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传传 中国传媒大学
2月20日晚,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国家体育场落下帷幕。北京2022年冬奥会既是一场无与伦比的体育盛事,也是一场视觉盛宴。
奥林匹克转播公司(OBS)首席执行官伊阿尼斯·埃克萨科斯表示,北京冬奥会成为迄今收视率最高的一届冬奥会。
2月18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仅在中国国内,就有超过6亿人通过电视收看了北京冬奥会。
在本届北京冬奥会中,我校共有201名师生以媒体转播实习生身份参与由奥运会主转播商——奥林匹克转播公司(OBS)发起的转播培训项目(BTP)。BTP项目旨在通过培训在校大学生参与奥运会转播工作,为举办国培养转播专业人才,实现体育转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2年1月6日起,中传师生奔赴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在国家体育馆、国家速滑馆等11个竞赛场馆,主媒体中心、张家口山地转播中心等9个非竞赛场馆,负责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MG)、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欧洲DISCOVERY频道、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日本转播联合体(JC)、俄罗斯第一频道(C1R)等24家持权转播商共计3607人提供即时信息服务,帮助转播商有秩序地在规定位置完成解说、采访、拍摄等转播工作;部分同学作为奥林匹克频道新闻(OCN)的助理,负责协助场馆短片的拍摄和制作工作,记录赛后混采区运动员采访的相关信息。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为媒体转播实习生团队授旗
结束工作后我校师生在开幕式现场合影留念
我国运动员苏翊鸣、韩聪和隋文静夺冠后,我校学生在协助采访工作
各国转播商的即时信息联络员
转播信息服务办公室(Broadcast Information Office)是比赛主要信息文件的接收办公室,赛时实习生作为联络员(Liaison Officer)需要为预定了混合采访区、摄像平台、评论席、观察员席位的持权转播商提供服务,核对预定信息,发放通行物资并解答相关问题。转播信息服务办公室也是媒体转播商们进入场馆后的“家”,在这里,不少同学与外国友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赛时实习生为转播商提供信息服务
BIO是我们日常工作的家
混合采访区的秩序引导员
混合采访区(Mixed Zone)是重要的转播区域。为了给各国媒体提供最好的采访、转播角度及区域,实习生们在赛前赛中负责组织媒体和运动员的采访区域和动线,并协助媒体在混采区对运动员进行赛后采访。实习生们需要在每场比赛前了解持权转播商的采访意向;比赛结束后,在经理的带领下管理混合采访区内的采访、轮换顺序及人员进出,并将运动员带向有相应采访意向的转播商。
混采区布置,检查媒体的入场凭证,核查各国媒体的采访转播资质
引导运动员通过混合采访区接受采访,维持和控制采访区域的秩序
评论席助理
评论席是各国媒体解说评论员所在的位置。每场比赛前,赛时实习生们引导评论员落座指定位置,并在评论员遇到系统问题时及时联系技术人员帮助解决。同学们细致周到的服务赢得了许多评论员的赞赏。
赛时实习生负责确保场馆内评论席一位一人,并检查场馆内是否有不合规的拍摄。(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赛场上的摄影助理
实习生们熟悉竞赛场地内每一台摄像机器的摆放位置,并且提前预算好摄像平台人数,在赛时管理平台秩序,为摄影师们提供最优质的摄像平台和工作环境。
奥林匹克频道实习生
奥林匹克频道(Olympic Channel)致力于为全球观众带来奥运赛事播报、运动员独家采访、幕后故事。部分同学作为奥林匹克频道实习生,协助摄像师和现场制片进行场馆短片、运动员短片的拍摄和制作。并为奥组委的olympics.com、奥林匹克运动会官方微博、奥林匹克运动会官方抖音以及官方Instagram、YouTube等海外账号提供新闻素材。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互动站点工作人员
部分赛时实习生主要负责“选手时刻”的互动站点,见证了运动员们的温馨时刻。许多运动员结束比赛后在该环节与自己的父母朋友连线,和他们分享胜利的喜悦。
坚守与热爱,我们一同前行
赛事期间,张家口天气极为寒冷,最冷时气温低至零下25度,室外工作的环境相当艰难,但小白杨们仍然不惧风雪,坚守岗位。
小白杨们每天晚上在零下二十度以下的室外值班时,睫毛和眉毛都结上了冰霜
学校为参与服务保障的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资。这些暖心的物资供应,让同学们能够更加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
冬奥恰逢春节,中传的赛时实习生们与外国友人一同写“福”字,送上传媒学子最真挚的新年祝福。
OBS评价参与BTP项目的学生
“尽管当前全球疫情带来诸多挑战,然而所有加入北京2022年冬奥会BTP项目的学生没有辜负我们的期待,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你们是非常出色的年轻小将!”
参与BTP项目师生感想
带队教师钟丹丹
01
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我非常幸运地被学校选派到主新闻中心担任志愿者副经理;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我再一次荣幸地被学校选派为BTP电视转播项目的负责人,协助OBS主转播商参与了奥运会电视转播工作。一晃十几年,两次奥运会,北京成为了“双奥之城”,我也成为了一名“双奥工作者”。从接到冬奥会任务的那一刻起,我就决心全力以赴,不敢有丝毫懈怠。所有参与此次冬奥会各项工作的师生们也都竭尽全力,倾情奉献,力求为世界呈现一届无与伦比的冬奥会。同学们在参与冬奥会工作的过程中,提升了专业素养、学会了互助、收获了友谊、深入理解了冬奥文化,也促进了中外人文交流。这段属于“双奥之城”北京的冬奥记忆,我们会永远铭记。
带队教师王昂
02
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初二的我以观众身份感受了奥运风采。从那时起,我心中就埋下了奥运情结的种子。这次以带队老师的身份参与到冬奥工作中,我倍感荣幸,体会到高质量完成比赛转播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在与外国转播商的交流过程中,我锻炼了英语能力,提升了对奥运转播的认识,更激发了对冰雪运动的热爱。在冬奥会转播现场,我看到了中传学子展现的过硬专业能力,得到了众多外国记者的交口称赞。青春在服务与拼搏中闪光,值得我们骄傲与自豪。
带队教师张俊
03
我想用“一生一次的机会,一段美好的奥运之旅”来形容此次在北京冬奥的工作体验。在IBC的43天,我加入了国际化的工作团队,除了接触来自各国的转播商及媒体朋友,还深入了解了OBS在IBC的运作,收获颇多。奥运转播是个很庞大的系统,能够参与其中,为向全世界传播北京冬奥奉献自己的力量,我深感荣幸。这段经历为我的转播教学积累了很多鲜活案例,而这期间每一个人善意的微笑和帮助都会成为我日后最美妙的回忆。
带队教师柳帆
04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彰显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我非常荣幸能够参与本次北京冬奥会BTP项目,在比赛现场感受竞技比赛的魅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重要的是从赛事转播中学习和实践专业知识,不断内化为日后教学和科研的助推力。
2019级 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孔令融
05
在工作的过程中,我需要和各国媒体交流,对各国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发现许多外国友人乐于学习中文,在场馆内会用基础的中文与中国人打招呼。在满足外国媒体的需求之后,外国友人会用中文来表达诚挚的感谢,这带给我极大的成就感。同时,我希望能够在未来继续深入冬奥工作,用扎实的语言功底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展现中国冬奥媒体实习生的风采。
2020级 广播电视工程 和白纳
06
我有幸见证了运动员们在赛场上不断刷新自我、创造辉煌的时刻;目睹了记者和媒体扛着沉重的摄像机来来往往,辛勤工作;也铭记恪尽职守、不惧风霜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的付出。尽管有大雪、寒风、疫情,但每个人都在冬奥这个舞台上展现着自己最昂扬的姿态。他们让我更加明白,“一起向未来”所代表的是地球村大家庭的美好未来!
项目回顾
2020年7月27日,北京冬奥会转播培训项目启动会召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专职副主席、秘书长韩子荣与中国传媒大学等四所高校负责人进行座谈。北京2022年冬奥会转播培训项目(BTP)从项目参与高校中进行学员选拔,完成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学员,将在国际转播团队的带领下,全程参与冬奥会赛事转播。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专职副主席、秘书长韩子荣与各高校负责人进行座谈
2020年12月18日,中国传媒大学举行北京2022年冬奥会转播培训项目(BTP)宣讲会。北京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副部长韩强、北京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转播协调处处长高博就北京2022年冬奥会转播培训项目(BTP)作了宣讲。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OBS)BTP项目负责人Luana Florentino和Jim Owens通过视频向师生们介绍了BTP项目的背景、性质、任务分工及工作时间,同时表达了对此次国际合作的期待。宣讲会受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体育频道报道,在师生群体中引发强烈反响。
宣讲会现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体育频道对宣讲活动进行报道
自2021年1月份以来,中国传媒大学与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OBS)就学生培训方案制定、岗位分配、项目推进等方面进行了多轮线上会议协商,有效保障了BTP项目顺利进行。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传学生参与了转播商服务、奥林匹克频道、(非现场)制作、办公支持四个岗位线上培训并顺利完成考核。
中传学生代表参加出征仪式
左右滑动查看各场馆全家福
奥运会转播培训项目(BTP)发起于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迄今为止,已有11500名各国大学生参与其中。北京2008年奥运会,BTP项目共有900人入选参与奥运会转播工作,其中中传师生700人。当年参与北京奥运会BTP项目的很多同学已成为国内体育转播领域的中坚力量,参与了伦敦奥运会、巴西奥运会、广州亚运会等一系列国际大型赛事的转播工作。
“青春如初春之萌动,如朝日之喷薄,如百卉之含苞。”BTP项目为学生提供了近距离了解奥运转播的学习平台,让同学们学有所用、学以致用、锻炼自我。接下来,63名中传赛时实习生还将继续参与冬残奥会,在奉献中成长,奔向更美好的未来!
●●●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平台●●●
*各场馆图片及文稿由我校参与BTP项目学生提供,部分图片来源新华社
编 辑 | 王 昂 唐瑞彬 唐佳楠
责 编 | 尚新英
编 审 | 袁 冶
原标题:《在场|中传00后小白杨高质量服务冬奥电视转播!》