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上的密须国,......

灵台文旅

历史上的密须国

关于密须国,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典籍中,记载并不多见。我国最早的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诗经·大雅·皇矣》中有“密人不恭,敢拒大邦,侵阮徂共,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按徂旅,以笃周祜,以对天下”的诗句;同在《诗经·笃公刘》中有“止旅乃密,芮鞫之即”的诗句,这是我们现在见到的最早记载密须国的文字。《皇矣》是周人自述开国历史的诗篇,有关开国建业的大事才记在其中。史载周武王出兵攻打商纣王,到达孟津,原来归属于商的诸侯国竞有八百多个投向周王,在这么多的诸侯国中,密须国两次出现在当时文人笔下,并被《诗经》收录,说明当时的密须国确实是有实力的诸侯国。

汉以后的史料中对密须国的记载也是不尽周详。《史记·周本纪》中说:“明年,伐密须。”《左传》昭公十五年条下注释说:“密须,姞姓国也,在安定郡阴密县。”《括地志》记载:“阴密故城在泾州安定县东,鹑觚县西,其东接县故城,即古密须国也。”《元和郡县志》记载灵台县:“天宝元年改为灵台县,今县理西有阴密故城,即古密须国也。”《舆地广记》记灵台县沿革:“商时密须国之地。”

近年来,学者对殷墟出土的数件文物卜辞进行释读,从中发现了一些有关密须国的珍贵史料。卜辞中商人惯称密须国为“须”或连称“密须”,周人称“密”或连称“密须”。有一年,商王派人传达命令,要当时密须国名叫“龟”的伯侯须伯龟派兵同商朝军队一起“从伐一方”,须伯龟积极执行了王命,其它细节不可知。这是密须国对外用兵的最早记录,说明当时密须国依附于商、且有较强的军事实力。

卜辞中反映,商王把密须国辟为王家田猎区,并派驻“须犬”,即密须国的犬官,负责管理商王田猎事宜,在王室狩猎时侦察禽兽并当先导。某年,商王先后用了40天时间,从谓水流域出发,经过密须国境内名叫“密岗”的地方,在密须国狩猎10天。从地理位置推断,这个“密岗”很可能就是蒲窝中原一带。还有一年,商王在密地狩猎前,专门占卜,看能猎获一只老虎还是不能。在须伯龟统治密须国时,密须国已经有了“伯”、“任”的官职名。商王曾赏赐给“须任”两只铜盘。“任”是商制官名,小于“伯”,相当于周代的“男”。卜辞还记录了一条商王特意为密须国举行祭祀的事,说明他们这种依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

多年来,在县境内,以百里镇为中心,东至邵寨镇,西到梁原黑河流域的范围内,陆续发现带有“密”字戳记的战国至汉代的泥质灰陶罐数件,这些出土实物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史料记载的准确性。

从姓氏起源看,黄帝这个姬姓部落原来包括二十五个氏族,后来发展成为十四个部落,除过两个部落保持姬姓,又出现了十一个新姓,姞姓是其中之一。据史料记载,姞 姓一部分在山西境内,即后来的南燕,另一部分即密须氏,他们在迁徙泾水支流达溪河流域后,历经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禹、夏、商,凡一千六百多年,开山辟水,依原始的狩猎及农业经济,生养繁衍,由弱到强,至迟在商朝时,已成为泾水流域强盛一时的奴隶制方国。

以目前所见到的史料为依据,结合灵台当地民间传说,我们可以描绘出密须国的大致轮廓。

密须国起于何时,现在已不可知。但至少在商朝,约公元前1500年前后,密须国已是一个完全听命于商王、代表殷商号令周围虢、虞、芮、卢、共、阮等方国或部落的诸侯国,密须王被誉为天下之明君。密须国有较强的军事实力,百里镇街道的西端和东端靠南有两个人力夯筑的土墩,当地人称之为“北将台”和“南将台”,当地百姓代代相传,说是密须国对外用兵时拜将的台子。说明卜辞中“密须国听命于商王对外用兵”的记载是真实可信的。密须国有专司狩猎、农业垦殖、垦辟等工作的专职官员。

密须国以附近的密山而得名。密山又称吴山,就是屹立在百里镇西南面的吴家山,它是东西蜿蜒数百里的千山山脉东段临达溪河的一个小山头。密须国的都邑在密城,今灵台县百里镇,地处达溪南岸二层台地上,这里一面依山,三面环水,面积一百多亩,北面临河岸汉唐古城墙遗址尚存。台地之南有一块十数亩大的高台,相传是密须国当年的宫城遗址,近代以来一直是学校校址,至今,还有一颗唐代的古槐枝繁叶茂地生长在台地边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密须国君的宫殿肯定不会象后世帝王宫阙那样金碧辉煌,恐怕只是深宅大院里的多组茅草大屋。

那时,密须国境内气候湿润,丘陵山区林木茂盛,河谷平地已经垦种农作物,谷子是当时主要农作物品种,人们已有了修窖储备粮食的观念。考古工作者在什字镇草脉殿齐家文化遗址发现了11.7米× 5.8米的长方形谷窖,窖底至今仍然遗存0.8米原有碳化谷粒。密须人的生活用具已比较丰富,猪、狗等动物开始家养。在百里蒋家咀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丰富精美的陶器、石器和骨器,大量半地穴住室中有猪、狗等动物骨骼。密须人掌握了很高超的制鼓技术,已经有了原始的文化艺术生活意识,周文王伐密后,密须国制造的鼓及其它乐器曾被运回周人的临时都邑丰京。

出 品:灵台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来 源:密须在线

原标题:《关于历史上的密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