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原创 观复虚极 观复博物馆

虚极子按:轻拢慢捻抹复挑,唱尽心中无限事。

文化涵化指的是不同文化在互相接触时所发生的内化现象,这一进程包含接受、综摄、创造等诸多阶段,文化借此摄入外来因素以丰富自身。文化涵化既区别于文化对抗,又区别于文化同化,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地对外来文化、异质文化系统性吸收、改造和重建的过程,同时它还是一个对本土文化进行重估、反思和改造的过程。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波斯细密画圣手阿巴西在其作品里描绘的器物就完美地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涵化交流。

▲ 雷扎·阿巴西《西洋人奏乐图》

1634年,纸本水彩描金细密画

阿巴西的这幅细密画描绘了一个西洋人装扮的乐手,盘腿席地而坐,怀抱一把既像琵琶,又像吉他,还有几分像小提琴似的乐器,犹自轻拢慢捻抹复挑,唱尽心中无限事。这件乐器属于“乌德琴”一类的拨弦乐器,乌德琴素有“中东乐器之王”之称,它被视为欧亚大陆上众多弹拨乐器的共同鼻祖。

▲ 土耳其的乌德琴,1916年,

材质:云杉木、桑木、珍珠母、乳香,

80 × 36.4 × 18.9 厘米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乌德琴是一种曲颈拨弦乐器,它和其他弹拨乐器区别在于:演化过程中乌德琴的琴格消失了(这一点倒是和弓弦乐器小提琴无异)。和琵琶相比,乌德琴琴颈上无相、琴身上无品,没有琴格这一特点使得乌德琴的弹奏者能更好地表现滑音及颤音等技巧。多数乌德琴有11条弦,其中10条弦被分成5对双弦,第11条弦则单独弹奏。乌德琴琴身背部有个半圆形凸面,不像吉它背部是平的,这个设计可让乌德琴产生共鸣,可弹出复合的调子。

▲ 乌德琴的背面

乌德琴演奏者按照传统必须使用鹰羽或玳瑁制成的长如食指的拨子弹奏,但后来为了更加灵活的表现力人们舍弃了拨子,改用手指直接弹奏。乌德琴在中东各国形制也有些许差别,波斯的乌德琴(巴尔巴特琴)就比阿拉伯的乌德琴小巧一些。

▲ 13世纪的基督徒和穆斯林共同演奏乌德琴

乌德琴借着中世纪晚期的文化大交流来到欧洲,并在西方演化成多种乐器。

▲ 左:拉丁吉他;右:摩尔吉他

此时的欧洲还出现了用弓弦演奏的迷你版乌德琴的“洋胡琴”,即小提琴的前身。

▲ 洋胡琴和土琵琶

实际上,派生自乌德琴的还有流行于中世纪至巴洛克时期的欧洲鲁特琴以及近代颇受欢迎的吉他。同样,流行于东方的琵琶、阮咸、月琴,也都和中东地区的乌德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 [萨法维波斯] 米尔扎·阿里为尼扎米的《五卷诗》

所配插图“库斯拉夫弹奏乌德琴”,

1539-1543年,纸本水墨彩绘描金细密画

英国伦敦大英图书馆藏

上图中乌德琴嵌满螺钿的宽大琴身以及向后折曲的琴头让人不禁想起日本正仓院所藏的唐代曲项琵琶。

▲ [盛唐] 紫檀木画嵌螺钿琵琶

日本奈良东大寺宫内厅正仓院北院藏

▲ 琵琶背面以象牙、绿染鹿角、紫檀木、

黑柿木、黄杨拼嵌成菱纹和海棠纹,

LV的图案设计即受此启发

曲项琵琶是在南北朝时通过波斯传入中原地区的一种乐器。此乐器为四弦、四柱、横抱、用拨子弹奏。《旧唐书·礼乐志》记载:“琵琶、五弦及歌舞伎,自文襄以来皆所爱好,至河清以后,传来尤盛。”从这段文字里不难看出,“琵琶”和“五弦”是两个相互区别的专有名词,四弦曲项的称为琵琶,五弦直项的称为五弦。

▲ 日本正仓院所藏一件“五弦”和五把“琵琶”

▲ “五弦”和“琵琶”的对比图

▲ 五弦

五弦或琵琶最初都是用“拨子”弹奏的,因为使用拨子会损伤琴身,所以琴身上通常会有一块“捍拨”。正仓院四弦琵琶的捍拨都是直接绘制在木质琴身上的彩画,而五弦琵琶的捍拨却是镶嵌在整块玳瑁上的螺钿拼贴画。

▲ 五弦琵琶上的玳瑁螺钿“捍拨”

这块捍拨异常精美:一头双峰驼载着拨弄琵琶的胡人,背景是一株高大的热带植物,或是椰枣树,或是棕榈树,清风徐来,琴声飘扬,引动五色鹦鹉翩翩起舞,连骆驼也禁不住回转头来望向这位琵琶圣手,而乐人怀中的正是一把类似于乌德琴的曲项琵琶。为何五弦直项琵琶的捍拨上赫然出现了曲项琵琶的形象?也许制琴师想借此向我们传达某种文化交流的讯息,同时又为我们勾勒出中外琵琶的进化简史。

下期预告:铁扇公主芭蕉扇

上海馆新展超好玩~

原标题:《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