了灵感,他真将成型的未阴干的土坯放进窑炉,加以温度控制。没想到,居然成功了。湿烧,这是他的一项发明,也代表着武陟黑陶在新时期的创新。

武陟黑陶器匠人擅长制作小型陶器,龟、葫芦、花瓶、雕像等摆件是他们的拿手戏。

王小战说,武陟黑陶器型多样,古朴浑厚,有多种雕刻手法,且永不褪色、极耐腐蚀、保存长久、赏用两宜,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小战(左一)指导传承武陟黑陶制作技艺。

武陟黑陶,是一种古老的陶器品种。据考古发现,距今约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陶器已在武陟出现,赵庄、尚村、大司马、南孟迁、东石寺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曾出土大量泥质钵、碗、罐、瓶、盆等黑陶陶器。至清嘉庆、道光年间,邢庄村人王大凤从祖上传承黑陶制作技艺,所制陶器美观大方、物美价廉,在如今的辉县、获嘉、原阳、沁阳、温县、修武等地十分畅销。

改革开放后,第六代、第七代传承人王世奎、王小战等继承祖业,精心研读先辈留下的要诀秘技,既严格遵循古法,又从中发现其中蕴藏的现代科学原理,开拓创新,创建了焦作古阳黑陶工艺有限公司,其产品是武陟黄河文化的重要代表性产品。

王小战说,做黑陶不赚钱,但能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这是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玮萱 报道

总监制:李建阳

原标题:《黄河水“淘”出来的武陟黑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